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昕  魏玮 《学习月刊》2013,(2):53-5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建设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标志着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知达到了新的高度。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冬洁 《实践》2013,(10):19-19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为了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十八大提出四项任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那么,建设生态文明有哪些重要性呢?第一,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维护和改善人的生存发展条件,使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为此,  相似文献   

3.
许景钢 《奋斗》2012,(12):48-49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不仅表明了我们党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的明确态度,更表达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坚定信心。  相似文献   

4.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将之形象地称为"美丽中国梦"。只有在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价值基础上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为了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才能凝聚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的社会合力,顺利实现美丽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亓静 《世纪桥》2011,(13):143-144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人们生态权利的现实需要。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以人为本原则的基本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落实以人为本原则首先应该强化为人民服务意识。其次,要依靠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这就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和主体意识,还要为人民群众充分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奋斗目标。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不论对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他多次强调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根本大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建高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执政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经济越发展,人民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高。环境承载人民幸福,生态关乎群众期盼。钟祥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长寿之乡,全市上下正全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更高,建设的任务史紧迫,特别是钟祥又是中原磷都,国家磷化工基地,胡双磷地区磷化工企业密集,环境压力很大。而随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商,人们都热切希望生活在蓝天白云下,行走在秀水青山中,呼吸清清的空气,远离雾霾灰霾的袭扰。  相似文献   

8.
李振峰 《唯实》2014,(11):67-68
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客观面对挑战,理性分析问题,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坚定不移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实现灌南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使人民群众生活在良好的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两者的价值契合于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和人民群众强烈的环保呼声下,走生态文明之路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选择。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将生态优先作为服务型政府新的价值取向,把生态治理上升为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能,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是当前服务型政府的发展向度。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不论是对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改善我省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至关重要。建设生态文明,是我省的优势和潜力所在。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正确把握水资源生态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1.
韩丽丽 《世纪桥》2013,(14):55-56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新形态。本文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出发,探讨在我国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民群众日益渴望美好生活的现实面前,中国共产党选择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战略决策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求实》2014,(9)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跨部门、跨区域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尤其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群众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者,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者、监督者、评价者和直接受益者。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广纳群言、广集民智,紧紧依靠群众开展生态文明实践,积极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实践、群众参与、社会协同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实现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机制完善、社会自我调节和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表明了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必须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方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地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提出来,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政治纲领。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这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思想的飞跃,充分说明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生态文明、生态旅游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用生态文明理念推进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建设大美新疆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建设大美新疆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搞好顶层设计,明确方向、目标和任务,又要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融入各级政府的发展战略,由于历史原因、文化因素、体制机制以及个人素质能力等因素影响,群众参与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亟须解决的困境和障碍,因而我们要提高群众环保行动能力,畅通群众参与渠道,保障群众生态权益,激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全面小康社会包括物质小康、政治小康、文化小康、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就是使人民生活在一个环境优美、生活富裕、健康文明的社会,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部分。石家庄市2003年掀起了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拉开了建设首善之区的序幕。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现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独立的文明形态,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最早的文明形态是原始的采集文明,然后是传统的农业文明和近代开始的工业文明。持续至今已20O多年的工业文明使地球的自然资源遭到了过度的消耗;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人类自身也出…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之路。因此,我们党和政府在追求实现美丽中国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深刻掌握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正确审视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努力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方法论底蕴:以战略思维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性,强调建设生态文明要把人民福祉、民族未来作为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永续发展观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创新;以群众思维改革政府的生态管理模式,注重人民群众建设主体地位,实现了从管理到共治的转换;以创新思维变革发展道路,强调绿色发展的重要性,以科技创新型发展取代传统要素投入型发展;以法治思维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保护屏障,高度认同法律制度强大的约束和规范作用,采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