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刘英团 《前线》2013,(5):84-84
一只老鼠意外掉进一个盛着半缸米的米缸,白花花的大米太有诱惑力了,不劳而获的它吃着吃着不想走了,就在里面吃了睡、睡了吃。直到米缸见了底,滚瓜肚圆、膘肥体胖的老鼠想再跳出去已无能为力了。老鼠未能抗拒半缸大米的诱惑,未能意识到潜在的危险,结果想逃生却为时已晚。  相似文献   

2.
世间生灵。无不珍爱生命。然而,一旦失去自己生命的高度。势必将要失去生命。寓言故事《生命高度》说,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老鼠掉进了一个半满的米缸里,饿慌神了的老鼠大喜过望。一通饱吃之后便倒头大睡。再无觅食之忧。不知不觉。饱食终日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底了,才意识到该另觅食物了,可惜它距离缸口的高度早已超过了自己跳出的能力,任凭它使出浑身解数,也没能跳出缸来。  相似文献   

3.
近读寓言《生命高度》,感触颇深。寓言说的是一只老鼠掉进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飞来的口福老鼠自然不会放过,但饿慌了的它仍是十分警惕的。先用舌头舔一舔表层的米粒,几个时辰以后,发现自己依然口不干、舌不燥、头不疼,接下来自然是一通饱吃,吃完倒头便睡,不知不觉,这样丰衣足食  相似文献   

4.
有则寓言说的是、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老鼠掉进了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飞来的口福老鼠自然不会放过,但饿慌了的它仍是十分警惕的。先用舌头舔一舔表层的米粒,几个时辰以后,发现自己依然口不干舌不燥头不疼,接下来自然是一通饱吃,吃完倒头便睡,不知不觉中这样丰衣足食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来,但一想到这么多这么好的白米,嘴里便直发痒痒,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觉得现在这样的高度是自己难以企及的了。此刻的它已肥得没有弹跳力了,结果不是成为主人的棒下鬼就是饿死缸中。原因何在?贪心使然…  相似文献   

5.
小时候,只有到了快过年的时候才有年糕。农村人比较喜欢用自己家的米到作坊里去打年糕,一打就是百来斤,浸在一个大缸里,足足可以吃上一个春节。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高度即生命的限度,越逾了高度即超越了限度,超越了限度就会断送自己的性命。这是人生的辩证法则。近读一则寓言叫《生命高度》,说的是一只饿极了的老鼠跳上一个盛满白米的大缸。面对意想不到的口福,饿鼠自然不会放过,饱餐一顿之后仍不知足,本想跳出这口米缸,但一看到这么多白花花的大米,加上又无什么外来惊忧,也就贪婪地舍不得离开,每天吃了睡,睡了吃,直到有一天米缸见底。这时,老鼠才发现缸底到缸口的高度自己难以跨越,缸壁又是滑溜溜的,且养得肥胖的躯体已使自己失去弹跳力,最后只得饿死缸中。应该说,这只老鼠能够…  相似文献   

7.
打年糕     
小时候,只有到了快过年的时候才有年糕。农村人比较喜欢用自己家的米到作坊里去打年糕,一打就是百来斤,浸在一个大缸里,足足可以吃上一个春节。老家一带很多村子都有年糕作坊,每年到了农历年底,母亲就会挑上一担粳米和糯米到作坊,而我总会用一张报  相似文献   

8.
近日,看了一幅题为《一场虚惊》的漫画,颇有感受。画上,一只老鼠给猫送去了一只肥美的大鱼,猫看到老鼠和鱼之后,扑了过来,吓得老鼠瑟瑟发抖。但猫扑过来后,没有捉老鼠,而是叼起了鱼,扬长而去,老鼠受了一场虚惊。原来,天职抓鼠的猫也有弱点,即嘴馋,爱吃鱼。从猫的眼光来看,鼠,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有鼠送鱼,舍鼠而取鱼也。如果鼠鱼并吃,那么下一次哪一只老鼠再敢送鱼来解馋。正因为猫有吃鱼的嗜好,老鼠们便乐得投其所好。一来可以保命;二来可以继续为害人类。于是乎,作为老鼠天敌的猫,就变成了老鼠的好友。写到这里…  相似文献   

9.
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饿昏了的老鼠找到了一口盛满大米的缸.面对这难得的收获,老鼠自然不会放过,但想起自己被毒死的三个孩子,它仍然十分警惕,先用舌头舔了舔表层的米粒.几个时辰以后,老鼠发现自己依然口不干舌不燥头不疼,反倒觉得有点多虑了.接下来自然是一通饱吃,吃完倒头便睡.不知不觉中这位老鼠就这样丰衣足食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来算了,但一想到这么多这么好的白米,心里就直发痒痒.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再想跳出来也越不过那样的高度了.更要命的是此刻的它已经肥得像一只笨拙的猫,没有多大弹跳力了.以下的结果必然只有两个:不是被粮主人打死,就是饿死在缸中.  相似文献   

