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群众性技术革新运动的开展离不开广大妇女的参与。为发动妇女参与技术革新运动,上海采取了多种动员路径。从精神激励到物质刺激,从舆论宣传到文艺塑造,激发了妇女的参与热情,使动员取得显著成效。妇女技术革新动员打破了技术的性别界域,拓宽了妇女参与生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和上海市总工会编纂、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工厂企业党史工运史丛书》,是一套大型的系列史料丛书,将分期分批陆续出版。第一期计划出版19部,335万字,其中《上海海员工人运动史》、《上海机器工人运动史》、《上海纺织工人运动史》、《上海铁路工人运动史》、《上海商务印书馆职工运动史》等16部,已在1991年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七十周年之际问世,另外3部亦将很快与读者见面。第二期计划出版14部,200多万字,将在1992年续陆出版。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地方党史和区域工人运动史是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维度。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组织领导工人运动作为主要工作,其中北方工商业中心——天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重点城市。中国共产党在天津组建工会,创办工人学校,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天津支部,推动劳动立法,使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在天津蓬勃发展。历史充分证明,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以天津为代表的城市工人运动的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4.
民校具有教育功能,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群众动员工作的重要阵地。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上海地下组织以上海市立实验民众学校为中心,在沪西民校及周边地区开展以传播先进思想、为民兴利除害、团结积极分子及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动员工作,使沪西民校在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放上海、推翻国民党统治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主要探讨、总结中共在沪西民校开展群众动员的特点和经验,以期为当下党的群众动员工作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将城市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堡垒,人民政府在大中城市普遍发动各种社会改革运动,力图对城市进行全方位改造,疏散城市人口即是其中的重要步骤。上海从解放初期即开始进行各种人口的疏散工作,并在1955年发动了动员职工家属离沪的运动。  相似文献   

6.
在20年代中国早期的工人运动中,曾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李立三、刘少奇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两人在工人运动中曾进行过三次成功的合作,可谓珠连璧合,交相辉映.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李立三任总指挥,刘少专任工人总代表.他们一隐一现.配合默契.李立三(原名李隆郅),湖南醴陵县人.1899年出生,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后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法国当局“遣送回国”.1921年12月中旬他回到上海,被党中央派回湖南从事工人运动,继而又被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负责人毛泽东派往江西安源开展工作,从此李立三开始了他一生的职业革命生涯.  相似文献   

7.
邓中夏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和理论家。他早年加入革命,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从事工人运动,曾参加和领导了20年代几乎所有重大的工人运动,例如长辛店工人罢工、“二七”大罢工、五卅运动及省港大罢工等等。他还在紧张工作之余,撰写了中国第一部工运史,即《中国职工运动简史》,对中国工运理论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一) 邓中夏对中国工人阶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科学分析。首先,他阐明了中国工人阶级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国现代产业工人,不是在中  相似文献   

8.
上海十多年来区域化党建的实践探索不仅是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自身的积极拓展,而且具有特大城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意涵。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角度看,上海的区域化党建实践体现出两种含义的区域化党建并存、动员和整合对象不断扩大、重心在基层、重点在街道以及社会动员与整合功能持续增强的特征。明确区域化党建平台的功能权责、理顺不同共治平台的权责关系、激发参与主体的内在动力、优化区域化党建运行机制能够进一步推进区域化党建与城市基层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9.
许梦醒 《兵团工运》2021,(4):27-30,37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18天后,就在上海建立了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从此揭开了中国工人运动的崭新篇章. 在今天的上海静安区成都北路893弄1-11号,一栋两层石库门小楼静静伫立于此.这座建于20世纪初的建筑,就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办公旧址.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这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起点,也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摇篮.  相似文献   

10.
陈为人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曾两次来东北,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工人运动,为创建中共东北地区的组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陈为人,原名陈蔚英,曾用名陈洪涛、陈福涛、伟人、陈涛等.1899年生于湖南省江华县百家尾村的一个贫苦农家.1918年就读于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0年夏,在上海参与筹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0年末赴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1年底回国后,任北方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  相似文献   

