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瞭望》2001,(6)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1月17日在维也纳举行的部长级特别会议上决定,从2月1日起将原油日产量减少150万桶。如果不包括受联合国制裁的伊拉克在内,欧佩克成员国目前每天的原油总产量为2670万桶。●印度1月17日在其东部奥里萨邦惠勒岛成功试射了一枚“烈火”二型中程弹道导弹。●美国总统克林顿1月19日在白宫发表电视告别演说。同日,克林顿发布了他卸任前的最后一道行政命令,宣布解除美对南斯拉夫联盟的贸易和经济制裁。●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埃克哈德19日表示,因阿富汗塔利班未能在规定期限内交出沙特流亡分子本·拉丹,联合…  相似文献   

2.
江红 《瞭望》1992,(10)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13国石油部长参加的市场监视委员会会议2月15日在日内瓦达成协议,决定今年第二季度把日产量从当前的7420万桶减少到2298万桶,并为各成员国规定了具体配额。伊拉克石油虽然尚未上市,协议也为它在第二季度恢复出口保留了余地。由于当前油价处于跌势,会议决定新协议自通过之日起立即生效。 这次会议是在欧佩克原油最低参考价(每桶平均21美元)在近三个月来跌至17美元以下、各成员国担心第二季度油价可能进一步跌落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达成的协议表明,欧佩克已经停止执行自海湾危机爆发后一直奉行的“各自为政,  相似文献   

3.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9月10日决定,从10月起每天增加80万桶原油产量,以稳定原油价格。但美国对这一增产幅度似乎并不满意。美国能源部长比尔·理查森发表声明说:“这一增产是否能稳定石油市场还有待观察。” 从去年年初欧佩克开始实行限产保价措施导致油价节节飙升以来,美国是叫得最凶的国家。首先,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其原油需求的约2/3依赖进口。今年6月份进口原油达3亿多桶,相当于欧佩克12天的原油产量。因此,美国对原油价格高涨十分敏感。历史上,1973年、1980年和1990年的油价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4.
南美石油大国委内瑞拉于去年12月2日爆发的全国无限期大罢工目前已进入了第8周。委内瑞拉石油工业危机对国际市场油价及其供求格局的变化所产生的强大冲击波为市场专家所始料未及。 委内瑞拉是世界第五大石油出口国和第八大生产国,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惟一的拉美成员国。委内瑞拉正常时期的石油日产量达310万桶,日均出口270万桶,其出口配额占欧佩克石油开采限额的11.5%,因此在世界石油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委内瑞拉的全国大罢工使其石油工业遭到了灾难性的打击,生产出口一落千丈,燃油加工基本停顿,不仅大量出口合同被迫中止执行,就连国内日均25万桶的燃料汽油供应也无法保证。目前,经过政  相似文献   

5.
1988年是世界石油市场大动荡的一年,石油价格在大量过剩石油的冲击下连续下跌,主要原油价格平均降至14.69美元一桶,与1987年相比,下跌了近20%,成为世界石油市场波动较大的一年。 世界油价大幅度下跌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自我约束机制失灵,市场供应严重过剩。各成员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市场份额,不惜抛弃行之有效的“限产保价”政策,竞相超配额生产,致使1988年欧佩克平均日产量达1950万桶,比1987年多200万桶,创下7年以来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6.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1月12日在维也纳举行11国石油部长和官员紧急会议,一致同意从2月1日开始把石油日产量增加150万桶,以稳定世界原油价格,使一段时间以来紧张不安的世界石油市场的气氛暂时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7.
江红 《瞭望》1984,(46)
石油输出国组织十三个成员国的石油部长(大臣)在日内瓦经过三天紧张磋商后,十一月一日达成了减产保价协议,从而刹住了十月中旬以来世界石油市场上的降价风。 根据这项协议,从十一月一日起,该组织将把去年三月伦敦会议规定的日产限额暂时减少一百五十万桶,即从一千七百五十万桶减为一千六百万桶。阿拉伯轻原油每桶二十九美元的基准价格保持不变。会议还就各成员国的减产份额达成了谅解。沙特阿拉伯加上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和巴林四个海湾成员国的减产总额占全部减产量的百分之六  相似文献   

8.
欧佩克能否左右世界石油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一年半时间里,国际市场 的原油价格飞涨,欧洲布兰 特(Brent)价格从1999年2月的最低点(9 .41美元/桶),涨到今年6月份的平均30美元/桶,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油(WTI)的价格在6月份曾接近35美元/桶,达到海湾战争以来的最高点。今年3月和6月的两次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英文简称OPEC)会议都成了世界媒体的焦点。主要欧佩克国家能源部长的只言片语都可以让石油价格上升或下降几个美元,最近的例子是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7月3日的谈话,宣布沙特等国将增产每天50万桶油,第二天Brent的价…  相似文献   