10.
制止公款吃喝,一场多么艰难的持久战。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政府象中国政府这样为吃喝问题下发那么多的红头文件,可是,几十个红头文件竟管不住一张嘴,“公款吃喝”愈演愈烈,到了泛滥疯狂的程度。外出办事吃,参观旅游吃,来家陪着吃,开会过节借口吃,有机会就吃。越吃越想吃,越吃越会吃,越吃越敢吃,越吃越能吃,“感情深,一口闷”,闷得烂醉如泥,口里这念念有词;“你不醉,我不醉,马路旁边谁去睡?你喝醉,我喝醉,医院里头来相会。不必担心不必悔,反正医疗是公费”。在尚有3000万人民还未脱贫,在一些地方单位职工发不出工…  相似文献   

11.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应该不难回答。在战争年代,这并不是一个问题。党要生存、要壮大、要夺取政权.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各级干部和老百姓唇齿相依.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张炕.心心相连,群众宁肯自己饿着.性命不要.也要保证自己同志的安全。革命老区曾有民谣:“最后的一碗米。送去当军粮;最后的一尺布,  相似文献   

12.
正《燕书》中记载了一则越人溺鼠的寓言故事,讲的是老鼠喜欢夜间出来偷吃粮食,有个越国人把粮食装在一个肚大口小的盎里,任凭老鼠去吃,不理睬它。老鼠便"呼群鼠入焉",和同伴们吃得饱饱的才回去。第二天,这个越人把盎里的粮食倒出来,装上水,然后在水上撒了一层糠。老鼠不知道,到了晚上,又呼唤同伴"群次第入",结果"咸溺死"。在这则寓言故事中,这群老鼠贪婪的本性和形象在我们面前暴露  相似文献   

13.
鼠猫交易     
花猫吃老鼠吃腻了,想换换口味。一日,它寻见一棵大树枝上挂着一条鱼,垂涎三尺,但又懒得爬上树偷食。怎么办呢?逮老鼠是它的看家本领,它终于在老鼠身上想到了办法。 天黑时分,花猫隐藏在暗处,见到有两只大老鼠探头探脑地出了洞,于是冷不防扑了上去,将它们逮获。两只老鼠“吱吱”直叫,花猫不耐烦地训斥道:“叫什么?今天我还不想吃你们呢!”老鼠一听连忙求饶:“猫大爷,那你就放了我们吧?”“放你们  相似文献   

14.
唐古拉山这几个字给我留下很深的烙印。是在西宁市东郊乐家湾汽车团的军营里。那年我19岁,刚穿上军装不久的一个新兵。海拔5300米的唐古拉山像一个吸人血吃入肉的恶魔,我们没有任何提防,它就呲牙咧嘴地横在了面前。为啥这副凶相?  相似文献   

15.
如今再提倡干部要到群众的炕头坐一坐、睡一睡很有必要,因为我们中的许多干部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做了,当初那种与民同吃,与民同住,与民同苦,与民同乐的感觉已经找不到了,甚至不知道睡在群众的炕头是个什么滋味。如果我们的干部变成了这样,都不把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当回事,更何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何谈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相似文献   

16.
段玉梅 《党课》2013,(21):105-106
入冬了,天气越发地冷。这样的日子,我的思绪常飘落到遥远的童年,怀念家里那温馨的缸腌小菜。我们家有一只一米多高的腌菜缸,外面还有精美的凤尾花纹。菜腌好了,还要精心保存,把它们都放在腌菜缸里,上面再压上几块大石头,把腌菜精心地压在盐水下面,以免变质。天冷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佚名 《党建文汇》2006,(3):52-52
彭尼是美国一家零售店的老板,商店的生意很不景气,仓库里堆满了积压的货品,成了老鼠栖身的场所。彭尼不得不经常到仓库里灭老鼠。这使他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往往在一个老鼠洞里能掏出一窝老鼠,但很少发现有老鼠单独居住的。”  相似文献   

18.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本来是顺理成章的事可是有人见到老鼠并不喊打,而是任凭老鼠肆意横行不闻不问。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笔下的永州某氏,就是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典型人物。 在永州某氏的家里,没有一件完整的器具,衣架上没有一件  相似文献   

19.
师正伟 《党的建设》2008,(11):51-51
我是与改革开放同龄的人。在我的记忆中,腌咸菜和吃咸菜是最难忘的。那时,家里一年有大半时间吃的是咸菜。为腌咸菜,家里买了一口大缸。每年一到深秋,父亲就把最廉价的青菜成担地买回来。在洗净、晾去水气后,将菜码进缸里。  相似文献   

20.
猫鼠之战     
记得有这样一则笑话:猫来到老鼠洞门口说,“你知道我在等你吗?”老鼠在洞内说:“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这虽是笑话,但却也说出了猫没有忘记自己的天职:捉鼠。可近日看到一漫画:一只猫忽然发现一只衔着鱼的老鼠,即扬爪逐之。鼠见猫穷追不舍,便扔下鱼逃之。是继续追鼠还是停下吃鱼?猫的选择是:叼走了鱼,放走了鼠。一向恪尽职守的猫为何一反常态“渎”了“职”呢?原因无非三个方面:一是主人失职,没有教育好、管好猫,没有让猫去练就在新时期捉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