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缪志红 《群众》2021,(5):37-38
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对文化强省建设作出部署,要求江苏当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探路者、先行军。全省广播电视战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决策部署,开启江苏新广电、新视听建设新航程,奋力书写“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广电答卷,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陈勇 《群众》2022,(9):8-10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的目标任务,对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作出全面部署。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南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  相似文献   

3.
郑伟 《群众》2018,(17):35-36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  相似文献   

4.
钟君 《人民论坛》2024,(4):36-39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文化领域的最新成果,具有许多原创性和开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文化思想阐述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重大论断,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宏伟目标,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什么、如何建设、建成什么样等一系列问题,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新发展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成链条和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6.
范玉刚 《人民论坛》2023,(23):18-21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在我们党的理论创新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建设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7.
杨志纯 《群众》2020,(5):44-45
公共文化服务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围绕更深层次推进“社会文明程度高”,完善先进文化引领制度机制,加快建设“三强三高”文化强省。站在“中国之治”迈向更高境界的崭新起点,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聚焦高品质产品、高效能阵地、高水平治理,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更好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8.
《精神文明导刊》2023,(5):64-64
3月24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会议并讲话。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创作生产单位代表、主创代表,在京文学艺术家代表,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中央宣传文化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坚持创新创造,努力以新举措新成就推动文化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两个结合”和“六个必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其本身也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起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实践,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式是“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发展的是“体用有分、体用不二”的中国文化传统,成功破解的是“中西之间、体用之辩”的中国近代文化思潮,学理化、体系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身的逻辑建构。  相似文献   

10.
水家跃 《群众》2023,(1):35-3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宏伟目标,这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动员令。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信自强”,两字之增,富有深意。文化自信是文化自强的基础,文化自强是文化自信的提升;文化自信重在内在意志力的确定,文化自强突出外在实践力的昂扬。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交融汇合,为江苏构筑新时代文艺高峰注入了新动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指明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最重要、最突出的任务,就是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基层实起来、强起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山东省邹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融通融合,着力打造“精致文明、智慧实践”品牌,乡村振兴文明变的“邹平样板”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3.
韩卫 《群众》2022,(9):13-1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一座城市最鲜明的气质和品格。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委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实现新跃升的决策部署,张家港市将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加快打造更具示范引领意义的“文明典范第一城”,努力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陈可可 《群众》2022,(3):30-31
<正>2022年全省宣传部长会议指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实现新跃升。贯彻落实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镇江将牢记“国之大者”、捍卫“两个确立”,突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工作目标,突出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大力营造齐心协力迈向新征程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15.
陈志刚 《人民论坛》2023,(23):22-2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文化关乎国本、国运的战略高度,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有利于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精神文明导刊》2018,(3):15-16
做好2018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中之重是落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的战略任务。要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深化学习教育和宣传阐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引导干部群众增强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自觉性坚定性。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坚持立破并举,突出工作重点,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7.
《精神文明导刊》2022,(6):64-64
4月6日,新华社北家电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做好基层文化工作,不断满足广大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开展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评选表彰工作,并于近日公布表彰名单。  相似文献   

18.
王荣贵 《群众》2020,(1):59-60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战略之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出指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强调,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9.
王秋 《长白学刊》2024,(1):146-15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视野广阔、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开辟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问题导向显著、核心要义突出、实践要求明确、理论特质鲜明。这一思想体系聚焦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理论创新之需、聚焦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的实践之需、聚焦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之需,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彰显了创新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和世界性等独特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20.
王金豹 《重庆行政》2019,20(2):64-67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民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会受到阻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要什么样的民主,如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等关键性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意义深远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治实践中可以发现,新时代民主政治建设,体现出日益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方法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