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甄静慧 《南风窗》2010,(6):66-68
曾飞洋认为他们为政府解决了很多问题,疏导了外来工生活中的压抑和情绪,但政府眼里看的却是别的问题。"他们总是担心那些从来没有发生过,也不会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甄静慧 《南风窗》2010,(12):50-53
<正>"儿童"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理、年龄概念。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总是在不断赋予儿童各种社会价值和意义:古雅典人教育儿童注重"和谐",古斯巴达人要求儿童"骁勇",而古罗马文明对儿童的期待则是"善辩"——大至社会、小至家庭以内,没有谁愿意放弃对  相似文献   

3.
石勇 《南风窗》2013,(15):42-43
万物皆流。社会从来就不会一直呆在它曾经呆过的地方。在向"未来"的演化中,或者在表层,或者在社会结构的内部,隐藏着一些神秘的符码。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但我们仍能够模糊地感觉到,现在的中国社会,和去年,和过去几年,在氛围、心态上已经有了一些不同。这个不同,就是社会变狠的趋势,正在被加剧。  相似文献   

4.
章剑锋 《南风窗》2011,(26):70-71
与其坐而论道,莫如起而行之。我们这个社会从来不乏那种碎碎念的人,缺的实乃具体行动者。只要有行动,多少都会有所改变。这是一个社会发展愈来愈显生机的源头活水。诸多"小人物"的陆续出场,给2011年中国社会的公共生活增添了几许亮色。这里的"小"是相较于那些掌握决策权、话语权的明星显贵、社会贤达而言。小人物们除了吃喝不愁外,多半是什么资源也不掌握的普通公民,在日常公共生活中,他们往往流于从属被动,特别是传统社会格局中,精英  相似文献   

5.
高位自保术     
上海的亲戚帮堂弟在一家大卖场找了一份工作,堂弟从来没有去过上海,第一次是我陪他去的。  相似文献   

6.
舆情     
戴玉 《南风窗》2013,(4):20-20
经过2012年的发展壮大,网络舆情似乎成为中国最激进的变革力量—此话不尽然。原本还拥有许多自设议题的网络社会,现如今已完全被公共话题占据,网络舆情更多的是"被动地"卷入各类话题的讨论中。何况中国的网络社会一直充斥着社会戾气、对腐败的痛恨和对权力机构的谩骂,四五年前的网络情绪比现在激进许多,却为何单单近两年出现实质效果呢?原因很简单,网络社会最本质的改变就是—吸纳了现实中的有权势者。如果不礼貌地将大部分网民称作"乌合之众",那么即便网民拥有再激烈的情绪、  相似文献   

7.
章剑锋 《南风窗》2012,(3):86-88
从马加爵到药家鑫,在中国社会近年来一个又一个引起舆论关切的犯罪事件中,李玫瑾总是试图用自己笃信的专业分析来对抗汹涌的民意,以至于让她"恶名"昭著,她从来都不认为自己错了,只是偶尔会担心:"自己是不是变得太冷血了?"  相似文献   

8.
何蕴琪 《南风窗》2014,(21):11-11
<正>这个问题的提出,似乎就已经暗示了它背后的观点——在"经济基础"稳固的社会环境,"上层建筑"的存在不言自明,只有在经济还不足够发达、社会还有更多更迫切、更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的环境中,艺术的作用才需要被讨论。然而事实上,艺术存在于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中,不论其经济和政治结构如何,只要想象一下,一个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村落,千百年来歌声与舞蹈对于他们日常生活的意义从来改变,就会对艺术的作用,甚至艺术的定义产生更贴近真实的看法。那么,在一个工业化/后工业化的城市里,艺术有什么用?每一天,各种艺术  相似文献   

9.
正"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这12个字是对十八大以来改革进程的高度概括。从2015年底提出,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到2017年,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更广维度、更深层次、更大空间深化拓展,不断"深耕细作",朝着彻底根除病灶方向奋力前行。张立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结构性"三个字十分重要。它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  相似文献   

10.
释然 《南风窗》2008,(16):32-33
如果不使"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流于形式,那就需要进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建设和"和谐社会"的社会化建设。这两项建设遭遇汶川地震与北京奥运两个历史性重大事件,人们不得不思考:将把事件中社会力量积极向上的情绪引向何方?如何让人们不忘?  相似文献   

