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理论》2013,(5)
政府形象被誉为政府的"软实力",良好的政府形象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是一项重要的政治资源,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已经成为国内外各级政府的普遍共识。当前我国政府形象处于良好的上升阶段,形象意识不断加强,形象活动不断加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直接影响了政府整体形象。我们应该从提升公务人员素质,塑造政府内部形象;树立传媒形象意识,加强与媒体的良性互动;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树立良好形象等几个方面切实采取措施积极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2.
政治资源开发:转型时期政府形象重建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资源开发不仅为政府有效性提供必要的物质性资源支持,也为政府的合法性提供权威性资源支持。政治资源开发是转型时期重建政府形象的重要途径。政府因物质性资源开发不足导致"政绩困局"和"信任危机",政府开发政治资源有利于满足尽可以多的公众要求,有利于协调社会冲突,也有利于公平地分配资源。政府形象的重建与政治资源的开发是一个不可分割、密切联系的过程,这个过程应当强调:以重建政府形象为目标,从强调物质性资源开发到重视权威性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求知》2003,(9):46-46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党国英认为,好政府就是“小政府”而非“弱政府”。他认为,在区位优势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地方能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这个地方就能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促进经济繁荣。在中国现有的体制背景下,一个好的地方政府形象是通过简政放权、规范管理、保障服务这三  相似文献   

4.
公民的道德素质展现着一个国家的基本素质,公民形象影响国家形象。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塑造美丽中国国家形象的迫切需要。公民的道德素质,对文化强国形象的树立、国家形象的自我完善与修正、国际社会对中国形象的定位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宣传道德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尚,营造一个良好清明的社会风气,塑造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大国形象,增强中国魅力,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6)
政府形象作为政府重要的无形资产,决定着政府对公众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影响着政府公信力和政治合法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政府形象的塑造逐渐成为网络时代政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网络时代的背景、政府形象的概念、网络时代下塑造政府形象的重要性、政府形象塑造面临的挑战以及积极塑造政府形象的对策与建议等方面对近期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掀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重塑政府形象运动,使政府形象成为一个世界性课题,政府形象传播也成了世界性的竞争。中国加入WTO后,在吸引外资和遵守贸易规则的要求下,不断地优化政府形象传播,塑造高效、民主、透明的政府形象。应用大众传播是一个国家政府形象传播的重要策略选择,中西方在应用大众传播存在差异,就在比较中西方政府形象传播策略选择,特别以用大众传播为例,分析中西方的差异,从而获取有益于我国在政府形象传播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形象,大体可以理解成是被人看的。就象人们通常所理解的舞台形象、影屏形象等等一样。的确,一个剧本如果有完美的创作,一个演员如果有出色的表演,那么就表明这个编剧或演员塑造了很好的舞台形象或影屏形象。政府形象似乎也有一个如何塑造的问题。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几乎每一个政府都深知塑造形象的必要性,因此每个政府都要致力于塑造政府形象。在这方面,政府首先碰到的问题是进行自我形象的设计。一般说来,从酝酿政府人选、组阁,到制定政策等等,为了赢得公众信任与拥护,政府都要预先设计自我形象。政府自我形象的设计涉及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8.
论政府与民众公共关系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政府的管理职能和管理模式都必然要随之发生变化。而政府公共关系的作用也日益重要 ,政府怎样构建构与民众间的公共关系 ,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就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9.
政府形象塑造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关系到政府对公众的亲和力与公众对政府的认同度。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为了应对经常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必须重视政府形象的塑造,保持对公众较强的公信力和凝聚力。只有继续深化行政改革,增强政府的实务能力和强化治理能力,加快公民社会的建设和公民意识的培养,畅通公民参与政治的制度化渠道,才能塑造良好的现代民主政府新形象。  相似文献   

