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论再就业工程○王娓失业和就业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和失业人员将进一步增加。能否妥善解决失业职工再就业和富余职工的分流安置,直接关系到企业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两个转...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企业职工也必然要战略性转移。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一、应当坚持科学决策和民主参与相结合的原则所谓科学决策,就是要求企业在制定职工下岗分流和再就业方案时要统盘考虑,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确定人员去留,坚持集体讨论决定,经党政领导反复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后,将方案提交职代会或职工代表讨论通过,然后再上报劳动部门及主管部门,听取他们的意见后具体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要多听取下岗人员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权利,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深圳经济特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较早地面临国有企业员工下岗和失业问题。在当前形势下,客观地分析这一问题,深入地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对进一步做好下岗员工、失业员工再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基本情况深圳建立经济特区以来,市场经济发育较早,国民经济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为城镇居民就业创造了宽松的经济环境。但是,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富余员工逐步分流出来,失业人员逐年增加,几年来都存在员工下岗和失业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深圳市在深化劳动体制改革中,…  相似文献   

4.
赵玉福 《求知》2000,(5):34-36
党的十五大以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正在形成。但这一举措在实施中暴露出的问题也比较多,已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本人依据多年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实践,对此问题谈点儿看法。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我们对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兵工、纺织、钢铁、机械、电子等8个行业和22家厂矿企业,重点是重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中的职工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 基本情况 截止今年2月,四川省共有1068户(占全省国有企业总数的65.44%)国有工业企业亏损,共有60多万职工下岗,全省有67.3%的企业存在富余人  相似文献   

6.
随着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国有企业下岗分流已经成为必然和现实。按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下岗职工1100多万,明年我国失业人口将达建国以来的最高峰1500—1800万,失业率将达8%—9%。  相似文献   

7.
面对大批下岗职工 ,基层党组织如何发挥政治优势 ,从思想教育入手 ,帮助职工成功走上再就业之路 ,是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我任盐城市纺织工业局驻印染厂工作站党委书记一年多 ,体会颇深。思想问题宜“疏”不宜“堵” ,只有先挖渠后放水 ,才能水到渠成。原盐城市印染厂于1996年12月底破产后 ,1000多名职工集体下岗 ,一时职工们在感情上难以接受 ,曾一度发生多次过激行为 ,安置分流工作无法推进。面对艰难复杂的局面 ,市委果断决定 ,成立印染厂工作站党委 ,负责下岗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积极做好安置分流。10…  相似文献   

8.
减员增效、下岗分流,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不解决富余人员的分流问题,国有企业的沉重的历史包袱就不能解脱,就不能平等参与市场竞争,走向振兴之路。因此,做好下岗分流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坚持“三要三不要”的工作思路。一、要充分肯定下岗职工为企业作出的贡献,不要无情操作,激化矛盾。勿庸置疑,广大职工包括下岗分流的职工,几十年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为新中国铁路建设事业、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壮大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一点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没有国有企业广大职工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就没有国民经…  相似文献   

9.
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重头戏,也是一项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在工作中如何处理好分流与凝聚的关系,既使富余人员分得出去,又让企业人气聚拢得来!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国有企业用工量大、劳动生产率低、人工成本高是一个通病。“九五”期间,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国企普遍实行了下岗分流和再就业工程。但这一工作在许多企业还进行得不彻底,企业内部择优、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没有真正形成。目前,与市场劳动力价位相比,许多企业在分配上保障作用过于突出,而激励作用明显不足;差距没有拉开,形成了简单劳动岗位…  相似文献   

10.
再就业呼唤企业家精神柳大维一、我国再就业的严峻形势企业三年走出困境的基本措施之一,就是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这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任务和战略措施。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高就业的方针,使国有企业拥有大量的富余人员,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估计...  相似文献   

11.
当前,对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转岗和再就业等问题,已成为众人普遍关心的焦点。如何解决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是党和国家及各级政府的大事。企业下岗职工安置和实施再就业工程做得好与不好,这不仅是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而且关系到社会能否稳定和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与否。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随着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人员流动和职工下岗是难以避免的。这会给一部分职工带来暂时的困难,但…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它关系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这两年来,再就业工程一直是党中央和各级政府全力抓好的头等大事,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本刊继此前的“政工热线”、“工作集锦”、‘探索与研究”、“调查报告”等专栏各有侧重地反映。报道各地各行业,尤其是企业推进再就业工程的典型经验。理论探讨和情况分析之后,从本期开始,又专门开设“再就业工程”专栏,以期对这方面的宣传报道更集中、更有份量,也更…  相似文献   

