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前不久,媒体披露了山东某地技术 监督局在依法查处一起假冒伪劣 农药坑农害农事件时,反遭到当地“经济环境保护委员会”的“查处”。在这一事件中最应引以为憾的就是作为执法的技术监督部门的打假行动,依据的是国家法律,而所谓的“经济环境保护委员会”的“查处”依据,则仅仅是当地纪检及监察部门联合下发的一份“红头文件”而已。 其实,类似于这种国家法律却“斗”不过地方“红头文件”的怪现象实在是太普遍了。类似“经济环境保护委员会”,尽管在一些地方叫的名目不同、打的旗号不一,但他们的职能却都大同小异,这就是受当地党委…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家征地拆迁政策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强化土地宏观调控,严格实施耕地保护,二是注重保护被征地农民财产权益,追求社会和谐稳定,然而地方政府却着力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要土地、要效率、要GDP。国家征地拆迁政策法律必然成为其目标实现的羁绊。现实中规避国家政策法律的方式多种多样,但通过行使地方立法权来消解国家政策法律的刚性约束已成为地方政府的普遍选择。地方之所以能够通过行使地方立法权来消解国家征地拆迁政策法律,恰恰反映出我国违宪审查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瞭望》2006,(4)
多位接受采访的律师说,目前一些城市中制定的高“政策门槛”,大多既没有足够的法律支持,在实际管理中也是失控的。赵建平说,城市政府先用红头文件的政策门槛来制造“地下职业群体”,再用红头文件来取缔它,其合法性值得商榷, 其效果可想而知。治本之策,还是降低管理门槛,让地下职业群体“阳光生存”。  相似文献   

4.
“红头文件”是政府权力的象征,也是传递党和国家政策的载体。由地方政府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一旦出了错,将导致具体行政行为错误,侵害当地公民的合法权益,影响政府部门的形象。据报道,为提高行政立法质量,湖南省政府法制办日前表示:欢迎广大人民群众为当地“红头文件”纠错,并公布了举报电话。  相似文献   

5.
我们不能抛开全国统一的法律体系另搞一套,追求地方、部门所谓的“法律体系”,既不能在每个法律部门内形成各自的“母法”和“子法”,各地方、各部门也不能搞自己的“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应该是以宪法为统帅,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规范性文件在内的,由七个法律部门、三个层次的法律规范组成的协调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6.
江苏丰县某镇为了加强小城镇建设,将该镇建成“中华果都”,硬要本不富裕的老百姓远离自己的耕地到集镇的公路两旁,盖白瓷砖贴墙、红瓦盖顶的别墅,“不盖新房,就扒你老屋。”许多人不得不拆掉自己原来不错的住房,举债盖楼。由于群众财力有限,且积极性不高,目前,“披着豪华外衣的别墅,大都是半拉子工程,有的连门窗都没有安装,屋里院外杂草丛生,粪便满地,臭气熏天。由于长期无人入住,别墅成了过往行人的“公厕”。 别墅变“公厕”的现象虽属个例,但一些地方在小城镇建设中,不从本地实际出发,违背老百姓意愿,盲目铺摊子、赶…  相似文献   

7.
冷观政府垂直管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垂直管理,将“人、财、物”的控制权由地方上收到国家,摆脱地方的干预,是近年来政府职能调整的一个趋势时至今日,在我国政府现行的管理体制中,从较早的海关、税务、工商,再到质量监督、国土等一些重要的行政部门,都已经从地方政府序列退出,改为中央或省以下垂直管理。而一直被呼吁“垂直”的对象,至少还包括审计、环保等部门。  相似文献   

8.
每每经过十字路口,看到“红灯”在瞬间亮起时,我往往联想起社会生活中的“红灯——政策、法令以及各种规定等。可是近年来社会生活中“红灯”失效、灯亮而车不停的现象实在是太多了。就说刹吃喝风吧,“三十六个红头文件管不住一张嘴”。国家严厉打击走私活动,可有些地方却将其视为致富之路而愈搞愈烈。交通信号“红灯”的权威之所以能够得以保证和维护,最关键的一条是靠交警忠于职守、严格执法。谁闯了红灯,谁就会受到严厉的处罚。而社会生活中的“红灯”屡屡失效最深刻的教训,就在于对附红灯”者或睁只眼,闭只眼,或处理上失之于宽…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关于“公共规制”的定义法律上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1985年7月政府在起草关于整理、规范许可、认可等与民间活动相关的规制的法律草案时,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公共规制是指国家通过权力对公民的权利进行限制,或者是规范公民履行一定义务的行为。1988年12月.第二次行政改革审议会的报告中规定公共规制是指“国家、地方公共团体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目的而对企业、公民的活动进行干预和介入。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响应表现出差异化的行为。本文立足于政策执行的经典理论,从央地关系和地方政府角色的视角构建地方政府政策响应行为差异化的理论解释框架。本文认为,地方政府的政策响应行为受到其扮演的“国家代理人”、“理性人”和“社会代理人”这三重角色的影响。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为例,本文采用多案例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地方政府政策响应差异化的影响因素及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三重角色会影响其政策执行的主观意愿,地方政府可支配资源会对政策执行形成客观约束,最终所产生的地方政府的整体政策目标序列是解释其政策响应差异的重要机制。本文的研究发现为理解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地方政府更好地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改善民生保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对党外干部作政治和实职安排 ,是指由我们党的一级组织依据法律或章程规定的程序 ,举荐安排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作全国和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领导机构成员、全国政协和地方各级政协委员会委员或领导机构成员 ,举荐安排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职务 ,举荐安排担任各级司法机关的领导职务以及其他领导职务的一种政治行为。这种政治和实职安排的理论依据至少有以下三点 :一、党外干部作政治和实职安排是马克思主义国体论题中应有之义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 ,社会各阶级、各阶…  相似文献   

