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极点即南纬90度,地球以及南极洲的最南端。南极洲面积约1410万平方公里,整个大陆几乎全被冰川覆盖,气候酷寒,是世界最冷和风暴最多、风力最大的陆地。1859年1月,挪威人布尔率领的一支探险队登上南极罗斯海西北的阿德尔角,是谓人类征服南极洲之始。此后,人类开始进军南极腹地。1901年英国南极探险家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率领南极探险队,向南极点发起冲刺,经过3年奋斗,终于到达南纬8217’,此系人类当时所到的最南点。1911年12月,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到达南极点,然而折返时却因气候恶劣和缺乏食物不幸…  相似文献   

2.
南极的启示     
南极没有污染,空气好极了。那里的景色是独特的,也是迷人的。晴天的时候,蓝天白云,与湛蓝的海水,覆盖白雪的山峦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不久前,我应邀去了一趟南极。搞了一辈子外交,去过五六十个国家,但从来没有去过南极。我第一次对南极有点了解,那是在1972年至1977年,我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多次参加了联合国海底委员会会议。阿根廷、智利靠南极近,他们的与会代表曾经向我介绍过南极的情况。南极和北极不一样。北极没有陆地,只有冰雪;而南极则有陆地,面积很大,有1390万平方公里,生物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显然,南极对人类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我国南极科考20周年。自1984年l1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科考队从上海出发,12月30日第一面五星红旗插上南极洲,我国已经组织了20次南极科考。极地科学考察,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探求新的发展条件的重要领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有人说: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地上最难的事,是漫步地球的两极。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推断出,南半球应当有一块大陆。近代以来的人类科学考察,不但证实了亚里士多德的推断,而且发现,北极与南极之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北冰洋的形态,与南极大陆非常吻合;北冰洋…  相似文献   

4.
魏霞 《传承》2013,(9):136-137
《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责任附件六》已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南极环境保护法律责任制度。但反应行动作为责任机制的核心并不包括恢复原状,且对第三方采取行动的门槛设置过高;严格责任是保护南极环境最为直接的方法,但有关主权豁免责任削弱其效力;责任限额和国家责任促进南极环境保护,但还存在问题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5.
南极,对普通人而言如此遥远。 南极,对黄洪亮而言如此神圣。  相似文献   

6.
社会     
1月11日,北京奥运票务中心副主任容军透露,在奥运门票预售第二阶段公众一共预订了约450万张门票,是这一阶段可售门票数量(约180万张)的两倍多。 1月12日14时45分,我国第二十四次南极考察内陆冰盖考察队17名队员成功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这也是我国再度成功登顶南极内陆冰盖之巅。  相似文献   

7.
一位名叫王刚义的冬泳爱好者,在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岛屿——乔治王岛附近海域,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超人的耐力,创下了一项在南极冰海中持续游泳时间最长、距离最长的世界纪录。他本人也因此成为继“南极潜水第一人”的刘宝珠、徒步横穿南极的秦大河之后,又一个把名字写进南极探险史册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8.
蔡如鹏 《今日广西》2008,(10):76-79
4月15目,“雷龙”号抵达上海。随着这艘极地科考船的返航,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也落下帷幕。 在这次科考中,有17个人最为弓1人注目。由他们组成的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继2005年1月侣目中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地面到达南极最高点“冰穹A”之后,再一次成功登上南极内陆的“冰盖之巅”。  相似文献   

9.
有幸在全国首次“海选”中获得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员资格,前往南极中山站参加科学考察的人,可以说是千万人中的佼佼者和幸运儿。九三学社社员、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医生唐德培就是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10.
江聆 《前进论坛》2009,(4):45-46
中山站时间2月2日9时25分(北京时间2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内陆冰盖队队长李院生被任命为首任站长。  相似文献   

11.
<正>我去过南极11次,是在科学考察船雪龙号上各种舱位都住过的第一人。去年我又去了一次南极,是第35次考察,心情仍然非常激动,这次的体验很不一样。不一样在于每次考察都会有不同的故事,虽然都会有安全上的问题,但每次任务都能平平安安完成,顺利归来。南极是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冰清玉洁、纯净、梦寐以求的神圣之地,人们对于南极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和热情,相信大家也非常希望能有机会去南极看一看,虽然我已经去过11次了,但每次叫我去我都有不一样的热情,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0月,九三学社社员、南昌大学余万霰教授随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2009年3月,他顺利完成4项科考任务回到祖国。他在南极的科考工作以及其间发生的点点滴滴的事迹,生动诠释了“爱国、求实、拼搏、创新”的南极精神。  相似文献   

