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沈觅 《群众》2023,(7):10-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要求江苏“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为江苏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2.
王永青 《群众》2023,(18):8-9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江苏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作为常州市委市政府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打造的区域产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以服务江苏省、常州市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以突破工业母机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制造技术为己任,全力推进工业母机及关键功能部件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为我省科技创新率先取得新突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宋艳红  韩子睿 《群众》2024,(3):51-52
<正>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在江苏考察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要求“江苏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科创载体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南京市鼓楼区大力推动高新区、孵化器、硅巷等科创载体建设,促进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4.
王峰 《群众》2022,(4):33-34
<正>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创新作为江苏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努力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这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划出了重点、指明了方向。宿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抓手,以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农业园区化、融合化、数字化等发展水平,全方位引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吴新明 《群众》2023,(18):4-5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长三角打造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勉励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赋予江苏“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的重大任务。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作出《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以下简称“协同区”)。南通将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全力推动协同区建设,助力长三角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相似文献   

6.
王承江 《群众》2023,(21):36-37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强调,江苏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要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总书记还围绕“以学促干”提出明确要求,要求“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  相似文献   

7.
潘娟  金春鹏 《群众》2024,(2):52-5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明确要求江苏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扬子江城市群是江苏发展基础最好、开放程度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具有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江苏要依托扬子江城市群集聚创新要素、凝聚创新动能,切实增强全球要素资源配置和创新策源能力,积极将其建设成为全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主阵地”,培育形成具有江苏特色、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引领示范区域,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8.
魏红军 《群众》2022,(4):8-9
<正>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着力创造一批“苏”字号农业品牌、创建一批“国”字号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区。江苏农垦作为江苏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品牌兴农、品牌强企”战略,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奋力打造中国现代农业航母“江苏号”,努力建设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叫得响的“苏垦”品牌。  相似文献   

9.
乔旭 《群众》2022,(3):15-1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立足“两个大局”,全面响应新时代新要求,江苏高校要牢记“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迫切需要向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要答案。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以科研组织力焕发原始创新生命力,实施科研攻关“全生命周期”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10.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新兴产业集群是促进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我国需要发挥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强政策协调,建立科技、产业、金融之间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明确工作重点,加快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实现突破,抢占国际科技创新高地;以国家高新区为平台,集聚足够的资源要素,打造世界一流的产业集群,构建富有活力、有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构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金融支持重点,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完善风险分担机制,推动产业数字化、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1.
邵坤 《江苏政协》2024,(2):52-56
<正>时逢数九,梅花悄放,山海迎春。1月24日下午,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700多位与会委员分聚在六个会场,分别围绕“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江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高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民生保障和基层治理,创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主题,同步进行专题协商讨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2.
吴永宏 《群众》2022,(12):4-6
<正>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充分发挥交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行作用,大力推进交通强省建设,着力打造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2022年2月14日,省委省政府召开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推进会。部省共建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是交通运输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战略定位的创新举措,也是江苏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的重要实践。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交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行作用,以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打造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江苏示范。  相似文献   

13.
张华 《群众》2022,(6):39-40
<正>创新平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质创新资源的主要承载机构,能最大限度地攻关技术、最具效率地扩散创新、最大力度地支撑产业。2022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高质量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围绕江苏的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培育更多的创新源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服务。  相似文献   

14.
袁真艳 《群众》2023,(18):16-17
实体经济是江苏的“看家本领”,更是县域经济的“命脉所系”。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希望江苏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强调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多年来,“产业立县(区)、工业强县(区)”一直是江苏县域经济的发展主基调,如今,各工业强县(区)更是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积极作为。作为传统工业县区,泰州市海陵区以争做服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县域先锋为目标,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根基,  相似文献   

15.
罗德清 《群众》2023,(18):41-42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江苏“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这既是对江苏的巨大关怀、殷切嘱托,也是江苏工作的主题主线、江苏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指引。徐州市鼓楼区是徐州全面建设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区,必须深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把握“强省之要”,紧扣“城区北部产业高地”发展定位,以淮海经济区高端商贸商务核心区、高新技术产业标杆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社会治理创新先行区“四区”同建的过硬成果,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地方新实践,  相似文献   

16.
龚维芳 《群众》2022,(5):52-53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党始终成为推进江苏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更好担负起履行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的时代重任。作为苏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徐州市铜山区环抱徐州主城,红色底蕴深厚、产业基础扎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走在前列。近年来,铜山区委认真贯彻省委、市委党建工作部署,坚持把履行党建“第一责任”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紧密结合,锚定打造“江苏强区”目标,聚力建设“四高地一福地”,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成效,综合实力保持苏北领先。  相似文献   

17.
赵建平 《群众》2023,(23):52-53
<正>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对江苏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的重大任务,均把科技创新摆在首要位置,强调要“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为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无锡科技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按照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决策部署,以“走在前、做示范、多作贡献”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发挥科技、人才、创新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在引育壮大新动能上实现新突破,才能锚定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辽宁全省作出“五个示范”的目标,以突破之举持续提升首位度、增强贡献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当好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跳高队”。为此,本文在总结郑州科技创新发展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沈阳的发展实际,提出了沈阳打造东北科技创新高地、在引育壮大新动能上实现新突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吕鸿江  封燕 《群众》2022,(7):32-33
<正>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要充分发挥科教人才资源和产业基础雄厚的双重优势,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要依托产业集群的系统支撑。江苏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企业创新载体在战略新兴领域、  相似文献   

20.
创新能力取得新突破。加快建设全国行业领先的创新研发平台。着力构建开放式研发创新体系。切实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着力壮大科技服务机构规模。加快释放科技红利。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小巨人。创新创业呈现新格局。加快建设众创空间。推进建设企业孵化器。强化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基地建设取得新成效。积极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着力打造一批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创新园区。大力提升创新创业孵化能力。人才改革展现新面貌。优化人才培养方式。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培育计划。推动人才评价向科技型、创业型人才倾斜。完善个人股权激励和成果评价改革。投融资扶持开创新局面。建立健全多层次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实现创新型企业与资本市场高效对接。不断壮大科技金融服务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