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李非  伍湘陵 《台湾研究》2012,(5):51-54,64
慈善文化建设不仅是中国大陆当前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据2010年发布的《2009中国慈善蓝皮书》指出,2009年中国大陆慈善捐赠占GDP的比例仅为0.01%,而美国的比例为2.2%,同时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大陆人均捐款仅为25元。另外根据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目前中国大陆慈善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     
《南风窗》2013,(8):20-20
民间组织NGO公益留人才基金会最缺哪种人才?募捐筹资、技术、财务等专业人才都属"稀缺品"。北京师范大学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公益慈善行业专业人才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基金会工作人员中,募捐人员仅占9.7%,且77.5%的人在岗时间不足3年,甚至有23%的人没有任何该方面从业经历。但是,公益人才受教育程度非常高,本科学历及以上的人员超过一半。即便基金会存在缺  相似文献   

3.
田磊 《南风窗》2010,(26):32-32
2010年底,我们再见到徐永光时,他已然是慈善界的"大佬"了,掌管着上亿元的知名基金会,在各种各样的论坛、年会上发表演讲、收获掌声,现在他的身份虽然只是一家非公募基金会的秘书长,但无论是官办的,还是民办的,各种场合的集会几乎都会给徐永光留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社会     
《南风窗》2013,(2):18-18
民间组织NGO"碎捐"过亿《新闻晚报》报道,1月6日,通过腾讯网捐款平台募集的网友爱心捐款已累计突破1亿元,其绝大部分来自网友每次10元的点滴爱心行动,共有300多万网友实现了超过1000万次的捐赠行动。该捐赠方式为"月捐",即每月可以定时、定量、定向进行小额捐赠。网络公益在公益需求信息的低成本对接方面优势巨大,"聚沙成塔"式的捐赠方式也潜力可观。如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强调的那般,比捐款金额更重要的,是培养网民的公益习惯。  相似文献   

5.
如何培育慈善公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磊 《南风窗》2010,(23):32-35
从捐赠人、基金会再到受助组织,慈善事务三个最重要的环节都问题缠身,公信力的培育举步维艰,不必说公众的质疑,各个环节彼此之间的信任尚很难建立。  相似文献   

6.
薄智跃 《南风窗》2011,(12):8-8
读了《慈善不仅是爱心》,颇有感言,不妨与大家分享。《慈善不仅是爱心》的命题是正确的,但对于做好慈善来说,光有爱心是不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困难群体呈现新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要发挥好慈善事业对于缓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问题、救助社会困难群体的作用,需要有新的慈善观念,需要有专业化的慈善工作,需要有专业化的慈善人才(专业化人员)。随着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缺乏专业人才这一瓶颈性制  相似文献   

7.
读了《慈善不仅是爱心》,颇有感言,不妨与大家分享。《慈善不仅是爱心》的命题是正确的,但对于做好慈善来说,光有爱心是不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困难群体呈现新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要发挥好慈善事业对于缓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问题、救助社会困难群体的作用,需要有新的慈善观念,需要有专业化的慈善工作,需要有专业化的慈善人才(专业化人员)。随着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缺乏专业人才这一瓶颈性制  相似文献   

8.
五大宗教的公益化冲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二 《南风窗》2010,(7):50-52
五大宗教中的有识之士正试图依靠其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和实力,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在经历了复苏与摸索阶段之后,慈善与公益已成为今日中国宗教界主动参与社会,努力谋求自身发展空间最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重塑慈善公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0年,可算是中国的慈善灰色的一年。玉树地震的善款风波、壹基金的身份之痛、陈光标的裸捐、巴比晚宴、《慈善法》草案的搁置、各式各样的诈捐传闻……2008年汶川地震带来的中国慈善事业的井喷式发展似乎进入了冷冻期。拨开其中的舆论硝烟和种种质疑,一个重要的议题摆在眼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慈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慈善组织是自古就有,但是其起步比外国晚,加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发展较缓慢,至今处于初级阶段。而在2008年继汶川大地震后,民间各种慈善组织如雨后春笋搬涌现出来,公民的慈善意识被激起,有了较大的发展进步。但其中也出现不少问题,使其在阻碍中发展。本文以四川省为例,根据调研情况,写出民间慈善组织现今发展状况、问题,以及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1.
名家评刊     
《南风窗》2010,(24):10-10
<正>用透明和自律重建公信力唐艺蕾(李连杰壹基金中国区合作发展部总监)2010年第23期的文章《如何培育慈善公信力?》道出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困境,制度环境、体制问题、社会资本的匮乏等等。而文章从"公信力"的视角去分析这困顿的现实,可谓切中要害。体制问题之解在哪里?开放权力、抓紧立法?当然美好,却总是步履维艰,道路漫长。文章指出捐赠人、基金会、受助机构三者之间的信任危机,那么政府怎么看呢?除了习惯性的对公民社会不放心,  相似文献   

