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守涛  王振羽 《群众》2022,(21):51-52
随着技术的发展,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成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引擎。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任务,对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和战略安排。为扎实推进公共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建设,更好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璇  程迪  许晋豫  骆飞 《半月谈》2020,(1):58-60
近期,“小镇青年”消费现象引发市场持续关注一一三四线城市消费增速开始领跑,并展现出强大的消费潜力,从无名之辈到消费新贵,“小镇青年”受到空前关注。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小镇青年”们不仅“会花”而且“敢花”,呈现出品质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的新亮点与此同时,“小镇青年”迸发的强劲消费力之下.提前消费、透支消费也成为他们身上的标签。  相似文献   

3.
蒋献忠 《群众》2023,(6):31-3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具有很强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江苏省“十四五”消费促进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苏州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苏州商贸业最发达地区之一,姑苏区着力加快消费升级、在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发出最强音、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姑苏区是苏州的政治、教育、文化和旅游中心,  相似文献   

4.
邵颖萍 《群众》2023,(16):57-5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文旅消费作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的有效突破口和显著增长点,既是繁荣市场、扩大就业、联动产业的关键抓手,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要义。江苏应坚持锚定建设文化强国先行区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目标,推进求“真”务“实”向“深”行“远”的文旅融合,发挥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带动作用,在“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中传承中华文明,以新担当新作为推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晋西北老区宁武、神池等县的农村调研时发现,老区农民对中央建设新农村的举措非常欢迎。但与此同时,他们认为要加快老区新农村建设步伐,首先要来一场“消废”革命。2005年,晋西北八县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5%左右,农村市场已开始成为拉动消费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然而,农村消费环境以及广大农民消费维权意识令人堪忧。农村消费品市场几乎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倾销地,以致农村消费品市场被戏称为消“废”品市场。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已成为广大农民难以承受之痛。调查表明,农村消费变成消“废”的成因主要有五个:一是农村市场…  相似文献   

6.
顾江  陈鑫  刘柏阳 《群众》2021,(4):41-43
文化消费是国民消费升级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社会消费升级,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为了顺应文化消费提质转型的新趋势,满足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国家有关部门推出了文化消费试点城市项目。2016年到2017年,南京市和苏州市先后被列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  相似文献   

7.
当前,北京正处于构建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时期,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相比,北京的短板主要是缺少特色消费元素。调研发现,北京在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文化消费品质、激发文旅消费潜力等方面存在如下具体问题:北京拥有极其丰富的文旅资源,但文旅消费相对不足;文化旅游以传统旅游观光为主,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开发不足;如何持续发挥"首店经济"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有待系统性研究;疫情全球化蔓延导致文化和旅游消费被挤占。  相似文献   

8.
陈莉 《理论月刊》2007,(4):129-131
在旅游产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动下,我国民间兴起了一股回归传统文化的热潮,但是,传统娱乐文化中的诸多特点,如受到一定时空的限制、自娱自乐性、神灵在娱乐中的到场、演出和观众的直接接触等,在消费社会都不同程度地消失了。进入消费社会的传统娱乐抛弃了太多的文化内蕴,成为失去深层文化内涵的空洞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9.
正一、《实施细则》出台的背景和过程消费是最终需求,促进消费对释放内需潜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文化消费是消费的重要领域,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是国家作出的重要部署。发放文化消费券,是国内不少城市用于引导和扩大文化消费的重要举措。宁波是国家首批文化消费试点城市,2017年6月,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宁波市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每年安排国家文化消费  相似文献   

10.
张璇  周琳 《半月谈》2020,(3):72-73
网络消费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时下再次“点火”发力。在国内三四线城市中,众多已过上小康生活的居民日益迸发消费新动能,网络消费力大增。主流电商平台的消费大数据显示,电商下沉市场增速亮眼,消费升级亮点纷呈,农货上行粗具规模,消费新空间不断拓展,消费新动能不断培育。  相似文献   

11.
低碳发展模式是我国当前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城市居民消费领域的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已成为制约和影响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加强对城市居民消费文化、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和消费环境的调控,推动城市居民消费转型,实现低碳消费,对于我国低碳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居民消费调控就是要充分发挥和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积极引导企业、居民、媒体的参与,同时加强低碳消费调控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12.
2001年,在香港《财富》论坛闭幕时,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向与会代表隆重推出了香港品牌——飞龙标志,宣布将香港重新定位为“亚洲国际都会”。旅游业是推动和建立城市品牌形象的最便捷途径。香港是亚洲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2002年访港人数达1650万人次,其中内地旅客增幅达53%。要令香港成为亚洲的国际都会,在激烈的亚洲旅游市场中不断提升,就需为旅游业制定整体发展策略。为增加香港的吸引力和刺激游客消费,香港旅游发展局2001年4  相似文献   

13.
<正>“桂林山水甲天下!”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让桂林成为享誉世界的旅游城市。桂林始终把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作为第一位工作,当好保护桂林山水的“二郎神”。如今,桂林正加快推进世界级山水旅游名城、世界级文化旅游之都、世界级康养休闲胜地、世界级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持续擦亮中国的“世界名片”。  相似文献   

14.
<正>结合超大城市特点,对标国际一流商圈,吸引国内外高端商业品牌和资源集聚,提升高端购物、文化旅游、金融商务等功能,打造一批全球千亿级顶级商圈是推动北京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挥首都城市引领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推动消费升级、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载体。商圈是城市消费状况的缩影,也是促进居民消费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5.
海阳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首批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建区以来,按照“经济新区、城市新区、旅游新区、生态新区”的建设标准,把现代城市的理念、旅游的思想、生态的意识,运用到园区的建设之中,让城市的形象、亮点、功能在园区展示、体现和发挥。特别是2001年全市实施“一港三区五大战略”以来,经过短短五年的时间,园区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昔日的荒野已成为一片沸腾的热土,绿树成荫,环境优美,高楼耸起,厂房林立,一个现代化的新城区正在迅速崛起。目前入驻企业278家,合同总投资…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均从国家层面指明了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17.
时尚繁华的百年老外滩,烟波浩渺的东钱湖,林壑优美的大美南湾……在宁波,一条条"精品线路"、一个个"特色街区"和"亮点工程",串起经济"动脉"和城市"文脉",勾勒出这座城市的精美轮廓,展示出宁波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决心.2020年,宁波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文化和旅游项目实际完成投资428.51亿元,位居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18.
金玉梅 《群众》2020,(8):45-46
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地对我国消费短期内造成较大冲击,扩大消费成为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江苏省政府办公厅也印发《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的若干举措》,这都释放了鼓励和促进消费的积极信号。因而,在不断巩固拓展我省疫情防控成效的形势下,有效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速消费“回暖”,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19.
《江西政报》2007,(7):F0002-F0002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和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297.5平方公里。深邃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与圣洁优美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赋予了井冈山神圣而又神奇的魅力。快速、便捷、立体式的交通网络正逐步形成,井冈山机场已建成通航,与赣粤高速公路贯通的泰井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吉井铁路已完成全线铺轨并竣工通车。先后获得了“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等众多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练红宇  夏敬标 《人民论坛》2011,(10):142-143
旅游消费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消费,旅游者的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层次决定了其不同的旅游消费过程。文化的发展变化会促使旅游主体消费行为方式发生变化,而旅游主体的消费行为也表现出全新的文化走向。旅游消费行为的文化走向集中表现在旅游消费需求多样化、旅游消费内容多样化和旅游消费方式多样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