13.
李虹 《传承》2009,(23):24-27
为了尽快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维护我国对南极问题的权益,发展我国南极科考事业,推动国际和平利用南极,我国决定启动南极科考行动。于是,1984年底我国组建了第一支南极科考队。这支南极  相似文献   

14.
科技新知     
《时事资料手册》2004,(6):103-104
冰穹A是南极内陆冰盖距海岸线最远的一个冰穹,也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由于冰穹A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原地形特征.冰层水平流动最小,动力过程最简单.故成为冰盖动力学观测研究的最理想区域。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决定加入《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同时声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另行通知前,《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暂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加入书由外交部部长签署,具体手续由外交部办理。  相似文献   

16.
登陆是军事术语,特指参战部队渡过江河或海洋登上敌方阵地,目的是夺取并占领该阵地,为我方的军事行动创造条件。商战类似兵战,创建企业、研制产品、提供服务、多角经营,种种进入市场的行为都可以形象地比喻为市场登陆,目的是占领市场、扩大市场,在提供有效劳动和服务的同时,赢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与繁荣。登陆,对于兵战和商战来说,都是重要的开端,都是成功的基础。对于多年开工不足、产品积压、亏损严重、资不抵债、甚至已经关门歇业的小型企业来说,虚实点登陆是二次创业、重新入市的最佳选择。一、虚实点登陆的…  相似文献   

17.
新知     
《小康》2010,(4):20-20
南极巨大冰山滑落或改变气候还记得电影《后天》里整个欧洲变成冰窖的情景吗?近日,或许是因为全球变暖,一块大冰从南极大陆上融化下来,它的融化会造成淡水的增加,阻塞水的上下运动,经过重重曲折的作用,最终的结果可能导致欧洲变冷。讽刺性的是,这种结果恰恰是电影《后天》中所描述的可怕样子。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当北半球大部份地区已进入寒冬时,南极却迎来了夏天。在这一年最好的季节里,中国南极考察队乘坐两艘万吨轮船,首次赴南极建站、考察。考察船队穿越太平洋,航行一万三千多海里,开辟了我国通向南美洲的新航线;他们顺利地进行了南大洋和南极洲的综合考察,同时有三十六人登上了南极大陆雷克鲁斯角;尤为令人振奋的是,全体考察队员用了五十二天时间,在乔治岛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基地——长城站,并在岛上开展了地质、地貌、大气物理、地震、测绘、生物等考察。长城站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南极考察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李希文 《群众》2008,(11):38-39
今年的9月20日,是苏州极地科普馆开馆的日子。这个极地科普馆建在苏州市沧浪区吴门桥街道润达社区居委会的三楼,是全国第一个建在社区内的极地科普馆。隆重而简短的开馆仪式后,闻讯而来的居民们鱼贯走进300平方米的展馆内,倘佯在帝企鹅、阿德雷食鹅、贼鸥标本,南极石、南极水、南极地衣等实物以及“雪龙”号科考船和船载科考直升机模型之间,驻足于生动详实的图文展板及影像资料前,细细解读着这个陌生而神秘的南北极世界,了解我国开展极地科考事业25年来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当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乘坐雪龙号船进入南极圈,向人类尚未到过的南极冰盖最高点DOME-A胜利挺进的时刻,太原理工大学年轻教师窦银科心情无比激动。他挥舞着校旗,心里默默地说:南极,我来了!南极,第一次插上了太原理工大学的旗帜。中国进行南极科考20年来,他是有幸来到南极的2002位中国考察者之一。他是山西高校第一个参与南极科考的大学教师,在职研究生。他第一次将距中国山西太原12282KM的标志牌插到南极。在中山站,窦银科将校旗插在海冰实验栋的屋顶。实验栋就在中山广场的后面,广场上飘着有中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国旗,还有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