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秀玲 《前沿》2003,(5):45-46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推动和支持下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速度加快。中小企业创业及管理成本低 ,市场应变能力强 ,就业弹性高 ,具有大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 ,能为城镇提供大约 75 %的就业岗位 ,可安置 2— 3亿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据调查 ,2 0 0 1年全国平均每天有 40 0 0多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 ,进入个体私营企业实现再就业。从世界看 ,也有 90 %的就业人口在中小企业工作 ,中小企业的发展 ,为社会稳定 ,特别是为国有企业实施下岗再就业创造了条件。目前 ,国有大中型企业下岗职工大约 1 2 0 0万人 ,这些人相当一部分要分流到中小企业。因…  相似文献   

2.
项目按人日平均消费基金1 9 80年2 24夕匕按人!J平均消费粮食按人口平均消费食用植物油按人口平均消费猪肉按人口平均消费食糖牛羊肉、禽、蛋、水产品、酒、蔬菜、水果、牛奶按人口平均消费各种布 (包括化纤布)全国拥有缝纫机全国拥有自行车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平都每千人拥有医生每万人佣有电影放映单位每百人每渺月有报纸每人拥有新出版图书全国拥有电视机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每万人有中学生每万人有大学生每万名职工有科技人员婴儿死亡率平均寿命(据对部分 地区调查)4 2 7.6斤4 .6斤2 2.3斤7 .7斤比1 9 52年增长99%(已扣除 价格变动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这连续六车获得农业丰收和实现粮食自给后,内蒙古自治区又于1996年夺得特大的粮食丰收。1996年全区粮食总产153.53亿公斤,比上年增产化亿公斤,增幅为45.5%,占全国同期粮食增产总量150亿公斤的32%。人均占有粮食665公斤,比全国人均392公斤高273公斤,居全国的首位。初步测算,农村三项消费留粮需65亿公斤,农业人口平均留粮415公斤。其中:口粮36亿公斤(1566万人×230公斤),饲料23亿公斤,种籽6亿公斤。农村余粮88.53亿公斤,扣除薯折粮7.5亿公斤,余纯粮81亿公斤。丰收给农民带来了喜悦,为稳定市场、安定社会提供了物资基…  相似文献   

4.
长期来,我国农村劳动生产率水平一直不高,没有摆脱在低水平徘徊的局面。以粮食生产为例,1957—1988年,每个农业劳动者生产的粮食由1031公斤提高到1232公斤,30多年间增长率只有19.5%。当然,影响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政策合理的正常情况下,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是最根本的原因。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差,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旧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非常落后,全国人  相似文献   

5.
1980年按人口平均 消费基金224元2052年增畏。。%(扣除值格熨勤因素)口乞穿1980年按人口平均消曹懂食198。年按人口平均消费各撞布 (包括化椒布) 1 0 .03米嘱一可213.8公斤比1952年增畏 76%比1952年增畏 8 .280年按人口平均消费猪肉11.15公斤1980年全团摊有健粗微比2952年增畏4,604离架88 .6%城琪每雨户有1架榔村每5.7户有1架1980年按人口平均消费食用植物油2.3公斤比1952年增畏9 .880年全团摊有自行草 9,617禹辅 城旗每户有1.2辅 榔村每三户有1辆1980年按人口平均消费食糖 3.85公斤比1952年增畏3 .2倍1980年全圃摊有鼠视械 902离架 …  相似文献   

6.
粮食浪费现象不能忽视吴春山据统计,1992年我国生产粮食4425.8亿公斤,数量不算少,但被全国总人口11.7亿人一除,平均每人还不到380公斤,距计划中本世纪末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与食品结构合理所要求的人均占有粮食700~80...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要完成10个"小目标"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3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4完成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5实现进城落户1300万人以上6完成铁路建设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7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8减少企业税费5500亿元左右9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10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和完成3万个行政村通光纤  相似文献   

8.
双周视点     
《时代潮》2004,(22)
聚 焦 “今年我国粮食丰收已成定局,粮食总产超过年初计划的4550亿公斤目标已经不成问题。”" ——随着全国秋粮收获接近尾声,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宣布,粮食增产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可以超过预期目标。"“到10月1日前,全国已向种粮农民直接补贴112亿元,占补贴资金总额的96%,近6亿的种粮农民直接享受到国家政策带来的实惠。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通过粮食直补,已补贴农户13892万户,平均每户增收74元。”" ——有人认为中央于2004年初出台的“高含金量”的一号文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全年粮食增产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主要产粮区洪涝灾害与粮食增产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是我国农业及粮食生产的主要产区 ,自然资源优越 ,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1 996年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 66%,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 63.7%。然而 ,地处江河中下游的三大产粮区也是洪涝灾害发生最频繁、受灾面积最广和经济损失最严重的地区 ,平均经济损失占全国60 %以上。洪、涝、渍、旱、碱造成大面积的中低产田 ,其中未治理和中、低标准治理的低洼易涝、盐碱中低产田面积 2 0 0 0多万公顷 ,如果全部得到治理 ,粮食最低可望增产 50 0 0万吨左右 ,占全区粮食总增产量的56.8%,同时 ,还可避免或减少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 ,因此 ,主要产粮区的防洪除涝减灾对于 2 1世纪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给中国人带来的最直接变化就是他们生活质量的改观,下面是一组比较数字:19781997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元)133.62090.1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3165160.1职工年平均工资6156470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元)1842936农民消费水平1381930非农业居民消费水平4056040农村平均每人住房面积(平方米)8.122.4城市平均每人住房面积3.68.8城镇每百户拥有摩托车11.6城镇每万人拥有公共车辆3.38.6城镇每百户有彩电(台)100.5农村每百户有电视机92.4城镇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由于家庭人口结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的变化,城镇…  相似文献   