13.
重塑就业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劳动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已日趋严峻地摆在了企业、社会和劳动者本人面前。据统计,我国目前国有企业就有富余职工2000多万人,到去年底,已下岗1000多万人,“九五”后两年,预计每年还要有300多万人下岗。解决好企业富余人员的下岗分流和再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国有企业的搞活和最终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在解决这个问题上,除了政府和企业要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广泛开辟就业渠道外,还有一个引导劳动力真正进入市场的问题。但是,多项调查表明,目前在下岗分流和再就业工作中,存在着一个严重障碍,就是相当一部分下岗人员的择业、就业观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阶段,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直接影响了再就业工作的推进。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教育引导下岗职工重塑就业观念,已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项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14.
李安庆  宋作春 《求知》2000,(9):25-27
国有企业有很多优势,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政治优势。发挥政治优势对搞好国有企业至关重要。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从企业实际出发,大力实施凝聚力工程,使企业保持了持久的竞争力和旺盛的生命力,这对其它国有企业是一个具有很强说服力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再就业工程”问题探析○李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兼并破产,都面临着下岗、待业职工和再就业问题。由于我们长期受“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失业”的传统思想影响,每年将大批新成长的劳动力,通过行政手段安置到国有企业,造成冗员过多。近年来,又强调企业“富余”人员要...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我们对全局71个站段(院校、厂、总公司)和路局机关的10045名干部、职工(占全局职工总数的13.3%)进行了一次有关深化改革、下岗分流再就业问题的问卷调查。其中,工人占被调查对象的68.4%,干部占31.6%。这次调查涉及干部、职工关注的八个焦点问题或热门话题,反映如下:(一)深化企业改革是否需要实行下岗分流,减负增效举措?认为非常必要,符合企业和职工的长远利益的1947人,占19.4%;认为先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再实行下岗的6445人,占64.2%;认为不合国情,会影叼社会和职工队伍稳定的1653人,占16.4%。…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本期“热线”继续下岗分流、减人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的话题。我们刊发的两篇基层同志的来稿,是从多篇同类题材来稿中挑选出来的,反映了当前企业改革中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问题和职工的心态,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大家的共同关注和参与下,我们对这方面问题的讨论将会逐步深入。“下岗”问题牵动着千千万万职工和家庭的神经,也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一些十分尖锐而又复杂的问题。笔者近期在一些企业采访调研中,接触了一些领导干部,也接触了不少生产一线职工及部分下岗分流职工,他们大多数对把减员增效、下岗分流作为国有企业改…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富余职工下岗再就业问题浅议·徐凌波国有企业隐性失业问题是困扰着政府的老大难问题。国有企业现有职工7500多万,其中富余职工近2000万。富余人员是国有企业的一大负担,同时大批的富余人员存在也是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国有企业富余职工的下岗再就业是...  相似文献   

19.
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实行两个根本转变的过程中,产业结构和人员结构调整的任务相当繁重。企业破产、兼并、重组以及人员流动,职工下岗分流再就业势在必行:建设再就业工程、支持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也是党中央深化改革的既定国策。在推进再就业工程建设中,工会怎样坚定不移地支持推进改革?怎样坚定不移地维护职工经济利益?为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普陀区各级工会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并在私营企业解决再就业上取得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20.
再就业的国有企业容置障碍,是指下岗职工因原有就业的主渠道即国有企业岗位的短缺而形成的就业障碍,表现为国企无能力接受过剩的劳动力资源。国有企业容量障碍主要是因为就业压力大、国有企业效益不理想、产业结构升级及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形成的。目前我国已进入就业高峰期,每年有一千多万人需要就业,国有企业富余人员估计有用加余万。国有企业又普遍存在资产负债率过高,资金紧缺,产品销路不畅,固定资产大量闲置等问题,效益很不理想。而现在职工已是过多,企业在重重压力之下不堪重负,若再让其吸纳下岗职工实属勉为其难。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