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韩国特许厅日前公布《2010年度报告》,对2010年度知识产权申请审查业务、国际合作、知识产权培训等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2010年,韩国特许厅共受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及商标申请362,074件,  相似文献   

2.
《电子知识产权》2003,(7):15-17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商标国际注册,是指根据《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以下简称马德里协定)和《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有关议定书》(以下简称马德里议定书)及《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及该协定有关议定书的共同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共同实施细则)规定办理的商标国际注册。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以中国为原属国的商标国际注册申请、指定中国的领土延伸申请及其他有关的申请。非经马德里系统途径办理商标国外注册的,不属本办法的调整范围。申请人…  相似文献   

3.
薛源 《知识产权》2009,19(3):84-89
随着澳大利亚向WIPO提交批准书,新加坡条约于2009年3月生效.新加坡条约是在修改1994年<商标法条约>基础上形成的新条约,但又不局限于旧条约,该条约对新型商标、电子申请、商标实际使用以及缔约方大会等做出了新的规定.新加坡条约的制定和生效,对国际商标立法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影响表现为国际商标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国际商标立法广泛性不断增加、应对商标法的未来发展以及国标商标管理体制的进步.国际商标立法的这些发展也将对我国商标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6月底,《商标法新加坡条约》的成员国做出了一项重要决定,将为一些非传统商标,例如全息图商标、动作商标、颜色商标、位置商标和声音商标制定图样规则。该公约是一部建立商标注册程序标准的国际条约。这是国际条约第一次明文提到非传统商标,并为其制定商标申请图样规则。依据上述决定,申请商标保护的客体不再限于传统标志,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对外开发的步伐,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其产品打入到国际市场。欣喜之余,我国企业的商标保护工作却令人担忧,据新华网北京2004年7月13日消息,目前我国内地已有15%的企业在海外申请注册商标时,发现商标已遭抢注。 面对商标被抢注的危险,国内企业采取何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商标?一、预防:做好商标国际注册 我国企业要避免商标被跨国抢注的厄运,首要的工作是做好商标的跨国保护工作。企业在将产品打入到某个国家的市场前可以直接向该国商标管理机关申请商标  相似文献   

6.
谈在商标审查中对近似商标的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禾 《知识产权》1993,(2):16-18,23
判断一个申请注册的商标与在先注册的商标是否近似,是商标审查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商标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凡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或者同他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已经注册的或者初步审定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由商标局驳回申请,不予公告。”这是商标局在商标审查工作中所  相似文献   

7.
问:我公司计划在欧盟申请注册商标,请问该如何操作? 答:欧洲共同体商标CTM,即COMMUNITY TRADE MARK,是欧盟为了实现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而创建的商标申请注册体系。通过这个商标申请注册体系可以完全实现“一份申请,一种程序,一种语言,一种收费体制,通过一个专业代理,向一个主管局递交申请,获  相似文献   

8.
科技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让知识产权也越来越彰显出雄厚的实力.两年的“微信”商标之争有了新的进展,创博亚太公司申请在先的微信商标被驳回.通过对微信商标之争来研究我国商标注册制度的发展情况,指出分析商标注册中“其他不良影响”的释义、法院判决时的时间界定标准,比较分析先申请原则与公共利益平衡的重要性.稳定的市场和消费群体能够构成“不良影响”的事实认定基础,也要兼顾个案突破与法律均衡之间的关系.为了解决商标注册中类似的问题,应当重视在提交商标申请时与获得注册商标专用权时的差异、商标延迟公开的漏洞等.本文指出通过完善商标延迟公开制度来完善商标立法,从而更好地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10月18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京召开了中国加入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20周年座谈会,旨在总结利用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获得商标国际保护的经验。推动企业更好地利用马德里体系实施商标战略,实施“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企业已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当中。我国企业要想立足于全球经济就必须拥有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力武器——世界知名商标。商标象征着企业的形象和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通行证"。所以我国在商标注册、商标管理、商标保护等方面,不能仅仅着眼于国内,应该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标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日趋增大,商标权利保护也愈加受到企业的重视。2008年,我国的商标申请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面对如此庞大的商标申请数量,我国现行《商标法》对商标申请程序显得过于繁琐;不仅使得商标评审机关不堪重负,而且对于保护商标权利人和经济发展极为不利。2003年,国家工商总局正式启动第三次商标法修改,并在2011年公布了修改草案。在此次修改中,简化商标申请程序成为了一个倍受关注的部分,但是如何简化,以及确保简化的科学性,仍然值得思考和商榷。  相似文献   

