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农”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问题。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以稳定农村为根本出发点 ;以发展农业为根本支撑点 ;以富裕农民为根本归宿点 ,这三条经验对解决当前“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白雪秋 《新长征》2007,(4):25-2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解决目前“三农”工作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党重视“三农”问题一贯战略思想的最新体现。这一历史任务的提出,既立足于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实际,又直面我国农业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的现实,总揽全局,高瞻远瞩。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也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是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3.
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十分关心“农业农村农民”(以下简称“三农”)的转型问题,提出了通过新型工业化、五个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措施来实现我国“三农”转型。而“三农”转型的核心是农民的转型,其实质是在减少农业人口、提高农民收入、富裕农民生活的前提下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或市民转变,实现城市(镇)化的过程。厦门作为我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积累了不少“三农”转型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7,(1):46-47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15.为什么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并明确指出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方向和着力重点。这是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新认识、方略的新发展、举措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解决好“三农”问题,全国,尤其是广大欠发达地区才可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其出路在于给农民平等的国民待遇——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深化土地承包制改革,明晰农民对土地的产权关系;改革财政金融体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的财政金融扶持力度;保证农民的政治权利,让农民成为改革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修海玉 《奋斗》2003,(8):26-2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还在农村。纵观经济走势,“三农”问题已成为阻滞我省加快发展的症结。县域是农业发展的基本单元,支撑全局的作用举足轻重。正视差距,放眼发展,我们必须以“振兴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为目标,明晰优势,精确定位,全面推进县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尽快调出特色、调出优势、调出竞争力、调出高效益,加速农村小康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8.
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是以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贵州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解决“三农”问题是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解决贵州“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如何解决农民的脱贫致富问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是以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基本办法是在贯彻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同时,  相似文献   

9.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党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强调,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三农”问题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充分说明了“三农”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农业新闻工作者,要心系“三农”,关注“三农”,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干部群众解决新形势下的“三农”问题竭诚服务。这既…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人》2005,(24):6-6
“三农”之所以成为问题.用一句话说,就是城乡发展不协调,就是农民贫穷、农业不发达、农村落后。这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是我们走向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近些年,不少学者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研究,焦点也主要集中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上,研究角度也大都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12.
立足于激活农民内在力量和首创精神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辽宁省北票市农村创建的“党群共同致富信用联合体”,使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围绕农业的产业化,共同走上了文明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个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增加农民收入制定了九项政策措施。这一切。不仅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特别是农民增收问题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党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安天下战略”来抓的重大战略意图。它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切实搞好“三农”工作。推进农村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鸿雪 《新长征》2009,(12):52-53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当前,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面临许多挑战,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强。我围观实社会中的很多问题部与贫富差距、城乡矛盾有直接关系,而这些问题和矛盾的根源就是“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三农”问题,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战略思想。近几年,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正确政策,农业形势明显好转,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为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使我们掌握了谋划全局的主动权。但是也必须看到,“三农”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农民种粮收益减少,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农业基础脆弱,抗灾能力不强,农民增收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让世人的目光聚集农村、农业和农民。三十年前,中国的改革从农村起步;三十年后,新一轮波澜壮阔的改革又将在农村拉开大幕。“三农”问题,是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无锡日报的农口条线记者,本人在此结合几年来的新闻卖践和感悟,探讨一下如何做好“三农”报道。  相似文献   

17.
《北京支部生活》2007,(2):31-3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徐小青在报告中,紧紧围绕“三农”问题这一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运用大量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事例,介绍了中央用现代理念引领农业发展,继续稳定、完善、强化支农惠农政策的举措。报告指出,这些措施传递出中央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三大信号,即发展现代农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空间有望巩固和拓展;农村社会事业获得重点关照,这三个“高含金量”政策将使农民切身利益得到更多保障。  相似文献   

18.
和林格尔经济模式是近年来在内蒙古中部呼和浩特市郊区新近崛起的经济类型,其建造的盛乐园区引进的企业,与周边的农村、农民和农业紧密耦合与协调,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民人力资本的积累,实现农业现代化资金的投入和土地集中,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均有着巨大的作用,是一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金钥匙。这一模式要进一步带动“三农”经济发展应注意:不能脱离“三农”发展城镇化;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和绿色产业;致力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王孝东 《前线》2009,(12):46-48
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同志在北京市2009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强调,要重新认识首都的“三农”问题。他指出:首都的农村是北京郊区的一部分,是北京新的战略发展空间;首都的农民是北京的市民,是推动郊区发展的动力,是拥有集体资产的市民;首都的农业是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一二三产相互融合的产业。要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拓宽富裕农民的思路,并在下一步工作中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是中国政界和理论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但又是一些基层领导重视不够、着力不够的问题。不少学者提出,农业问题在农村,农村问题在农民,由此得出结论,中国的“三农”问题说到底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说到底是农民的解放问题。最近因工作关系在农村作了较多的调研,并重温了江泽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系列论述,感到中国农业、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