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经济增长率居世界首位 1978~199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9.9%,居世界首位,远高于世界3.2%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发达国家的2.3%和发展中国家的4.4%。其中,中国第一产业年均增长5.1%,第二产业为11.9%,第三产业为12.1%,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六五”时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10.7%,“七五”时期为7.9%,“八五”时期,增长率高达12%。 二、经济规模居世界第7位 199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67795亿元,按可比价  相似文献   

2.
“八五”时期是高要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各项经济指标呈直线上升。199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422088万元,比1990年增长3.7倍,工业总产值达644651万元,比1990年增长6.2倍,农业总产值160490万元,比1990年增长1.74倍,实际利用外资12550万美元,比1990年增长21.8倍,财政收入1993年突破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3.
第三讲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战略布局张友南一、“八五”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九五”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八五”时期(1991-1995年)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增长速度最高的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年均增长速度达11.7...  相似文献   

4.
北仑建区以来,抓住北仑港开发机遇,走“以港兴区”的发展路子,经济建设有了长足发展。“八五”期间区属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9.2%,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95年区属国内生产总值达27亿元,全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则达40亿元。建区以来,北仑的基础建设也有了飞跃发展,投资环境大为改善,国家和地方先后投资近百亿元兴建了北仑港1—3期,北仑港发电厂一期等重点项目,通途路、江南公路及一批供电、通讯等工程相继完成。城区建设已初具规模,明州路、长江路等城区主干道及3  相似文献   

5.
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是湘西州实现州、县财政解困、农民增收和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举措。湘西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所面临和最突出的问题是,GDP总量太少和人均GDP太低。因此,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我们将把扩大有效经济总量作为第一目标,力争“十五”末全州GDP总量达120亿元,今年全州GDP要达到80亿元,其中工业要达到23亿元,增长12%。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们在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从四会的实际出发,以创建文明城市为突破口,城乡一体,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地推动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八五”期间经济以较快速度增长,进入“九五”,经济发展保持着良好的势头,在经济大环境偏紧的1998年各项经济指标有较大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达34.2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80.93亿元,财政收入9418万元,科教文卫体等各项事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宁士敏 《奋斗》2002,(1):12-13
2000年,我省接待海外旅游者55.16万人次,旅游创汇1.8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5.52%和27.84%,旅游入境人数和创汇在全国排名分别由“八五”末期的第19位和第21位上升至第12位和第14位。接待国内旅游者达271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21.2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92%和20.32%。比上年增长21.12%,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4.3%,  相似文献   

8.
浅析三万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陈元生“八五”期问,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持续高速增长,从“七五”末的7034亿元到今年9月未的27570亿元,预计1995年底可达到3万亿元。短短五年内翻了两番多,并连续突破三个“万亿元”大关。建国后至1992年末储蓄存款...  相似文献   

9.
我们正处在一个继往开来的关键历史时刻。“九五”计划时期乃至21世纪初,蕲春既有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基础,又面临着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 “八五”是蕲春国民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综合实力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八五”时期,全县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由1990年的56.7:22.7:20.6调整到35.7:43.3:20.9;农业连续五年获得大丰收,多种经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了61.3%;工业形成了六大支柱产业,1995年总产值达32.32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1.4%,“八五”时期年均增长速度比“七五”高16.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宜宾县工业高速发展,农业生机勃勃,商贸兴旺活跃,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交通、能源、通讯快速发展,社会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总体上保持了和谐的发展态势。截至2004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已达5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今年上半年,全县又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4.18亿元,同比增长13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十四大开辟了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省上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委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坚决贯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经过5年的艰苦奋斗,使全省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一、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提前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1991年的833.30亿元增长到1996年的2647.16亿元,年均增长12%,比1991年前5年6.6%的平均增长速度快5.4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由3门.02亿元…  相似文献   

12.
储蓄激增:喜耶?忧耶?陈元生“八五”期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持续高速增长,从“七五”末的7034亿元增加到今年6月末的25573亿元,预计1995年底可达到3万亿元。短短五年内翻了两番多,并连续突破三个“万亿元”大关。建国后至1992年末储蓄存款累...  相似文献   

13.
1996年“九五”计划的第一年,新疆的宏观经济运行基本正常,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64亿元,比上年增长7.2%。但是,也存在不少困难,突出表现在企业微观层次上。下面就新疆工业企业的运行状况作出  相似文献   

14.
“九五”时期,是我市承前启后、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市的实际,到2000年,我市国民经济主要指示要达到: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亿元(按九○年不变价计算,下同),年均增长20%。实现第四个翻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1万元;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结构调整为12.5:40:47.5。  相似文献   

15.
“八五”功不可没 回顾我省电子工业的发展历程,主要是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六五”“七五”“八五”三个阶段。而成就最为显著的阶段是“八五”,这是我省电子工业历史上发展得最快、最好的一个时期。“七五”末期,全省电子工业总产值基数为7.7亿元,到1994年工业总产值为12.12亿元,提前1年实现了“八五”翻三番的战略目标。1995年全省电子工业总产值增加到  相似文献   

16.
一、“八五”时期我省城市建设进程加速“八五”时期,全省城市数由1990年的26个增加为1995年的28个,其中地级市11个,县级市17个。城市建设投资增长的速度与规模是历史上最快最大的,全省城市市区国有和城镇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年累计达630.7亿元,年均递增22.8%。城市面貌发生了令人鼓舞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规模加速扩展。5年间,全省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90年的528平方公里增加到1995年的69O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由1990年的148762万人增至1995年的1958.10万人,年均递增56%;非农业人p数由1990年的525.14I…  相似文献   

17.
历史已进入新世纪。白云区将以其独有的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和配套的基础设施,成为西部地区投资的热土。几年来,共引进海内外企业300多个,协议总投资达22亿元,到位资金超8亿元。1999年,白云区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达1.074亿元,比上年增长21.68%;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8.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6%;乡镇企业营  相似文献   

18.
新成就 十五大以来,湖南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97年的2918.83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3983亿元,年均增长9.1%,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由3.9%提高到4.2%,提高了0.3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4528元增加到6054元,年均增长8.5%。1996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提前4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1999年又实现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农业稳定增长,200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13.23亿元,年均增长4.3%。工业快速增长,2001年工业增加值达1309.5亿元,年均增长11%。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01年1584.3亿元,年均增长10.9%…  相似文献   

19.
厦门经济特区在建设实践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认真贯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各项战略部署,大胆探索,开拓进取,努力处理好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逐步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1997年,厦门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70.3亿元,比1980年增长20.16倍,特别是“八五”计划以来,GDP年均增幅达25%左右,居全国大中城市的前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84万元,亦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与此同时,厦门的环境、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森  付庆武 《奋斗》2001,(6):10-11
今年一季度全省国民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势头。初步测算,一季度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为64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8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414.9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212.9亿元,增长6.6%。主要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