9.
林川 《瞭望》2000,(39)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9月10日和11日在维也纳召开第111次部长级秋季例会,商定今后6个月的石油政策。会议是在国际市场油价持续上涨,美国、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纷纷呼吁欧佩克增加原油供应的背景下召开的。最近,世界原油价格一再突破10年最高价。油价居高不下不仅严重影响石油进口国的国计民生,而且危及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因此,这次欧佩克会议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 去年以来,世界原油价格暴涨。欧佩克在今年3月份和6月份两次提高原油日产量,都没能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国际市场油价在欧佩克和其它石油生产国提产前后…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 会看到不同的石油计量单 位,比如,桶、吨、加仑和升等。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如何换算?桶和吨是我们常见的两个原油数量单位。一般来说,欧佩克和英美等西方国家原油数量单位通常用桶(bbl)来表示, 而中国及俄罗斯等国则常用吨(t)作为原油数量单位。比如,世界第一大石油生产国沙特已探明石油储量为2642亿桶(约合362亿吨);俄罗斯的石油探明储量为65亿吨,约占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的12%一13%。吨和桶之间的换算关系是:吨(原油)=7.33桶(原油)。尽管吨和桶之间有固定的换算关系,但由于吨是质量单位,桶是体积单…  相似文献   

11.
开罗专电 7月31日,第19次伊斯兰外长会议在开罗揭开帷幕,伊斯兰大会组织45个成员国的代表一致同意,团结与发展是这次大会的指导方针。然而,两天之后,就发生了伊拉克10万大军入侵科威特的事件。消息传来,犹如晴天霹雷,21个阿拉伯国家外长立即另行召开紧急会议。至8月3日深夜结束,发表了谴责伊拉克入侵、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撤军的决议。在这两天  相似文献   

12.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反响。欧盟15国经济财政部长9月9日在巴黎西郊的凡尔赛举行紧急特别会议,呼吁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增加石油产量来遏制原油价格飞涨的势头。9月10日举行的欧佩克秋季部长级例会虽然作出日增产80万桶石油的决定,但是欧洲经济界人士仍担心,这场石油冲击将会对欧洲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长远的消极影响。 年初以来,欧盟各国加油站的价格几乎一天一变,越变越高。法国工业部发表的统计数字表明,7月份法国市场高级无铅汽油每升的单价高达7.42法郎,而1997年7月的价格是6.09…  相似文献   

13.
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泰托思维尔镇的德雷克发现了油田。德雷克共有24口生产井,1860年产出原油9万吨,1862年生产了27万吨。想想看,这么多的液态原油往哪里摆?如何运出去?着实是一个严重问题。德雷克的油井出油后,他用一只容积约8个啤酒桶的鲸鱼油桶当作  相似文献   

14.
江红 《瞭望》1990,(35)
8月2日凌晨,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创始国之一伊拉克武装入侵另一创始国科威特,导致海湾地区局势空前紧张,使世界石油市场呈现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5.
一月底在日内瓦举行的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级特别会议经过紧张、激烈的三天辩论之后,对油价政策进行了重大的调整。根据石油市场出现的新特点,出席会议的多数成员国决定,放弃原来只把阿拉伯轻原油这个单一油种的价格作为基准价格的制度,用多油种的基准价格取而代之。新的调价政策从二月一日起生效。少数成员国对此仍持异议。 调价后,非洲成员国生产的轻原油和阿拉伯成员国生产的重原油的差价从原来的每桶四美元缩小到二点四美元。根据这个调幅,会议决定,长期作  相似文献   

16.
日内瓦专电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第87届部长级会议经过两天的磋商,7月27日在日内瓦重申了限产促价战略,并决定在今后5个月里提高石油官价,调整产油限额。 进入80年代以来,欧佩克有过两次重大战略改变。80年代初,欧佩克奉行的是限产保价战略,油价接近甚至超过每桶30美元的水平。1985年,欧佩克为夺回其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份额,改为推行增产保额战略,结果引起油价暴跌。1986年,欧佩克再次改变战略,恢复限产保价。14年来,尽管国际石油市场上油价时有起伏,但总的来说形势是不错的。今年年初,欧佩克确定的原油参考价格(即官价)每桶18美元得到顺利实现,油价最高时一度达到每桶21美元。  相似文献   

17.
美国9月3日在联合国安理会散发了一份有关解决伊拉克问题的“新决议草案”。“新草案”要求安理会授权建立一支由美国将领担任总司令、接受美国“统一”指挥的“多国部队”,接替美英联军在伊拉克的军事“负担”,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持伊拉克的安全与稳定。“新草案”还呼吁联合国各成员国为解决伊拉克问题提供各种支持。美国的“新草案”牵动了各大国的神经,各大国纷纷以不同方式表示自己的立场。美国的两大盟友法国  相似文献   

18.
江红 《瞭望》1986,(52)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第八十届部长级会议经过十天的讨论和通宵达旦紧张协商,于十二月二十日凌晨在日内瓦达成协议:从一九八七年一月一日起恢复过去长期实行、今年被“油价战”冲垮的固定价格制,确定每桶标准油价为十八美元。这一决定符合各成员国的利益,为各成员国一致接受,协议虽称这  相似文献   

19.
杨成 《党政论坛》2014,(14):24-24
警示与反警示克里米亚公投前夕,美国能源部在油价没有大幅波动的情况下突然宣布,向国际市场投放500万桶原油战略储备。此次投放的原油种类,恰恰与俄罗斯出口的主打油品类似。同时,坊问也在盛传美国将于2017年左右建设通向欧洲的天然气运输管道。  相似文献   

20.
李勇 《党政论坛》2009,(15):25-26
2009年6月15日至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九次会议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成员国元首共同签署和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叶卡捷琳堡宣言》和联合公报等10余项合作文件,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在金融稳定、经贸交往、国家安全和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达成共识,推出一系列全方位合作新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