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在2004年一次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有关领导指出2005年电子政务的两大抓手之一就是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政府门户网站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占据如此高的地位,是因为在越来越强调服务型政府的今天政府门户网站可以说是一个地区电子政务发展程度最重要的表现。完善的网站需要后台流程、人员编制、机构设置、标准法规等多方面的优良配置。2005年已经过去,在“十一五”开局之年的2006年,我国很多地区的电子政务工作重点仍然会有门户网站建设;及时总结门户网站建设自身的经历、借鉴国外同行的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从全球各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来看,很多国家都在…  相似文献   

2.
树立全新建设理念建设高效电子政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世界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在总结世界各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经验和特点的基础上,指出我国要建设优质、高效的电子政务的关键是要树立转变观念、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3.
1.电子政务应该朝着市场化的方向推进。2.电子政务建设是引领变革的工程。3.电子政务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工具。4.加强信息化的有效管理,要做到:(1)建立完善而配套的推进信息化的政策;(2)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实施计划;(3)适时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4)大力推动信息化的标准化和规范化;(5)抓紧信息化的干部培训。5.企业信息化是应对入世挑战的利器。人物简介:周宏仁是我国最负盛名的世界级电子政务专家,为全球许多国家的国家信息化战略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参与了中国国家信息化(电子政府)战略的规划、制定和实施,是对中国国家信息化和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很多观点、理念广受业界推崇,影响和造就了众多的电子政务专业人士。他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提出的策略性建议、方案,对于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产生着非同凡响的作用。周宏仁曾任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高级顾问,现任中国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的制度障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萃 《电子政务》2005,(13):45-50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总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但由于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制度上存在的薄弱环节,所导致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突出。本文全面总结了在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建设与管理运行中,已经出现的一系列有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独特制度现象,如:电子政务资源开发规划上的“各自为政”状况,电子政务资源归属上的“部门私有”管理格局,电子政务资源配置上的“纵强横弱”现象,以及电子政务资源建设的“技术驱动”模式等,并针对上述独特制度现象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相似文献   

5.
国外电子政务相关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为现代法治国家 ,各国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 ,普遍重视立法工作。特别是那些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 ,更是立法先行 ,根据电子政务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 ,制定和实施新的法律法规 ,修订已有法律的有关条款 ,从而为推动本国电子政务的有序发展 ,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为促进和规范电子政务建设建立适当的制度框架。我国正处于电子政务发展的初期阶段 ,了解和借鉴其他国家在促进电子政务发展方面的立法经验 ,对于推进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和相关立法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国外电子政务相关立法综述电子政务不只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  相似文献   

6.
当前信息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未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逐渐成为主导力量,电子政务作为国家信息化的基础,直接影响国家的竞争力和发展进程。为了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各国都将电子政务列为改进政府绩效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我国政府也不断顺应全球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将电子政务的建设列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试图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从西方国家建设电子政务的实践来看,电子政务发展遇到两个主要难点:一是电子政务的一…  相似文献   

7.
经过多年发展,许多国家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已经初具雏形,而致力于解决政府跨部门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搭建公众服务平台,则成为各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新主题。在8月1日于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亚太公共服务高峰论坛”上,与会代表们表达了这一看法。为期两天的论坛由中国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办,共有来自亚太地区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近200名电子政务官员和专家与会。中国、加拿大、奥地利和澳大利亚等国电子政务官员分别围绕大会“信息共享、协作无间”的主题介绍了他们各自的尝试与经验。“各国应当分享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国外电子政务法规环境   电子政务创新国家法规环境   电子政务创新国家的法规体系建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子政务组织法,主要包括电子政务的主管部门及其职权职责,以及电子政务的设置与其法律地位;二是信息公开法,指政府在面向公众进行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法规;三是电子政务安全法;四是电子签名法;五是电子政务财政法,主要调整电子政务财政资金的来源、预算、使用及其监督等事项;六是电子政务监督法.   ……  相似文献   

9.
国外电子政务法规环境 电子政务创新国家法规环境 电子政务创新国家的法规体系建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子政务组织法,主要包括电子政务的主管部门及其职权职责,以及电子政务的设置与其法律地位;二是信息公开法,指政府在面向公众进行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法规;三是电子政务安全法;四是电子签名法;五是电子政务财政法,主要调整电子政务财政资金的来源、预算、使用及其监督等事项;六是电子政务监督法.  相似文献   

