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及其在各国的子公司雇用的职工面临着许多共同问题,各国工会都在探索如何更好地维护跨国公司职工的权益。近年来国际上出现的跨国企业委员会和跨国集体协议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企业委员会和跨国集体协议这些新形式,很有可能随着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发展而扩展至我国,因此值得对其关注和加强研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这些形式及其操作者是由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的西方国家工会所主导和推动的。为了便于研究和应对,本文仅就跨国企业委员会和跨国集体协议作些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2011年以来,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越演越烈.美国标准普尔评级公司给美国的长期国债降级,欧元区一些成员的债务频频受到市场的质疑,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的国债利息率不断上升,也遭到美国评级公司的降级.但与此同时,美欧日等国的大型跨国企业却没受什么影响,它们不缺流动现金,危机中甚至收益颇丰.西方国家的政府财政与大型跨国公司的财务间为何会出现这种强烈的反差呢?其实,这一切都是经济全球化造成的.由西方国家政府推动的全球化给西方的制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陷入了深重的危机.这可能是那些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始作俑者所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与中国经济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各国竞争性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条件下,中国成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最集中地区。跨国公司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FDI(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大规模地流人和日益重要的影响力,也引起了跨国公司是否危及了国家经济安全的担忧。全面科学评价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对于中国制定下一步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综合分析了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特征与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投资战略调整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产业升级的影响是双重的.随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的调整,这种影响的双重性将会更加明显.我们应当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引进外资政策,以继续利用跨国公司投资推动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地位、作用和影响与日俱增。跨国公司及其在各国子公司雇用的职工面临着许多共同问题,有关国家工会都在探索如何更好地维护跨国公司职工的权益。近年来国际上出现  相似文献   

6.
台商参与西部开发的机遇与合作模式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巍 《台湾研究》2002,(4):19-24
中国西部大开发已成为国内外投资者所关注的热点地区,商业触觉一向敏锐的台湾企业更是积极参与祖国西部大开发。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大陆入世的背景下,台湾企业如何面对西方跨国公司大举进军中国西部的竞争局面,并且针对西部地区面积大、资源分配分散的特点,以中小型规模为主的台湾企业如何将有限的资金投放得宜,其投资战略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的出现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其发展的动力。据统计,2000年全世界约有4万多个跨国公司,加上子公司和相关企业达25万家,职工超过7300万人,连同有关企业的职工约  相似文献   

8.
《中国政治学刊》2011年1月号刊登了美国中国政治研究学会主席、旧金山州立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白永辉(J.M.F.Blanchard)题为《中国新长征之中国跨国公司:西方研究文献述评》的文章。文章指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激发了大量研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到2004年至少有7万家跨国公司的69万家子公司遍布全球。雇用人数从上世纪70年代中叶的4000万增加到2000年的近一亿,出口加工区从1975年的25个国家79个出口加工区发展到2002年的79个国家的3000个出口加工区,有4300万人受雇于外资企业。跨国公司的劳资关系是个复杂问题。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和随时可以采取撤资或异地生产的威胁手段。使得劳资关系凸显资强劳弱、资攻劳守的态势.当前工会主要通过组建工会、发展工人参与集体谈判来维护跨国公司中职工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或许,正如一些经济学家所言,本次宏观调控,意在击退地方政府参与经济增长的过分热情。而跨国公司并不在这样的打击行列里。  相似文献   

11.
美刊《激进政治经济学评论》2004年夏季号发表了澳大利亚学者菲利浦·安东尼·奥哈拉题为《在世界经济中是否形成了一个有利于长波上升的新的跨国公司型社会积累结构?》的文章,认为当前全球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并购手段得到大发展,但是这并没有导致形成一个新的社会积累结构,世界经济面临结构性困难,近期不经过调整不会进入长波上升期。该文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2.
要么固执分裂,要么完成跨越从《跨越》一书包装上来说,柯达的色彩超过了柯达大中华区总裁叶莺的色彩,叶莺的色彩超过了作者袁卫东的色彩,而中国最强势的出版商中信的色彩却被淡化,这对于中国出版业龙头的中信出版社是难以想象的。能够做到这样的只有叶莺,我从不怀疑她有如此魅力,就像只有她能完成一个跨国公司与中国一个行业的合资,如今这个跨国公司占据中国胶卷冲印市场的大半壁江山,并坐拥中国排名第一的连锁渠道。正是她带领柯达在中国完成了一个纯西方公司在东方市场的完美跨  相似文献   

13.
新科技和新产业革命强力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各国相继建立新的发展战略,加快面向新世纪的发展步伐.跨国公司大规模重组合并,生产和资本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区域经济集团更为活跃,世界经济总体形势趋好,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暴露,机遇与挑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 近些年来,理论界有一种偏好西方经济学而忽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倾向,甚至有些人以套用西方经济学的话语体系、研究方法、理论范式为时髦,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我们知道,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您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到目前为止,全球的经济舞台上,几乎没有一家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的跨国公司和品牌。但有一个信号是明显的,中国已开始打造出走向世界的企业与品牌。  相似文献   

16.
王秀娟 《法制博览》2013,(1):292+286
经济全球化使得跨国公司面临全球化的经营与管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海外派遣员起着枢纽的作用。派遣员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和跨文化沟通是影响海外派遣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西方与非西方的对抗 与世界上其它文明相比,现在西方文明的势力达到顶峰。其巨大的对手已从地图上消失了。西方国家之间的军事冲突不可能发生,西方的军事实力无与伦比。除日本外,西方并未面临经济挑战。西方控制了国际政治和安全机构,并与日本一起控制国际经济机构。事实上,全球政治与安全事务由美国、英国、法国三国主管,全球经济事务由美国、德国、日本三国主管,这些国家之间均保持异常密切的关系,而排斥其它弱国和大部分非  相似文献   

18.
从一个原始的手工作坊,到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这是索尼(SONY)创造的『经济神话』。作为索尼创始人之一的盛田昭夫,更被誉为『经营之神』。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各国都把优先发展本国经济作为基本战略。在西方国家看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必然会促使西方民主政治在全球的推广,最终实现西方民主政治的全球化。美国强调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民主价值观,强化美国人的特殊优越感,以经济“合作”为手段,成就其全球霸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刊登于美刊《世界政治》1997年第1期,彼得·埃文斯(PeterEvans)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系教授。文章认为,当前的全球经济学并没有预测国家的衰落。虽然经济全球化限制了国家的权力,但是跨国资本比起一国国内的经济活动更加需要强有力的国家。在全球信息经济时代,最有优势的经济行为主体即跨国公司,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