12.
TRIPs协定为国际商标权的保护确立了重要的标准和原则,也成为重要的国际商标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国际形势的发展,国际商标保护面临新的问题。随着WIPO在国际商标保护中地位和作用的不断提高,单纯设置最低保护标准已不能满足商标保护的现实需要,将各国的商标法规则尽可能地加以统一已成为重要的任务。如何平衡WTO和WIPO的关系以充分发挥WTO与WIPO在商标立法领域的作用,如何从最低保护向制度统一转移以确立国际商标立法的努力方向,如何进一步协调不同的商标法传统以增加国际商标法的广泛性,如何在规则统一中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如何利用互联网和新型商标的机遇建立统一的规则。这些是在规则统一过程中所要着力思考的问题。国际商标立法在缓步中不断前进,对这些问题解决途径的讨论有助于正确把握国际商标立法的发展方向,也有助于确立我们对国际商标立法的正确立场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迅速发展的中国商标事业和不断完善的中国商标法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青虎 《知识产权》2003,13(3):6-11
2002年,是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现《商标法》)实施的第一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第一年,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又一年,也是我国商标创记录增长、出现三个突破的一年:商标注册年申请量首次突破30万件,达37.2万件;商标注册申请年增长量首次突破10万件,达10.2万件;注册商标累计总量突破150万件,达166.5万件。一、三年来我国商标注册和保护情况(一)商标注册工作效率有了新的提高2002年,商标局全年共受理各类商标申请49.3万件。其中,受理商标注册申请37.2万件,比上年增加10.2万件,增幅为37.5%。共审查各…  相似文献   

14.
商标     
《电子知识产权》2013,(11):11-11
“米兰”名称被判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北京市一中院近日审理了一起因申请注册商标被驳回而状告商评委的案件,判决维持了商评委决定。2010年11月16日,天津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申请注册“米兰”商标,指定使用在第40类的“印刷”等服务上。  相似文献   

15.
马翔 《中国律师》2013,(5):21-21
2013年3月28日上午,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申请窗口首次受理了律师事务所接受客户委托递交的商标申请,标志着商标代理业务的大门正式向律师敞开。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商标为企业创造高额利润的作用越来越大。2008年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将大力培育拥有国际竞争力的商标作为服务经济发  相似文献   

16.
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比较了美国、德国、欧盟及我国台湾地区关于非传统商标保护的立法及司法实践,并重点分析了美国、德国、欧盟和我国台湾地区关于声音商标的立法规定、商标申请注册条件,以及其差异,提出我国对声音商标申请注册的立法和实践设想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将来保护非传统商标提供借鉴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商标恶意抢注现象愈演愈烈,近期甚至出现了“商标掮客”,专靠抢注他人商标而获利,他们往往自己并不经营企业,而是专门从事商标申请工作,然后将申请来的商标通过各种方式高价转让给企业。当企业不肯接受高价勒索时,掮客们便以侵犯其商标专用权相威胁,真正扮演了一个“贼喊捉贼”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商标国际注册的马德里体系商标注册的马德里体系肇始于1891年,该体系所包含的两个国际条约均签署于马德里。它建立了商标国际注册的制度,允许一个公司通过其所在母国的商标注册机构来同时完成在世界许多国家的注册。  相似文献   

19.
问:我是公司是一名商标管理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现商标使用有关的问题,如在我国是不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才能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  相似文献   

20.
胡芳芬 《法制与社会》2011,(24):286-287
判定商标近似是商标注册申请审查、商标案件审理及商标侵权查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我国,商标法统领的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司法解释构成了判定商标近似的基本体系,但在个案中如何具体认定商标近似仍属难题。本文试对判定商标近似的理论基础、原则及具体标准方面做进一步探讨,以期对个案判定商标近似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