10.
叶校正 《电子政务》2005,(13):75-80
我国电子政务经过几年的发展,相关的政策、理论、实践应用方面都有了飞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较为成功的案例,这些成功案例对指导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具有一定示范作用。本文分析了滁州市电子政务建设的背景、指导思想、原则、步骤以及网络体系和应用体系,希望对其它地市级政府进行电子政务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国家信息办于2001年提出建设电子政务设想。2002年11月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2002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  相似文献   

11.
国外电子政务法规环境电子政务创新国家法规环境电子政务创新国家的法规体系建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子政务组织法,主要包括电子政务的主管部门及其职权职责,以及电子政务的设置与其法律地位;二是信息公开法,指政府在面向公众进行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法规;三是电子政务安全法;四是电子签名法;五是电子政务财政法,主要调整电子政务财政资金的来源、预算、使用及其监督等事项;六是电子政务监督法。电子政务组织法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信息技术管理改革法》,详细地规定了联邦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办法。其主要内容之一是首席信息官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电子政务才刚刚起步,电子政务安全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尚属空白,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政府信息化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发展很不平衡,与主要信息技术国家的差距很大,发展电子政务安全的任务十分紧迫。本文对我国电子政务安全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采取的相关对策作一个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西部地区区县级电子政务建设的背景出发,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区县级电子政务建设的特点,以及实现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优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西部地区区县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优化应遵循的指导原则以及应采取的措施和建设模式;以实地调研的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电子政务建设为案例做了具体说明,用实例研究回应理论上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为西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耿昭 《电子政务》2011,(10):92-94
电子政务外网是国家电子政务基础网络设施.之一,在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大连通过对本地区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摸索出一条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大连的集中统一建设经验,对于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十分显著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罗建萍 《政策》2003,(8):51-51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加快信息化建设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使电子政务的发展成为当代信息化的重要领域之一。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电子政务建设目标不够清晰,电子与政务存在脱节现象;缺乏统一规划,标准不统一;没有互联互通,安全可靠性差;数据库建设滞后,信息共享基础薄弱;法规、培训等基础工作跟不上网络和应用发展的需求等。对此,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陈彤童 《前沿》2012,(11):42-44
实施电子政务是各国政府为了顺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公共价值取向变化的客观要求,从而在技术和手段、机制和过程、体制和制度、理念和文化四个层面上持续推进政府改革和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正确处理电子政务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系是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所面临的最深层、最核心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也直接影响着中国政府改革与管理创新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对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的规律性特征和近十年来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状况的分析,结合《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思路,我们认为,"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子政务的建设重点应该从"电子化管理"转向"电子化服务",并以此作为深入推动政府改革和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在这一年中,我国电子政务大事众多、形势喜人。这一年,我国电子政务的一系列大政方针如《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十一五”规划》等相继出台,可以称得上是电子政务的政策年;这一年,中国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并运行,中国政府在打造阳光政府、透明政府、亲民政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一年,第一次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第三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第三届亚太公共服务高峰论坛、2006年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等相继召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道路上的这些重要事件,不同程度地影响或决定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现结合过去一年电子政务的发展态势,对2006年的电子政务大事按照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了回顾梳理。  相似文献   

18.
《电子政务》杂志在2007年开设“测评篇”专栏,每期用一定的篇幅组织与测评相关的理论、方法和工具的研究,报道全国电子政务测评实践工作的进展。电子政务测评是通过对各级政府电子政务能力成熟度,电子政务相关项目以及相关软硬件产品、方案和服务等方面进行测评,从而为国家信息化主管部门制定电子政务的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为各地政府进行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建议,旨在藉此提升我国电子政务的整体水平,推动我国信息化水平的均衡发展和电子政务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以电子政务带动我国国内IT产业发展是新时期可能实现我国IT产业振兴的重大战略举措。电子政务系统国产化示范项目已经证明了该战略的可行性,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一战略的实施需要国家出台扶持政策,将战略重点放在中西部地区,并形成良好的支撑体系与科学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电子政务》杂志在2007年开设“测评篇“专栏,每期用一定的篇幅组织与测评相关的理论、方法和工具的研究,报道全国电子政务测评实践工作的进展.电子政务测评是通过对各级政府电子政务能力成熟度,电子政务相关项目以及相关软硬件产品、方案和服务等方面进行测评,从而为国家信息化主管部门制定电子政务的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为各地政府进行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建议,旨在藉此提升我国电子政务的整体水平,推动我国信息化水平的均衡发展和电子政务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