11.
这个世界上其实从来都没有过什幺"穷人的原子弹"。所谓的"穷人的原子弹",也从来没有掌握在穷人手中,穷人只有挨"廉价原子弹"的份。"五胡乱华"时,曾有个后赵国,后赵国有个以残暴著称的武人石虎。这石虎能"青史留名",就是因为他带兵打仗,喜欢屠城。史书曾用这样一件史实描述他的武功,一次后赵派他攻打一座城市,同时派出一文官,准备接管该城。城下,石虎照例又开始大屠杀,直杀得那个文官愤然质问石虎:"你把老百姓都杀光了,让我这个官还怎么  相似文献   

12.
刘远举 《南风窗》2012,(14):26-28
"劣质民主陷阱"说的谬误之处就在于,用一个非正常状态的、受抑制的社会内部制度去匹配未来的、尚未实现的民主制度(外部制度),完全忽略解除抑制后内在制度的演化,以及外部制度对内部制度必然存在的拉动作用。"中等收入陷阱"是发展中国家常常面临的警告,而中国当下又面临一个来自理论界的"民主陷阱"的警告——许多发展中国家进入民主制度后,却陷于经济停滞、社会动乱、革命、政变频发的乱局而无法自拨,即所谓的"劣质民主陷阱"。  相似文献   

13.
陈和午 《南风窗》2014,(8):40-42
国际金融秩序巨变的背后,100多年来,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常言道:"历史总是如此惊人的相似。"如果站在历史长河中看待战争的起源,似乎也能从中找到一些相似的影子。《经济学人》认为,如今的国际形势和100年前一战前夕非常相似:一是世界格局相似,有一个超级强国和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二是全球民族主义情绪渐增;三是经济上存在自满情绪。尽管笔者并不认同其中的有些观点,但  相似文献   

14.
2012年4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联合中国最大的农民工就业导航社区工众网发布《中国农民工"生存感受"2012年度报告》,报告对农民工的"幸福感"、"情绪倦怠感"、"社会距离"、"社会支持"四项指数进行了分析.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分析结果是:主要来源于个人生存层次的需求满足,对未来发展可能带来的幸福感最低.  相似文献   

15.
罗南成 《南风窗》2008,(15):58-61
海南干部群众中普遍存在一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急于治穷致富"、"急于改变面貌"的急躁、浮躁情绪。这种情绪是由于长期受穷受困产生的。如果这种情绪引导不当,很容易造成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不顾后果的短期行为。结果是适得其反,越急越出乱子,欲速则不达。  相似文献   

16.
2010年6月28日美国"麦克唐纳诉芝加哥政府"一案最终肯定了美国公民的持枪权利。"持枪权"的论争反映了个人自由与社会安全、公民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一个优秀的判决需要建立在现实的利益平衡之上。对权利的捍卫与信仰需要每一位公民用自己的践行去解读。  相似文献   

17.
警惕“官民疏离”的生活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勇 《南风窗》2012,(3):33-34
在一些地方,官民关系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节点,网络的信息流动,能轻易把现实生活中的情绪扩散。而它又将进一步强化"我们"和"他们"的心理疏离。消除政治社会风险的制度空间、改革动力,正是在这种"生活方式化"的疏离中面临更大挑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十年过去了。这十年里,中国的对外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中国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与外部世界有着如此广泛的联系,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关系从来没有如此密切,这一关系也从来没有如此深刻地影响到中国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19.
一个大学生在招聘会上说:“我拿着一麻袋钱去上大学,换来了一麻袋书;毕业了,用这些书去换钱,却买不起一个麻袋。”我们能感觉到这位大学生的情绪,他在用俏皮的方式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现实:知识是无用的。至少目前是这种感觉吧。  相似文献   

20.
由于"普世价值"和"去意识形态化"的影响,一些人对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研究倡导所谓"客观化".但是对于社会影响深远而广泛、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思潮研究,首先要明确的是研究的出发点、立足点问题,其次还应注意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来探讨社会思潮的流变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最后落脚点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