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磊 《统一论坛》2023,(3):62-70
<正>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逐步扩大朋友圈,不断提升合作质量,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海外华侨华人具有融通中外独特优势,是中外交流互鉴天然桥梁,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川 《群众》2023,(23):8-9
<正>“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江苏文旅业界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路精神,面向丝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积极开展“水韵江苏”文旅主题交流合作,努力构架民心相通的友谊之桥和互鉴共赢的合作之桥。十年间,我们坚持系统谋划落实“总要求”。紧扣省委省政府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和文旅部“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发展行动计划部署要求,把与丝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统筹谋划、  相似文献   

3.
陈曦  杨乐 《中国残疾人》2017,(10):28-35
曾经辉煌的古代丝绸之路,贯通欧亚,跨越古今,它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201 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畅想.同年,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二者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如今“一带一路”正在收获早期成果,已经有1 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何生海 《前沿》2023,(6):37-47
中国式现代化为内蒙古绿色发展提出了新方向和新要求。内蒙古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绿色发展具有独特优势。内蒙古森林面积全国第一,草原面积全国第二,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类型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同时,内蒙古生态环境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主要体现在生态禀赋的劣势与历史“欠账”并存,各层级治理协同能力差,科技推动力有限,缺乏对外合作机制。内蒙古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绿色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于国情、区情、民情,以科技为先导,精准施策,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驱并进,实现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共赢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正>古丝绸之路,和时兴,战时衰。"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和平安宁的环境。我们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  相似文献   

6.
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涵盖了"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1]等方面,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共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一起实现共同发展。"[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是关键抓手和实现途径,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现共赢共享发展。"[3]根据《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  相似文献   

7.
《创造》2007,(9):12-13
过去的5年,国际形势波诡云谲,中国外交成就斐然.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妥善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外交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广泛开展友好交往和互利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具有丰富的精神意涵。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出的时代答卷,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之基;“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重大成果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顺应当今时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建立以“互利互惠、合作共赢”为对外合作原则的新路;大国重器的创新超越彰显了自主创新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这些伟大成就所体现的精神意涵,可以增强信心、砥砺人心、构筑同心、铸凝民心,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从而增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仔细体会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应该说"一带一路"倡议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战略反映了中国发展和外交战略新思路,也为中国同处于“一带一路”交汇处的西亚北非国家间全面合作关系发展提供了新前景,创造了互利共赢的新机遇,堪称新时期提升中国与西亚北非国家合作关系的新引擎。2000多年前,连绵万里的“古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将亚欧非大陆众多国家紧密联结在一起,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壮举。  相似文献   

11.
中东欧国家位于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门户,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和推进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未来应当探求构建“一带一路”与中东欧经济发展融合的对策,以促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带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合作,促进各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古老的丝绸之路不仅是回忆之路、发现之路、未来之路,也是历史上延续至今的和平对话之路。我们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不平凡历程中,看到了物质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也看到了东西方的文化多样性和各国辉煌的艺术成就。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恰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北京国际和平文化基金会合作举办纪念丝绸之路计划35周年大会和系列活动。中亚五国部长、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使团和各界代表上千人云集巴黎。大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院墙前,参观我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全球青少年摄影比赛优秀作品时驻足赞叹;观赏中国画展、聆听法国华裔艺术家演奏中国传统音乐与少年汉服礼仪表演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些无不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智慧与力量。  相似文献   

13.
互动邮箱     
@月苑书道:“一带一路”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逐梦不止:在“一带一路”发展之中,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承载着人们对于新丝路发展更多的期望。众志成城,泉州爱拼敢赢,永不止步。@忐忑的松华:在中国近年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形势下,中国和中亚乃至向西与更多国家的经贸合作也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声音     
《人民公安》2023,(15):5-5
“中巴经济走廊为巴基斯坦带来高质量发展,推动巴中经济合作共赢,助力构建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彰显共建‘一带一路’的活力。中国参与的项目具有经济价值,正在为巴基斯坦创造财富。”——巴基斯坦智库全球丝绸之路研究联盟创始主席泽米尔·阿万日前接受采访时说。  相似文献   

15.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10年来,“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合作势如潮涌,有关“一带一路”的理论研讨、政策评估、具体实践以及未来规划,发展中国家踊跃参与,国际社会热议不绝,中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与日俱增。“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提供给当代世界的一大公共产品,开辟了中华民族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成为引导国际关系与国际秩序良性发展、推动世界各国加速互联互通、促进人类文明互学互鉴向纵深发展的主要动力泉源。在人类社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格局转换与分化动荡相互交织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区域合作模式,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促进人类文明互鉴,成就有目共睹,经验举世公认。“一带一路”既是联动发展的中国策,也是时代进步的新潮流;既是国际合作的新范式,也是文明互鉴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16.
熊杰  殷利明 《群众》2023,(22):44-45
<正>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统筹推进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强调以“市场化、商业化”的方式利用资金支持共建。这不仅为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也提供了相应的资金融通空间。《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也明确指出,鼓励民营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江苏省工商联充分发挥统战性、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是中国基于本国和世界发展,提出的影响人类命运发展的重要倡议。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组成部分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沿着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把东南亚、南亚、非洲和欧洲连为一体,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合作共赢。东南亚地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区域,是中国周边外交重点实施区域,对促进中国与东盟双边关系的深入发展,推动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跨上新的台阶,实现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深入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受到地区和国际因素的影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域下的中国与东盟双边关系发展,依然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困难。因此,研究和思考东盟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中的战略价值,中国与东盟在海丝路倡议视域下的合作现状,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提出相应的对策,保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顺利实施,推动中国-东盟双边关系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耀军 《人民论坛》2023,(22):101-103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实现普遍安全、推动文明包容互鉴依然任重道远。“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体现了中国治理与全球治理良性互动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愿景。“一带一路”与三大全球倡议既在核心理念和总体目标上一脉相承,又在重点领域和治理逻辑上各有侧重,两者协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中国新思路、新方案和新行动。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提出的一个国际合作的新倡议。这一倡议充分体现了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放新理念。这一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的动力、活力,是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新的推动者的突出标志,将促进中国和世界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这一倡议的提出和实施强调了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的深度调整和国际经济体系的改革中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统一的方针。"一带一路"倡议既是改革路线图,也是发展路线图。"一带一路"建设旨在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促改革,以合作促和平,从而力争实现中国和世界和平发展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下文简称"一带一路")。2015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从构想变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一带一路"建设除了要加强各国之间基础设施、商贸、金融、物流等合作,还要增进各种文化的交流,实现沿线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互利共赢。在此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