12.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工会干部喊“忙煞”,也经常听到一些职工群众说:不知道我们的工会干部在忙什么?反正我们的工会干部“忙”是事实,然而“忙”得有时连工会干部自己也不知道在忙什么,职工群众当然就更感觉不到工会干部是在为他们忙。为什么会忙得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都不知所然?看来,我们的一些工会干部没有忙在点子上!那么,工会的主要任务到底应该是什么呢?不久前,瑞典哥德堡市工会代表团应邀来沪访问,欧夫·古斯塔夫森主席介绍了哥德堡市工会的主要工作情况。他说:瑞典全国和地方一级工会的一个主要任务是研究国家、政府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如果有什么变化,工会及时作出对策研究,与政府进行协商,使政府出台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对职工有  相似文献   

13.
计划生育是国策,各地政府出台了种种地方法规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然而,政府部门的这些“红头文件”是否符合法律依据?江西省兴国县性别鉴定“行政处罚”风波,以县政府败诉划上句号,其结果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4.
外国公益诉讼制度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文 《团结》2009,(3):45-48
公益诉讼源远流长.通常认为。它是缘起于古代罗马法,是相对私益诉讼而言的。(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首先提出了划分公法和私法的学说.认为保护国家利益的法律属于公法.保护私人利益的法律属于私法.诉讼也因此而分为“公诉”和“私诉”两种。古罗马法学家认为.“公诉”是对有关国家利益案件的审查.是涉及国家和政府利益的诉讼:“私诉”是根据个人申诉对有关个人案件的审查.是涉及私人利害关系的诉讼。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政府权力运行机制涵义及构成要素的研究 从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孙柏瑛、郭济等人对“政府权力运行机制”的界定颇有见地,为我们科学的定位和思考政府权力运行机制提供了有益参考。孙柏瑛认为,政府权力运行机制是指各级政府组织在推行国家事务和政务、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过程中,不同部门与层级之间在政策制定权与资源支配权、法律或政策解释权、执法权和行政事务管理权归属等方面权力的划分与权限范围,以及在权力运行过程中的组合、配套、相互协调与相互制约的关系和结构。  相似文献   

16.
为保物流,各地采取了包括干部跟车、民警押运、警车“保驾”等措施,但在一些地方基层设立的哨卡、路障面前一筹莫展。人为阻隔造成的流通“微梗阻”,把大市场分割成了“小碎片”。-些地方政府的“土政策”“土办法”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法律要求。  相似文献   

17.
学习文库     
《民主》2005,(12):44-45
“十一五”的11个关键词,对台政策新思路 两岸关系新形势,台湾地方选举结果显示新民意,31部新法走进公众生活,红头文件违法,国家赔偿,央企资产损失将追究责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国家治理结构的转型,促进了公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催生了以维护公民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己任,有别于政府和企业的“第三部门”组织,其产生将对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带来影响。本文就此从我国政策制定主体——政府、政策制定、政策客体和政策执行四个方面分析了“第三部门”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并对其负面影响和改进措施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凡欲有所作为的领导干部,大都希望在有限的任期内干几极采样的大事作为政绩。因此,“为官一位,造福一方”也就很自然地成为许多干部开拓创新、建功立业的座右铭。然而由于‘“偏视症”的影响,导致某些领导的‘”为民造福”行为并未带来福音。当前的“偏视症”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目光挟窄,即造福的出发点仅局限于自己的“领地”。只要本地区的经济能发展,本单位、本部门的经济效益上去了,便不管国家和其他地区、单位和部门的利益是否受到损害。如对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打折扣,搞‘“对策”,致使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不能落到实处;对…  相似文献   

20.
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的一切行政行为都要依 法进行,而不是依“长官意志”进行。具体地说:(1)行政机关行使权力首先必须有法律上的依据,法无授权不行。法律没有让政府做的事情,政府决不能做,否则政府的行政就是不当行政、越权行政乃至违法行政。(2)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法令、法规和规章,其程序和内容必须有宪法或法律上的依据。否则是没有效力的,更不能作为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3)行政机关日常事务的运作和处理,必须于法有据。(4)行政行为必须依法定程序进行。违背程序的行政行为是没有法律效力的。(5)行政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