10.
国家形象是国之门面,通过"自塑"和"他塑"途径形成。互联网传播媒介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综合国力所包含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是决定性力量,其中国家的政治形象是最本质的和核心的,文化形象是最为深刻的,经济形象是最基本的。而国内民众给予外界的综合形象是影响一国形象塑造最为直观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要处理好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外公众关系,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充分重视和发挥公关礼仪的功能和作用是警察组织的形象塑造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警察公共关系工作中礼仪的功能、原则、意义和养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公共关系是一门塑造形象的艺术,人民警察外在的行为、举止等表现,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形成的形象、地位、信任和支持程度构成了人民警察的形象。而公关礼仪正是塑造形象这一艺术的起点。  相似文献   

12.
胡凤萍 《学理论》2012,(19):189-190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的文化代言人,公共图书馆形象对政府形象国家的基础文化具有重要影响。从塑造公共图书馆形象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历史因素、本体因素,分析了塑造公共图书馆形象的重要性。从公共图书馆、政府、社会团体三个角度分析了塑造公共图书馆形象的主体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的内涵政党形象是指"政党的属性、政党符号、党员队伍及政治参与能力给党内外公众留下的相对稳定的综合感知和整体印象"。政党良好的形象有助于赢得民众的认可与支持,夯实政党的社会基础,增强政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有利于政党吸纳社会资源来维持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也有利于执政党整合新生社会力量进入政党的组织体制当中,从而更好地协调社会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4.
政府信用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用是社会组织、民众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评价或价值判断 ,是政府行政行为所产生的信誉和形象在社会、民众中所形成的心理反映。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调整和体制优化的过程。政府信用在新形势、新环境下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格外重要。为此 ,加快政府行政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在当前形势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信任是一种双向互利的关系,政府对民众的信任和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同等重要,如果忽视了政府对民众信任水平问题的研究,那么,旨在提升民众对政府信任度而建构的理论体系就是不完整的,意在增强政府公信力和合法性的策略也会有失偏颇。基于此,文章在构建政府对民众信任理论假设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实证调查的数据来验证。结果表明,政府官员的信任倾向性越强,作为整体的政府就越信任民众;政府对民众的普遍信任度越高,就越能相信民众公共参与的品质与能力。因此,要提升政府对民众的信任,更多的责任还在政府身上。  相似文献   

16.
政府公信力本身就是个政治伦理范畴,它与行政伦理有着天然的联系:行政伦理是遏制腐败、规范权力、增进民众信任的重要力量,也是优化政府形象、塑造政府精神信仰、夯实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条件,更是凝聚民心、激发民智、汇集民力的决定性因素。当前,在我国政府公信力构建中,行政伦理存在行政主体价值失衡、行政伦理规范滞后和行政伦理行为失范等问题。从行政伦理视域提升政府公信力,就要科学解决制度伦理设计、行政伦理法制化和行政伦理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部门与国际、国内各行业的交往日益频繁。如何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在国内民众及国际公众中建立良好的政务形象,为政府的稳定运行创造一个“人和”的环境,这些是现代政府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一、政府机关内部公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任宇  郭金荣 《学理论》2010,(23):144-144,166
作为视听结合的电视,首先是一种视觉艺术,重在塑造屏幕形象。而灯光造型作为演播室塑造屏幕形象的主要资源之一,对于塑造美的荧屏形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县级电视台演播室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做好灯光造型,使播音员能给观众留下一个轮廓鲜明、造型大方的屏幕形象。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4,(32)
政府导入ISO质量管理体系将会变成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规范社会监督机制的重要举措。通过进行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将实现行政行为考核和行政服务评价标准的公开、公正、量化以及利用制度标准规范政府公共服务的时效。ISO质量管理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对政府公共服务的优化,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有助于强化行政管理工作的整体规范化、高效化,形成一个科学、合理、有条不紊的行政体系。  相似文献   

20.
白杨青 《学理论》2011,(28):36-37
军队的形象塑造是我军军事外宣工作的重点之一。广告作为舆论传播的重要手段本身具有关注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民众心理的特点,凭借"润物无声"的特性发挥着重要影响力。军事对外宣传工作可依托公共广告传媒,充分发掘广告的特殊效应进行军队形象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