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冤狱的不断出现,暴露出司法的缺陷。典型的,前有云南杜培武杀妻案,近有湖北佘祥林杀妻案,相类似的国外案例是美国的辛普森杀妻案,三案的共同之处是被告人有重大杀妻嫌疑,而中美司法的处理迥异。前两案都被错判杀妻罪名成立,后一案中,尽管人人都知道辛普森有极大的杀人嫌疑,连他的律师也这样认为,但司法不定其有罪。法官说,我对案件的审判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我确保了程序的绝对公正,严格依照程序取舍证据,让证据确定法律事实,陪审团因此而作出了辛普森无罪的结论,是程序得出的必然结果;要给辛普森定罪必然会损伤程序,而为了实现个案实体公…  相似文献   

2.
王健 《民主与法制》2014,(34):18-19
十八届四中全会最高法院“设立巡回法庭”的新政甫一出台,便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法学界人士纷纷献计献策。为最高法院建构巡回法庭。从法学界人士“设计”的巡回法庭制度中,我们依稀看到了最高法院巡回法庭的雏形。  相似文献   

3.
王健 《民主与法制》2010,(11):16-18
近年来,民事纠纷“被刑事”现象愈演愈烈,成为法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 是法律制度存在缺陷,导致刑事犯罪与民事纠纷之间界限不清?还是利益驱动下,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在作祟?对于“民事纠纷刑事化”屡禁不止,法学界人士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4.
3·15回眸     
1991年12月23日,北京发生了一件“小事”:两位姑娘——倪培璐、王颖在北京国贸大厦的惠康超市中被无端怀疑为贼,于是,“红颜一怒为自尊”,将商家告上法庭,开了消费者名誉权案的先河。于是,这件“小事”轰动全国。这一案件是消费者权益意识觉醒的信号。从此以后,“消费者权益”这五个字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于媒体上,深入到人们心中。 尽管当时司法界人士对这一  相似文献   

5.
西安药家鑫一案可称得上是2011年度中国司法界最为轰动的案例了。药家鑫被判死刑,可以说是大快人心。但值得我们注意和警惕的是,在药案的一审过程中,法庭发放“旁听人员旁听案件反馈意见表”(以下简称“意见表”)一举带给法律界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因为人低调,且所办案件多涉“敏感”不宜公开审理,张思之并不为中国大众所熟悉。但他参与的一系列案件却每每轰动海内外,如1981年“李作鹏案”,1988年大兴安岭大火庄学义“玩忽职守案”等.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法学界围绕法的本质属性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鸣。这场讨论,开始是在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范围内进行的,目前已引起整个法学界以及社会各方面人士的普遍关注。涉及面之广、影响之深是空前的。本文仅就这场讨论的进展情况以及讨论中提出的各种主要观点,加以客观地综述介绍,以求更多的同志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轰动津门的毁容案武宝生,胡敏英花蕾横遭摧残“再过两天,就是我的生日了;再过三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快满八岁的小王扳着手指盼望着。天津市河西区陵水道小学二年级学生王活泼而聪明。妈妈说他将来会成为一位科学家家;爸爸说他会成为一名运动健将;他喜欢唱歌...  相似文献   

9.
周正龙案不久将在陕西安康旬阳县开庭。公诉机关将以诈骗和私藏弹药两项罪名,对其提起公诉。据知情人士介绍周正龙认罪态度良好,最关心自己将被判几年。  相似文献   

10.
轰动津门的丢包悬赏案丁泓1993年初,天津发生的一桩丢包悬赏案,被新闻界炒得沸沸扬扬,一直延续到1994年的岁末,而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调解才一锤定音。然而时至今日,此案仍余音镣绕,令人遐想。一:拾包人与丢包人1993年3月30日中午,天津某局的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1.
阿计 《民主与法制》2007,(8X):16-17
“这次民诉法修改,对解决‘申诉难’、‘执行难’肯定有作用,但不可能彻底杜绝这‘两难',况且有些深层次矛盾也不是立法所能解决的。”北京女律师马思佳的看法,代表了法学界、司法界相当多人士的共同观点。  相似文献   

12.
近期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一案,突出暴露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世人的关注。在当前独生子女时代到来及社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受到的心理困扰尤其明显,心理矛盾突出,认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困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赵英秀 《春秋》2010,(5):32-34
在黄河人海口的乐安县(今山东广饶),民国3年(1914)发生过一起义民为反对贪官污吏横征暴敛.揭竿而起的戕官案,系一件震惊朝野、轰动民国的大案.后世却鲜有人知。  相似文献   

14.
周恺 《民主与法制》2014,(34):42-43
2014年,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历时七年的念斌投毒案终获平反。就在一百三十七年前,另一场轰动中国的投毒大案也落下帷幕。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大清刑部七位堂官给光绪皇帝上了一份奏折,详细地禀告了杨乃武案的前因后果及拟议的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15.
潘鑫 《观察与思考》2001,(11):34-35,37
<正> 避税,当前已经成为法学界、经济界人士关注的热点。笔者拟就有关国内避税问题作些探析。一、“避税合法”质疑避税,可分为国际避税和国内避税两种。本文只谈国内避税。国内避税,是  相似文献   

16.
辛普森被控杀妻,检控方几乎可谓是”证据确凿“。事实上.诸多不利证据都指向辛普森.报纸公开用恶俗大标题“恶魔杀手辛普森“来报道他。据专家估算.检方为了与”梦幻律师团”过招.至少破费了纳税人800多万美元巨款。这场官司.经历了474天的审理.出现了113位证人的1105份证词.甚至被称为“世纪审判“.但最后的结果却是辛普森无罪!许多人痛心于司法的不可靠.以致克林顿都出面呼吁人们尊重司法的判决。但还是该案的主审法官清醒.他说:“大家都看见了辛普森沾满鲜血的手.但法律却不能说已看见。”在法律上.辛普森的确清白无辜。  相似文献   

17.
法律工具论:法治的理论障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法律工具论:法治的理论障碍谢晖当我国法学界把治理国家的焦聚对准法治这一目标时,起初人们并没有料到,阻碍我国法治实现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法学界自己营建的理论——法律工具论。近年来,法学界通过痛苦的反思已经指陈在课堂上和一些刊物上通行的理论不但没有指出通...  相似文献   

18.
期待可能性诞生于1897年德国"癖马案",被日本法学界继承和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就在这样一个时期,期待可能性理论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在起源地德国以及发展地日本,对期待可能性的研究热情都在衰减。若在我国刑法中应用期待可能性,其研究价值、发展趋势及最终归宿则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财产申报:为官员戴上“紧箍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蔚 《公民导刊》2009,(2):48-48
经过半年多的筹备,新疆阿勒泰地区县(处)级领导干部首次财产申报工作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这一天,阿勒泰地区廉政网公示了首批55名新提拔正科和副县级干部的申报资料。无论是"作秀",还是制度创新,尽管争论不休,但我国西北角的"破冰"举动还是让人们充满了期待。有法学界人士认为,阿勒泰此举为我国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提  相似文献   

20.
“我走了,你把孩子带好。”这是公安部A级通缉令逃犯彭具才被绍兴警方抓获时,与妻子说的第一句话,也是他逃亡近9年的最后一句话。2012年10月13日,绍兴市检察机关对彭具才以抢劫罪提起诉讼。至此,这起骇人听闻轰动全国的持枪抢劫案所有8名案犯全部归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