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8 毫秒
1.
北京市公共文明引导员在第17个公共文明引导日暨周六学雷锋志愿服务日,广泛开展了较大规模、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集中行动,形成公共文明引导行动强劲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大兴区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礼仪、环境、秩序、服务、观赏、网络六大公共文明引导行动,进一步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助推新区建设。  相似文献   

3.
图片新闻     
2012年7月18日,农历头伏第一天,北京市各区县文明办系统共分15路,统一时间,同步开展慰问活动。在朝阳区慰问站点,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首都文明办主任陈冬同志带队,市交通委、交管局、市公交集团、市地铁公司等有关委办局领导先后到地铁十号线劲松站、公交左安站北行站开展慰问活动,并现场考察了文明引导员站台服务,询问了引导员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许多文明引导员表示,要用实际行动把落实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与创新开展公共文明引导行动紧密结合起来,推进思想道德引领战略,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充分发挥公共文明引导的影响力、示范力、辐射力、传播力,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再创新佳绩,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导刊》2010,(5):26-28
2010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行动计划的重要一年。为巩固和发展首都文明风尚建设成果,根据中央文明委2010年工作安排和北京市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首都文明委决定,2010年全年持续深入地组织开展“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主题活动。按照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要求,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主题,以“爱首都讲文明树新风一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为行动口号,以建设文明北京为目标,以礼仪、环境、秩序、服务、观赏、网络等六大文明引导行动为载体,重点推进“个十百千万”工程(1个突破口“倡导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10个品牌文明团队、100个“文明北京新市民”、1000个文明示范楼门庭院、10000名孝星),着力加强市民公共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着力加强公共环境和秩序文明引导,着力提高窗口行业文明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建设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和世界城市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文明赛场是展示首都形象的一个窗口,宣教、教育、引导观众文明观赏赛事、热情加油助威、理智面对输赢,营造良好的赛场氛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首都文明办按照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要求,深入推进赛场文明引导行动,围绕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等体育赛事,通过球迷协会、文明啦啦队、公共文明引导员队伍等骨干力量,运用多种元素和多种形式营遣文明赛场环境,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海淀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5月起,海淀区文明办在全区开展家庭文明微行动大赛,积极推动开展十类家庭文明微行动。本次活动面向所有工作,学习、生活在海淀区,并积极参与文明活动的市民。十类积极鼓励居民身体力行的微行动包括:低碳环保、文明旅游、文明出行、文明教育、孝老爱亲、勤俭持家、邻里互助、诚信敬业、爱心奉献、网络公益。居民可通过海淀文明网、新浪“文明海淀”官方微博、“文明海淀”微信公众平台三种方式参与大赛,将自己的微行动用心记录,分享文明成果,传播网络正能量,以此引导广大市民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树立文明观念,倡导文明健康、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推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和节约型机关建设,山东省青州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积极开展“绿色文明出行、机关干部先行”活动,在市级机关大院设立公共自行车市级机关站,引导市直广大干部职工把推行公务自行车作为一项长期自觉自愿的行动,以骑公务自行车外出办公为荣耀,把骑自行车外出作为体现青春、健康、活力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及首都城市发展的需要,首都文明办按照“公共文明引导要向轨道交通发展,服务于城市交通和城市管理”的要求,不断加强公共文明引导员队伍建设,并确立了长效管理机制。结合去年底大兴线、亦庄线、昌平线、房山线、15号线5条轨道交通新线开通,进一步拓展公共文明引导新领域,制定了《扩大公共文明引导员队伍编制工作方案》及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9.
根据北京市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为进一步推动人文北京建设,建设世界城市,首都文明办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主题,以“爱首都讲文明树新风一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为行动口号,借助足球中超联赛的平台,广泛开展“文明观赛·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宣传引导活动,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建设世界城市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章丘市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市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章丘市民生建设,章丘市委、市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实施改善民生“十大行动”。文明建设行动是改善民生十大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二,章丘市文明办严格按照文明建设行动的各项要求,确立“创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塑造新文化、倡导新风尚、推进新发展”的工作方针,全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行动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1.
党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笔者试从节能管理十部队伍能力建设的“多发病”入手,就如何提升十部队伍能力建设,推动新形势下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科学发展,梳理分析把脉,探究机制创新,寻求根治之策。面对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十部队伍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找准“病症”,才能对症下药,加以诊治根除,真正构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龙岗区人文社区建设的主要做法用好节点,创新机制。自2009年开始,龙岗区先后建立了"文明创建活动月、宣传周、创建日"制度,将每年的7月份定为"城市公共文明建设活动月";重大纪念日所在周定为"文明创建活动宣传周";今年又新推出了"三九行动",即每月9日、19日、29日分别定为"城市公共文明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机关后勤》2023,(5):38-39
<正>建立积分激励机制,通过积分兑换文旅公共服务、商业优惠等,为节能减碳行为提供生态附加值,形成谁减碳、谁受益的良好氛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强调,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江西作为国家首批全境列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省份之一,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近年来,江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组织建设绿宝碳汇平台,推动公共机构带头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出一条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路径,促进了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1月11日“传承奥运精神、文明重在行动——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北京市各区县和有关系统按照首都文明委的总体部署,以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为指导,以秩序文明引导、环境文明引导为主要内容,制定措施,精心部署,推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蓬勃开展。  相似文献   

15.
为充分发挥文化艺术场所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推进观赏文明引导行动,首都文明办和国家大剧院联合开展“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市民高雅艺术殿堂文明行”系列活动,为广大市民群众体验高雅艺术,接受观赏文明教育,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创造了新的载体。  相似文献   

16.
一是“市民素质”工程。以“文明迎省运”为主题,开展文明用语有奖征集、全民健身与省运同行、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等活动。整合各方面志愿者队伍资源,围绕省运会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行动。建设和维护好公共体育场所,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一是实施文明交通建设行动。以“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为主题,广泛开展“道路交通整治月”“文明交通宣传周”“交通法规大讲堂”等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市民文明行车、文明走路、文明乘车、文明载客。以整治道路交通秩序为重点,着力解决机动车乱停乱放、超速驾驶、超员超载、与行人抢道以及出租车不打计价器乱要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山东省威海市把狠抓公共文明建设作为文明城市建设的突破口,不断提升城市公共文明水平,促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在2010年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取得了地级市第八名的好成绩,人民群众也从文明城市创建中得到了实惠。  相似文献   

19.
今年第四季度,由北京市市政管委与首都文明办组织开展了“传承奥运精神、文明重在行动—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环境文明引导活动。活动的目的是宣传引导广大市民群众行动起来,巩固奥运环境卫生文明成果,大力倡导环境文明社会风尚。活动的重点是在城市道路、公共场所,以环卫队伍中道路清扫工、公厕保洁员为主体组织环境文明引导员。  相似文献   

20.
现代公共文明是现代公民文明素质在公共领域中的集中表现,应该和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精神的需求相一致,是指在特定的空间涉及人们共同利益而表现出来的文明的价值取向和公共精神。公共文明的重要特征是公民的“公共参与”。公共文明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需要每一个个体去参与、实践。没有广大人民群众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地参与,“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所有的公共文明的理念、计划、措施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要提高中华民族公共文明的整体水平,就必须凝聚社会认同,不断营造公共文明的舆论氛围,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在公共文明建设中的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群众公共文明的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