12.
石破 《南风窗》2011,(14):46-49
社会上普遍的互不信任的风气,在国内慈善界不是没有,而是更加突出。如何在一个互不信任的社会里,收获别人的信任?尤其是慈善领域,没有信任,一切都无从谈起。提升透明度是一个办法,但不是唯一的办法。当下中国内地有2300家左右基金会,有200多万家NGO组织,其中90%以上是草根  相似文献   

13.
被重新开启的大门翻开尘封的历史就会发现,西方一些著名基金会对于中国的关注其实从上世纪初就开始了,帮助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发展,曾是一些公益慈善组织怀有极大热忱的工作。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洛克菲勒基金会,翻开《晏阳初传》,你会发现著名的平民教育运动就是受到了它的资助。今天的北京人在享受协和  相似文献   

14.
旦喻金 《南风窗》2008,(14):68-69
当最新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模式出现时,曾令众多企业向往无限。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这种附属于一个官方基金会、私人或者企业享有全部财务明细和善款管理权的官私"折衷"慈善模式,仍然只是有特殊社会影响力和巨额捐款、募款能力的私人或者企业的专享。  相似文献   

15.
社会     
《南风窗》2013,(5):20-20
民间组织体制与弊病《公益时报》报道,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近日启动了"组织能力评估与认证(OCAC)"国际评估程序。该体系为各国红十字会所设,并不太适合基金会模式,但其标准和理念仍值得借鉴。总的看来,中国红基会通过自评暴露出两大缺陷:一是党政绝对主导的领导模式致使其自治性特点不突出,理事会权威性不足,志愿者参与决策不够且报酬不合理;二是制定公益项目规划和组织开展的能力较强,但缺乏前期需求调研、执行监督和效果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6.
孟晗 《法制博览》2013,(6):224-225
对于人们捐赠积极性降低之类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本文从理解公益信托和慈善信托入手,指出我国公益信托与英美法系所言慈善信托有所不同,并结合其他国家先进经验,提出了一些对于完善我国公益信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田磊 《南风窗》2011,(26):42-42
颁奖词:今年河南宋庆龄基金会的丑闻爆发,人们第一次切实感受到了基金会中心网的数据的力量。不带任何态度的数据意味着透明,而透明无疑是中国公益事业目前最缺乏的品质。打开基金会中心网的主页,大部分人都会被他们详尽而繁琐的数据和表格弄得没有耐心深入浏览下去,但对于越来越多的基金会从业者以及关心公益事务的媒体、企业、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等群体来说,基金会中心网正在变得不可或缺,因为这上边搜集了2500多家各类基金会的数据,并且时时更新,从财务信息到项  相似文献   

18.
社会     
《南风窗》2012,(19):24-24
民间组织NGO透明度堪忧"希望通过提高基金会行业的公信力来发挥对整个社会的示范作用,从而推动政府的透明,推动其它社会组织的透明。"在中国公益基金会透明指数发布会上,基金会中心网的研发团队表达了初衷。该透明指数排行榜披露了全国1830多家基金会的组织、财务、项目等基本情况,今后将每周更新一次。据报道,截至2012年6月,全国基金会的年度捐赠总收入已达337亿元,年度公益总支出256亿元。但遗憾的是,中国基金会行业透明度的平均得分仅为52.41分,未及总分129.4分的一半。大部分基金会在80~90分之间,最末的基金会仅公布了登记证号与成立时间。  相似文献   

19.
NGO现场     
"赖捐黑名单"流产4月26日,2009中国慈善排行榜在京揭晓。以100万元为最低捐款额,上榜的企业达到900家,是去年的两倍多。活动还公开了诸如上榜企业家人数,捐赠总额等一系列数据。对于最受媒体关注、之前主办方高调表示要公开的一份捐赠不到位的企业名单,却没能亮相。据透露,不少原本登上"赖捐黑名单"的企业纷纷表示要补捐,这是造成名单流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吴茂金 《法制博览》2023,(17):127-129
慈善捐赠和慈善信托是我国从事慈善事业的两种不同方式,现阶段公众参与慈善事业还是以慈善捐赠为主。目前慈善捐赠的税收政策散布于各种具体的税收法律法规之中,初具规模,主要体现在慈善组织的税收政策,捐赠者的税收政策以及受益人的税收优惠政策三个方面。相比于慈善捐赠制度,慈善信托税收政策还不明确,这也是阻碍慈善信托发展的一大障碍。为推动慈善信托的发展,促进慈善事业的更进一步推进,加强对我国慈善信托税收制度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