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传承》2015,(12)
农民阶层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非常重要的革命力量之一。马克思对农民阶层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的阶级特点及作用进行分析,提出了农民阶层二重性的经典论断。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实际提出中国农民革命动力论,在赞扬农民阶层革命力量的同时提出了改造农民阶层落后性的具体方法,突破发展了马克思的农民阶层二重性结论。  相似文献   

2.
基层是整个社会的细胞,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基层民主是整个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基层民主生活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民主的兴衰进滞,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强化基层民主建设,有利于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问题。”这一概述,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天然同盟军。马克思主义历来十分重视基…  相似文献   

3.
能否正确认识和解决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较早关注农民问题,研究农民问题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在领导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中,对农民问题的科学分析是毛泽东思想体系得以形成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谢双明 《理论月刊》2006,(11):15-18
西方学者中有人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看到农民占优势的国家小生产者的集体努力、对农民问题采取一种“轻视的态度”、没有把“革命”的农民结合进自己的理论、轻视农民革命的作用等等。该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晚年著述、通信等文本的挖掘和梳理,首次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关于东方农民问题理论的基本内容。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有:东方农民处于最底层的社会地位;东方农民阶级具有较强的革命性,农民斗争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前进,也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政治力量;东方农民应获得国家的帮助,才能走上正常的发展道路。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理论或观点至今仍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韩 《湖湘论坛》2008,21(5):63-65
毛泽东作为中国人民军队的缔造者,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在领导秋收起义的过程中,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学说,结合秋收起义的军事斗争实践,成功地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通过思想改造旧式农民武装、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方法,即通过树立民主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灌输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观念、加强无产阶级革命的组织纪律性、培育军事共产主义作风,启迪广大农民群众的阶级觉悟和道德觉悟,实现旧式农民武装向新型马克思主义人民革命军队的历史转变。  相似文献   

6.
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中的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关系到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成败问题。因此,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时和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都把同盟军问题作为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他们教导无产阶级必须大力争取同盟军,才能孤立和战胜最主要的敌人,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同盟军问题的理论,特别  相似文献   

7.
农民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 ,农民是最大的社会群体。改革开放以来 ,邓小平同志一直十分重视农村和农民问题 ,强调农业是根本 ,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并以此为出发点 ,提出了七个方面的重要思想 ,构成了邓小平农民理论的基点 ,从而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农民的理论 ,为马克思主义的农民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新东方》2017,(5)
全面深化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农民利益是关系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协调农民利益冲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笔者研究农民利益冲突带来的影响,提出解决农民利益冲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项重要的任务,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解决"三农"问题对解决农民利益冲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问题在中国社会占有重要的地位,毛泽东和梁漱溟在研究农民问题中各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并身体力行地付之实践。他们在农民和农村问题在中国社会的地位和作用,农民运动的领导力量,解决农民问题的理论依据,解决农民问题的模式和方法等四个方面都既有相似的理念,更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具有深厚的和平意蕴。他们把根绝战争、实现和平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追求,认为争取现实和平是无产阶级革命顺利推进的保障条件,以和平斗争方式取得政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选择,并提出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要奉行和平的国际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蕴涵的和平思想,对我们今天努力争取和维护国际和平环境,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断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领导问题,从来就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中的一个根本问题。无产阶级革命,必须要有自己的政党——共产党的领导,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也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写了著名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深刻总结了布尔什维克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坚持党的领导的基本经验,提出了一条十分重要的原理:“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  相似文献   

12.
论发展合作社对我国的现实意义□马玉平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后,通过发展合作社引导个体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这一思想曾为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也为今天的我国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与中国农民问题杨爱民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中国农民问题的解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关于中国农民问题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和贯彻邓小平关于中国农民问题的思想理论,对加深中国国情的认识及自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各国反动统治阶级,争取民主独立、民族解放的锐利武器。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民族问题和民族殖民地问题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卡尔·马克思和他的亲切战友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全面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创建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学说的过程中,在综观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全局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农民问题正在引起广泛的注意和重视。本文试对有关的若干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1 农民问题曾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基本问题。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这是小学生的常识。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692页)那么,在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是否还存在农民问题呢?  相似文献   

16.
一位潜心研究中国农村社会问题的著名学者陆学艺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中国,工人有工会,学生有学生会,而农民却没有农会,那么农民的利益谁来保护呢? 在一个拥有9亿农民的中国,保护农民利益不是一个头等重要的大问题。由于农民占中国总人口的绝对优势的基本构成的现状,所以它决定了保护农民利益既是我们党制定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稳定中国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试析蔡和森对农民问题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革命时期,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蔡和森通过对农民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科学分析,揭示了农民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阐述了工农联盟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现实性,并在如何实现党对农民运动的领导问题上提出了独特的理论见解。他的富有创造性的理论探索,成为党制定关于农民问题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8.
探索社会发展动力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是理论界和思想界关注与探索的重大问题。经典作家以及西方学者在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马恩列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社会发展动力思想对今天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仍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动力的探索,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先后做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农民市民化。农民市民化过程在各国有所不同,反映了各国现代化发展的不同特点。比较而言,农民市民化过程的相同点是都伴随着对农民的某种超经济强制,不同点是实现形式、有序性、代价等方面的差异。西方农民市民化曾经历过剥夺农民和剧烈的社会动荡阶段;中国的农民市民化结合自己的国情,发挥后发优势,具有强制积累和有序推进的特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农民市民化的历史性选择。  相似文献   

20.
陈独秀与毛泽东对农民问题认识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农民问题是革命领导者的重要任务,是影响革命进程、革命成败的关键因素。陈独秀与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认识存在三方面的差异,即在农民阶级划分、农民运动地位、土地革命的重要性等方面认识的差异。差异存在的原因是由两人生活经历和思想历程的不同、能否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运用的不同、对中国革命特殊规律认识的不同这三方面决定的。本文通过对陈独秀与毛泽东对农民问题认识的比较,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也要根据中国国情,重视农民问题,注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