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战旭英  蔡瑛 《人民论坛》2023,(1):104-106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自强之“魂”;弘扬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自强之“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自强之“根”。这三种文化相互影响、有机融合,构成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特色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重要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
宁轩 《群众》2023,(4):14-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南京是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全国重点城市之一,较早启动“我们的节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南京行动,制定出台相关方案,成立“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为振兴传统节日、彰显传统文化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徐仲安 《前进》2012,(1):40-41
胡锦涛总书记对高等院校提出“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要求,向高等教育赋予了重要历史使命。大学作为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承担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知识型组织,作为在传承基础上吸纳全球优秀文化,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融合创新功能的学习型组织,构建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是实施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战略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省外信息     
《今日民族》2013,(6):64-64
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近日,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对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职业院校把“授业”与“育人”有效结合,推动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两个结合”和“六个必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其本身也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起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实践,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式是“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发展的是“体用有分、体用不二”的中国文化传统,成功破解的是“中西之间、体用之辩”的中国近代文化思潮,学理化、体系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身的逻辑建构。  相似文献   

6.
杂感二则     
关于家庭 中国传统文化贯穿着“家国一体”的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是政治的起点,是伦理的起点,是社会的起点,也是经济、文化的起点。因此“论家庭”是一个其大无比的题目。但是本文属于大题小做。只讨论家庭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王春 《传承》2010,(21):158-159
大学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地,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对内传承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全球化的语境下,我们有必要以英语为媒介传承中国文化,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和加强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应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师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大学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地,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对内传承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全球化的语境下,我们有必要以英语为媒介传承中国文化,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和加强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应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师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巩建华  刘伟 《前沿》2008,(8):176-179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依赖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和西方优秀文化的本土化。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中和文化”的内在文化张力和外在文化影响日益突现。因此,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离不开弘扬“中和文化”,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多得的素材,是中华民族谋求生存和发展、追寻价值和意义,创造美好未来的文化基础,是中国文化繁荣兴盛的理性依归,也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灵魂所在。学习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树立文化自信,对学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因此,高品质地进行《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可替代。提升“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教学品质,必须充分体现实践进阶:一是追求学科本色,讲出文化味道;二是深究文化灵魂,陶冶哲学智慧;三是读好原著经典,树立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中国士人有着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高度使命感和担当精神,素以“传承文化”“教化民众”为己任,认为士人修己和教化之好坏,关系天下兴亡。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士人有着浓厚的“文化自觉”的意识。  相似文献   

12.
左世忠 《前进》2012,(8):33-35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古国。数千年的风雨洗礼,积淀了丰厚的文化传统和文明历史,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山西这样一个既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又是我国“司法鼻祖”皋陶诞生地的地方,不仅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文化,还有着深厚的司法历史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所包含的“德礼融于法”的重要特征和追求秩序、注重和谐的内在精神,在这片土地上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如何科学把握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院文化建设的契合点,在批判的传承中探索法院精神文化建设的路子和方法,是我们在推进现代法院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潇珏 《传承》2006,(7):22-25
文化是人类世界里一切可持续利用资源的最高表现形式,是知识和知识创新的源泉,也是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神力量。文化是决定一个民族之所以存在的全部合理性和合法性。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文化是其本身和其他民族间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也是确定其人类学身份的最后依据。因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仅是文化如何现代化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如何凝聚和整合民族和国家的一切资源,关涉到国家文化安全发展战略。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步伐加快,中西文化交流将更加频繁,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大。如何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继承革命文化遗产,同时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保持文化的主体性精神下,超越“左”的庸俗社会学,以一种开放的科学的文化发展姿态,重建中国文化现代精神,使文化成为国家发展的轴心,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是我们必须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化“出海”是展示中国形象、影响国际舆论、掌握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路径。面对国际偏见误读、西方文化霸权、全球治理赤字等问题,新时代文化“出海”要勇于承担讲好中国故事、宣介中国声音、彰显中国价值的使命任务。中国底色是文化“出海”的民族根魂和基因密码,必须充分挖掘、传承发展以突出的连续性、包容性、统一性、创新性与和平性为特色的中华文化。文化“出海”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出海正确航向;构建特色战略传播体系,提高国际舆论引导力;培养国际传播复合人才,增强中国话语说服力;推动文化内容转化创新,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延伸数字文化产业链条,扩大国家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韩征天 《前进》2003,(11):34-37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纵观长达12年的太行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建设,贯穿于始终的一条红线,就是在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实现了对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而民族精神,又作为民族文化最深刻、最本质的体现,为根据地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我们忠诚实践“三个代表”,加快我省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必然选择。一、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要紧紧服务于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中心工作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  相似文献   

16.
她把小小绣球做到了极致。因为在绣球制作的创新及绣球文化传承方面的杰出贡献,她荣膺了“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称号。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春节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集中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向来重视中华传统节日及其文化意蕴,在春节团拜会等场合集中阐释包括春节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并赋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上海支部生活》2011,(5):10-13
中国人讲“远亲不如近邻”。是有传统的。自古以来,人们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贫病相扶,这些优良风尚就一直在民间不断传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妇孺皆知。时至今天,睦邻文化传统已不仅仅是如何传承的问题。现代化、城市化,极大地改观了我们的生活,却也让我们遗失了许多曾经的美好。于是,我们开始怀念,并努力重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吹响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我们应当响应时代的召唤,抓住机遇,突出重点,努力开创新时期浙江文化工作新局面,积极推动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20.
邱曙东 《人民论坛》2023,(7):104-10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凝结而成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书法文化传播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内涵丰富的概念,其承载着文化、政治、宗教、传承、审美和教化等功能。中国书法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推动中国书法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当前,中国书法文化的传播需要积极推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案,重点克服一些行业不良现象,树立正确的行业发展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