11.
1948年4月,上海国民党当局的特务秘密逮捕了上海电力公司职工王孝和、吴国桢、张世宝等同志,一手策划制造了“王孝和事件”。在这一事件发生后,是谁组织、参与了营救工作,并支持王孝和等同志对国民党特务作坚决的斗争?目前有三种说法:第一种,中共上海市委和中共上海市委工人运动委员会(简称工委)全力组织营救工作(见《上海工运史料》1988年第4期)。第二种据是王孝和一案中吴国极的辩护律师程孟明说,因特刑庭审判中不让律师出庭,他从上海到南京找到最高检察长杨兆龙.在杨兆龙的指点下,程孟明在小报上开展“新闻攻势”,由于杨…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与上海有看不解之缘。民主革命时期,周恩来在上海领导过举世震惊的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主持过数年中共中央的地下工作;解放后,周恩来对上海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工会工作十分关注,曾多次会见老工人、劳模代表,并亲临市总工会与全市工人代表欢度春节。在世纪伟人周恩来百年诞辰之际,上海部分工会工作者和劳动模范深切缅怀他们所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心里时时惦记着工人沈涵是原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周恩来在沪的几次与工人会见的重要活动他都参与组织及具体安排。忆及往事,年近80高龄的他仍十分激动地说,周恩来是我们国家的总理,日…  相似文献   

13.
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扩大基层民主,动员广大职工参与改革,参与管理,实现管理民主,对于构建和谐兵团、实现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对职工主体地位的认识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  相似文献   

14.
群众动员是一个政党扩大群众基础的主要方式,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弱小走向强大、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的重要武器。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群众动员能力之强,操作技术之有效是其他政党组织难以与之比拟的。在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通过群众动员凝聚和调动广大群众,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上海在抗美援朝运动中,面对国内外的严峻形势,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群众动员,成功地调动了全市人民以各种方式积极地参与到抗美援朝运动中,也为以后如何进行群众动员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一、群众动员是上海抗美援朝运动的重…  相似文献   

15.
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将工作重心放在青年知识分子集中的学校和以工人为主的工矿企业,加速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到来。党领导湖南水口山矿工人运动的实践表明,工人运动的开展,为地方党组织接触和深入底层民众提供了通道,也为其培养了大量人才和骨干,促进了地方党组织向纵深发展,并改变了以知识分子为主的单一结构。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20年代初,法西斯主义传入中国,并在30年代逐渐形成为一种社会思潮.中国共产党人自其传入之初即对其进行了深入、持久的批判.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法西斯主义的批判侧重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共和镇压工人运动,以及实行特务统治等法西斯主义的行为,并不局限于是否宣扬法西斯主义,是否受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926年5月29—30日 ,在中共上海区委的组织领导下 ,上海举行了盛况热烈的五卅周年纪念活动。这次纪念活动打破了在这以前由于帝国主义、军阀对上海工人运动的一系列迫害行动 (封闭上海总工会 ,通缉李立三 ,捕杀刘华等 )而造成上海工人运动在五卅以后的低潮。五卅周年纪念活动鼓舞了广大群众 ,反帝、反压迫的热情又在工人、学生、市民中炽烈、高涨起来。到6月份 ,揭开了1926年轰轰烈烈的上海夏季罢工潮的序幕 ,为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作了思想和组织准备。五卅周年纪念活动 ,成为当时上海工人运动从低潮进入又一高潮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20年代的江西安源工人运动在我党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人的直接领导下,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全国第一次罢工高潮中绝无仅有的成功范例,长期以来备受工运史学者的重视。但过去的研究多是从中共党史的视角去阐述我党的伟大决策在这次工人运动中所起的关键作用,结论无疑是正确的,但在革命史的宏大叙事背景下,明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裴宜李女士的《上海罢工》一书,从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即重视分析工人自身及社会关系的特点对工人运动的影响的角度,对上海工运动进行了解读,为我们更好地分析安源工运的胜利原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后,上海产业工人登上历史舞台。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重要任务,积极创办工人刊物和举办劳动补习学校,大大启发了工人的觉悟。在陈独秀亲自指导、李中等人具体组织下,1920年11月21日第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会组织——上海机器工会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由宣传教育阶段进入有计划地组织工人的阶段。上海机器工会及其他新式工会组织的出现,完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和全国翠人运动的中心。瞿秋白、周恩来、刘少奇、陈云等党中央领导都曾亲自参加领导上海工人运动,有的还深入到一些主要的工厂企业开展工作。上海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有着艰苦奋斗的革命斗争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上海党史和工运史是整个中共党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当时党在白区城市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留下的历史文献资料屈指可数,因而给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