11.
时事学习     
为何说我国农业形势严峻我国农业形势严峻,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事实作出的判断: 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从1957年到1988年的30年间,我国耕地面积累计减少了2.5亿亩,平均每年减少800万亩,人均耕地从2.59亩减少到1.33亩,减了近一半。人口大幅度增加。建国以来我国总人口已经增长1倍多,平均每年增加1400万人左右。这直接影响到人均占有粮食水平。1984年,我国人均占有粮食量392公斤,1987年下降到374公斤,1988年又减少到339公斤。1989年4月全国人口突破11亿。按着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到本世纪末,也许保吃饭都很困难。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国财政学会农村财政研究会“粮食生产问题研究课题组”,于今年1月中旬在安徽省凤阳县召开了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问题的专题讨论会.财政部、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四省农财研究会、中南财经大学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现将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粮食生产的现状及前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有了迅速的发展,安徽、湖南、河南、湖北中部四省发展更快.1986年,四省粮食总产量1,970亿公斤,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5.26%;粮食人均占有量415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9%.  相似文献   

13.
程衍方  潘益杰 《小康》2005,(2):56-56
根据本刊设计的饮食小康的问卷调查中,对温饱问题的答复是一个较令人鼓舞的结果。世界粮食安全标准是人均400公斤,2002年,我国人均粮食达到406公斤。我国以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但真正的实际问题是如果二十年后,中国耕地照目前这样被商业化或工业化的继续占用,而人口在进一步增长,到时我国本土生产的粮食是不是够吃?是不是能够正常地满足战略储备?要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和保障人民食物安全,必须保证人均1亩常用耕地必不可少。1996年的第一次农业普查显示,全国耕地总资源为19.5亿亩,其中常用耕地15.83亿亩,人均1.29亩。到200…  相似文献   

14.
郭绍建 《今日民族》2007,(11):57-59
施甸县位于保山市南部,是个多民族县,辖区内有2个民族乡、12个民族聚居村,少数民族在全县占当地居民人口总数1/3以上的自然村有122个,居住着彝族、布朗族、回族、傣族、佤族等22种少数民族。2006年底,全县少数民族人口2.5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7%。2006年,全县少数民族人口人均纯收入780元,为全县人均纯收入1846元的42%;人均占有粮食300公斤,为全县人均占有粮食387公斤的78%。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15.
熊宁宁 《半月谈》2001,(16):46-48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米消费国,年消费大米1.17亿吨,平均每人每年大约消费90公斤大米。于是,大米在我国有“国粮”的美称。可近一年来,“毒大米”、“绿大米”等让人触目惊心的大米事件却接二连三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这“毒大米”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已由2001年底的3.1%上升到4.2%。今年全国需要安排就业的城镇劳动力总量达2400万人,而全年新增就业人数只能有1000多万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中原认为,八大因素造成当前就业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7.
八十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李鹏总理在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谈制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的立足点这一问题时,首先谈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在: 1990年同1980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84.6%,平均每年增长6.3%。粮食总产量先后登上3500亿公斤和4000亿公斤两个台阶,1990年达到4350亿公斤,棉花达到447万吨,油料1615万吨,猪牛羊肉2504万吨,水产1218万吨,水果1876万吨,为解决人民温饱问题提供了物质保障。其中粮食、棉花、肉类、布匹的产量已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18.
李晓俐 《前沿》2001,(11):2-6
粮食供给与需求是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的统一体。粮食供求平衡是相对的 ,是在矛盾运动中形成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 ,认识粮食供求矛盾、把握其发展规律 ,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 ,对稳定粮食供求平衡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定人民生活 ,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经济意义。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后 ,粮食供求形势演变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后的前 3 0多年 ,我国长期处于粮食短缺状况 ,人均粮食产量在 2 0 0— 3 0 0公斤之间徘徊 ,在粮食供给严重不足的形势下 ,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按人定量 ,固定价格 ,产什么供什么 ,供什么吃什么 ,…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出现了许多问题,并日渐突出,对乡镇政府存在的必要性提出了挑战,对农村现行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要求。  一、乡镇政府存在的必要性质疑(一)乡镇有能力建立一级完全政府吗?我国农村共有2 38亿户,9 2 2亿人,设立近4 5万个乡镇级政府,平均每个乡镇级政府5 32 0户,2万人。据中新社披露,我国乡镇一级政府存在着严重的财政危机。一方面,乡镇财政收入普遍很低,特别是中西部大多数乡镇,财政收入只有10 0多万元,有的乡镇甚至不足10 0万元,年年入不敷出。同时,全国各乡镇还存在着严重的债务负担,高达2 0 0 0亿元,这恐怕还…  相似文献   

20.
综合信息     
《城市管理与科技》2004,6(3):136-137
各地政府须限期开征污水处理费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城市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已“力不从心” ,生活污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国家将制定污水处理最低收费标准 ,各地政府必须限期开征污水处理费。据了解 ,我国现有污水处理能力仍无法适应城市数量与规模的迅速扩张 ,到 2 0 0 3年全国有设市城市 6 6 0个 ,人口 3.5亿 ,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以年均 5 %的速度递增 ,在 1999年首次超过工业污水排放量 ,占到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 5 2 .9%。 2 0 0 3年 ,全国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为 4 6 0亿t,排放化学需氧量 (COD) 1342 .7万t,其中城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