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先“即“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是“一·二九“运动后在中共组织领导下建立的革命青年抗日救亡团体.1936年2月,“民先“在北平宣布成立,其组织活动很快扩大到全国各地,贵阳及贵州的一些地方也相继建立“民先“地方队部,广泛开展了抗日救亡活动.……  相似文献   

2.
"民先"即"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是"一·二九"运动后在中共组织领导下建立的革命青年抗日救亡团体.1936年2月,"民先"在北平宣布成立,其组织活动很快扩大到全国各地,贵阳及贵州的一些地方也相继建立"民先"地方队部,广泛开展了抗日救亡活动.  相似文献   

3.
刘岳 《前线》1991,(12)
一、支援29军抗战。卢沟桥事变后,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立即把贯彻全面抗战当作中心任务,发动群众支援29军抗战。北平市委发动民先、北平学联、华北各界救国会等29个抗日救亡团体成立抗敌后援会。北平学联发起了万条麻袋运动,并组织同学参加战地服务、募  相似文献   

4.
郑奇志 《党史纵横》2008,(12):50-51
“我是激进的” 1935年12月9日,北平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广大爱国学生对蒋介石的卖国行经极为愤慨,当卖国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将于12月9日成立的消息传出后,北平大中学校学生,在中共北平临时市委和北平学联领导下爆发了抗日救亡的“一二·九”运动。  相似文献   

5.
日寇侵华的加剧,国民党政府的对外妥协投降,激起广大爱国学生抗日救亡的决心,北平学生救国联合会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诞生的。 北平学联筹备时期的领导核心是燕京大学代表姚依林(姚克广)、彭涛、黄敬、女一中代表郭明秋。经过串联、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师范大学、贝满女中、汇文中学、女一中等十余个大中学校的学生会决定参加北平学联。其后,又串联了北京大学、中国大学、平大法商学院、中法大学、辅仁大学、平大农学院、美专、东北中学、孔德中学、镜湖中学、念一中学、华北大学、师大附中、女子师范、翊教女中、十七中学、民国大学、弘达学院、平大法商学院等。  相似文献   

6.
金宕莳 《求贤》2011,(5):26-26
为了进一步发动群众.不断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深入开展.中共天津市委对大中学校学生暑假期间的抗日救亡工作及时作出安排,要求学联和民先队在巩固学校抗日救亡阵地的基础上,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利用暑假走向社会.深入工农群众开展抗日爱国的宣传活动.积极引导青年学生继续沿着同民众相结合的道路前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孙健萍1919年1月1日出生在一个贫苦的教书先生家里。他从小勤奋好学,16岁考入济南一中。孙健萍在这里受到我党的直接教育。在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中,他秘密地参加了我党领导的“学联”、“民先”等革命组织。他团结和带领进步学生走上街头,宣传抵制日货,号召青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严重的民族压迫,激烈的阶级斗争,锻炼了孙健萍,使他迅速成长。在1937年“七七”事变这个中华民族难忘的日子,在国家  相似文献   

8.
苏海  苏地  颖娃 《党史文汇》2013,(5):34-38
为了党的秘密工作而结婚 1936年黎颖从北京师大附中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由于黎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于1月首批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刚入校不久,就被派到民先三区队(原东城区队)任组织委员。队长陈大东是中法大学居里学院化学系的三年级学生。两人由此相识。  相似文献   

9.
“一二·九”运动前夕的1935年11月,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姚依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位年方18,从皖南贵池县来的热血青年深感国势的内忧外患,积极投身革命洪流,12月9日,北平爆发了党领导下的,主要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学生参加的“一二·九”运动,他们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姚依林参加了由党领导的清华大学民族武装自卫会的工作。他和当时的北平学联主席、学联党团书记黄诚一道参加了这次爱国学生运动的领导工作。 黄诚、姚依林等学联党团骨干组织的学生运动,有  相似文献   

10.
鄂南、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领导人之一、诗人何功伟(1915-1941),字超寰,又名明理、何斌、何伟、何彬.湖北咸宁人.出身于地主家庭.自幼攻读经史,工诗善赋,在当地颇有才名.193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湖北省武昌高级中学,并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与共产党人往来,接受共产党的思想教育.1935年北平反对国民党政府对外卖国、对内反共的一二·九运动爆发后,何功伟立即秘密串联进步同学,组织武汉地区爱国学生奋起响应,成立53所中等以上学校的武汉学联——救国联合会,何功伟被选为联合会常务理事兼纠察干部,他在联合会上号召:"武汉青年也要成为爱国的先锋.  相似文献   

11.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高举党中央抗日救国的旗帜,站在抗日斗争的最前线发出抗日号召,继而组建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联合抗日义勇军、反日山林队等反日武装,共同抗日,进行英勇的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卫月,以王明、康生为领导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满洲省委机构庞大,有好细为名(事实是机构不庞大,也没有奸细)撤销了满洲省委。但其领导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历史功绩永不可没。中共满洲省委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和全国抗日战争均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一、揭露日本侵略阴谋,掀起抗日救亡高潮早在1931年7月7日,中共满洲省委在…  相似文献   

12.
《四川党史》2002,(2):45-45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共产主义忠诚战士,我省党史工作战线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原中共四川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主任、研究员彭塞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2月2日16时20分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不幸逝世,享年81岁。彭塞(原名彭为商,曾用名李思聪)同志生于1921年10月4日,四川省夹江县人。彭塞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投身革命,1936年10月在四川省立成都师范学校读书时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参加革命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彭塞同志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在校内发展“民先”组织,在校外发行…  相似文献   

13.
陆璀,1914年生,浙江湖州人。1935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著名的"一二·九"学生抗日救国运动。当时,她是清华大学学生救国委员会委员。1936年任全国学生救国联合会宣传部部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9月,她受全国学联派遣,到日内瓦出席首届世界青年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言,把中国学生的战斗呼声带到了世界讲坛,让"一二·九"精神走向了世界。1938年她又代表全国学联出席第二次世界青年大会,并被派往法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宣传中国的抗战和中国共  相似文献   

14.
抗日救亡 冲锋在前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太原成成中学师生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下,先后建立了“抗日反帝同盟会”、“抗日反帝大同盟”等党的外围组织。1935年,北平学生“一二.九”爱国救亡运动的消息传来,成中进步学生又马上成立了“成成中学抗日救国会”,并参加了太原市17所学校联合组织的声援北平学生的游行集会。此后,成中又同太原国民师范、太原师范、太原女师联合组成“太原市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继续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相似文献   

15.
“九·一八”事变后,逃往北平的东北爱国人士于9月27日,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抗日救亡组织“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简称“救国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鼓励和支持下,1935年下半年,在救国会的基础上,又吸收一些东北的进步组织,组成了“东北救亡总会”(简称“东总”)。西安事变前“东总”由北平迁到西安,1938年总部又迁到武汉。武汉失守后,东总又把总部转迁到重庆。1941年夏天,国民党加强了法西斯统治,东总和其他进步团体一起,被迫宣告解散。又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鼓励下,原东总领导人联合一部分爱国人士,成立了  相似文献   

16.
1936年8月,张学良将军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议下,为改造和加强东北军,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以适应抗日救国形势的需要,逐决定成立东北军学兵队.该队从成立到解散历时不到一年,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对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我党培养了一批训练有素的指挥员和党的领导干部.1 1936年夏,张学良将军委托东北军卫队二营营长孙铭九筹建学兵队.张将军接受了宋黎同志关于“学兵队队员要从北平学生运动积极分子和民先队中挑选”的建议,并嘱  相似文献   

17.
正袁超俊(1912-1999),原名严金操,贵州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贵州共产主义青年同盟领导人、贵州司机工会主席、上海职业界救国联合会常务干事、上海工人救国会主席、上海全国救国会第二届执行委员会代表。1937年9月经周恩来交涉营救出狱,后一直在周恩来领导下工作,先后任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副官长、湘乡八路军临时办事处负责人、衡阳等地办事处负责人,八路军贵阳交通站站长、党支部书记等职,并在中共中央南方局负责秘密交通。1943年7月随周恩来到达延安,在杨家岭周恩来处工作。1946年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天津建立了第一个华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华北人民抗日自卫委员会。早在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共中央北方局和中共河北省委就在平、津领导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同时,根据党中央《八一宣言》中提出的方针,有重点地领导开展了反日斗争。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华北各界救国联合会。主要负责人有许德珩、张申府、杨秀峰、黄松龄、刘清扬等。该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外围组织。1937年11月5日,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指示,河北省委将华北各界救国联合会,改为华北人民抗日自卫委员会(简称“自卫会”)。参加“自卫会…  相似文献   

19.
刘岳 《北京党史》2013,(3):54-56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前,北平、天津已经危机四伏.日本帝国主义处心积虑地搞“华北自治”,企图吞噬华北。平津地区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青年学生纷纷组织抗日救亡团体.天津青年救亡联合会就是其中的一支。  相似文献   

20.
曹欣欣 《湘潮》2005,(5):30-32
1931年,“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抗日救亡运动迅速兴起。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团结抗战的号召,举起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与此相适应,在全国范围之内,党领导的左翼音乐团体及音乐人以空前的热情投入了以抗日救亡为中心的音乐工作之中。在上海,田汉组织并领导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开展了救亡歌曲的创作活动。聂耳、任光、安娥、张曙、吕骥、孙师毅等一批歌曲作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这些专业的音乐家创作的革命歌曲,其代表作有《大路歌》(影片《大路》主题歌,孙瑜词,聂耳曲)、《毕业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