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树文 《理论探索》2013,(1):121-124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针对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补充清偿责任的性质、主体与适用条件作出了相关规定.其缺失是:未明确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与股东之间的连带补充清偿责任,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排除在公司设立时股东违反出资义务补充清偿责任主体之外,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补充清偿责任适用条件的操作性较差.为此,需要明确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与股东之间承担连带补充清偿责任,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为公司设立时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补充清偿责任主体,增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担补充清偿责任适用条件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张娟 《学理论》2013,(14):135-136,153
一人公司责任的有限性、经营的灵活性,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投资模式。我国新《公司法》增加了对一人公司的规定,为一人公司的成立提供了依据。然而,此部分对一人公司设立的规定较简单,仍有几个问题值得探讨,如最低注册资本、衍生型一人公司的规制以及自然人设立一人公司的限制等等。  相似文献   

3.
公司清算制度的比较研究与制度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果把中国与美国的公司清算制度加以比较 ,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 :美国的公司清算制度有完善的保障公司债权人利益的规定 ,而我国却没有。我国公司清算制度存在着清算主体的确定、清算执行、违法清算行为的责任规范等方面的问题。因此 ,在公司清算制度的设计中应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和债权侵权行为理论 ,并强化清算责任  相似文献   

4.
陈彦晶 《理论探索》2023,(4):114-121
设立人设立民商事组织时存在目标组织类型不确定、类型转变、类型多样等特殊情况。设立中公司理论无法解决这些特殊问题,应当在《民法典》第75条、第108条的基础上提炼出“设立中组织”,替代“设立中公司”。“设立中组织”涉及外部责任承担、外部债权行使、内部责任分担、亏损分担、利润分配和组织成员变动六个方面的法律问题,《民法典》第75条、第108条和《公司法解释三》仅能解决前三个方面的问题,后三个方面的问题仍有待解决。“设立中组织”的法律地位应为合伙,设立人不应受到有限责任的保护。“设立中组织”内部关系应依据《民法典》合伙合同章规定处理;在责任和亏损分担上,不应适用“实缴”出资比例,而应适用“认缴”出资比例。  相似文献   

5.
徐楠  杨辉 《学理论》2010,(2):101-103
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具有行政垄断性等一系列特征,现阶段的反垄断法对于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规定存在诸多不足,主要问题表现在立法规定过于简单和原则、责任主体不明确、责任体系不完善以及查处机制不健全。为有效预防和查处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必须抓紧制定统一的《行业协会法》、明确法律责任主体、完善法律责任体系、明确查处机制。  相似文献   

6.
企业社会责任制度构建中应着力化解的矛盾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司法》已经对企业社会责任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但仍面临诸多需要化解的矛盾,主要有:企业营利性的本质与社会责任的承担导致支出增加之间的矛盾,现行政府责任绩效考核标准与公司社会责任实现目标之间的矛盾,现有法律规定与适应社会责任要求的应然法规体系的矛盾等。针对这些矛盾应从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分层、改革现行的责任绩效考核标准、培育消费者正确的消费观、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法规体系着手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党内法规责任规定是政治责任的具体化,其本质是党的纪律,以党内义务为前提,为党内法规的有效执行提供重要制度保障。根据条文排列方式,党内法规责任规定表述方式可以分成条文对应式、行为叙述式、行为列举式和原则设定式等四种模式。当前党内法规责任规定偏重于原则性设定,与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科学化规范化要求之间存在不适用性。要坚持"应设即设、设则有效"原则,实现义务与责任对称、责任规定与纠偏机制对等,实现不同党内法规责任规定之间的衔接性、协调性和统一性,形成统一的党内法规责任规定体系。  相似文献   

8.
公司的社会责任一般是指公司应当不仅仅以为股东赚钱为目的,更应当积极地促进社会的公共利益。虽然公司的社会责任思想诞生已近百年,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承认,但是当今法律对公司的规制仍然存在空白,社会责任难以落实。本文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中相关规定的漏洞,以及法律规制公司社会责任的内容和具体实践办法等问题进行探究是有重要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师瑞 《学理论》2012,(35):156-157
发起人在公司成立前以设立公司为目的所签订的发起人协议是合同行为,公司章程是依据法律的规定而签署的,其具有法律规范的性质。股东协议只对发起人具有约束力,而公司章程约束公司及其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司成立后,股东协议的效力并不因公司章程的设立而终止。在不同的案件诉讼中,应根据股东协议与公司章程具有不同的效力,以作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特许经营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包括未按法律规定进行信息披露、披露时间或方式不适当、虚假陈述、误导性陈述以及重大遗漏等.违反特许经营信息披露义务的民事救济方式有合同撤销、合同解除和损害赔偿.特许经营信息披露民事赔偿责任不是缔约过失责任,也不是违约责任,应该是特殊侵权责任.特许经营民事责任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被特许人固有利益、信赖利益和期待利益三个方面.我国特许经营立法应当确立公司特许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有关雇员的信息披露个人责任,令其与公司特许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除非其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发展和公司经济力量的增强,要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应运而生.本文回顾了公司社会责任的由来,论证了公司社会责任及其范围,分析了我国公司法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规定,提出并论证了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基于公司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基础上的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  相似文献   

12.
代言人的虚假代言行为与生产者的违法生产行为构成了对消费者的共同侵权,应承担连带责任,但有必要区分生产者的实行行为与代言人帮助行为。虚假代言人向消费者推荐产品,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并不是保证责任。《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个人虚假代言缺乏相应的规定,而《食品安全法》对于代言人的限制存在不分代言与虚假宣传是否具有实质联系等问题。建议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代言人对其虚假代言行为应当承担过错责任,但在举证责任的承担上宜采用过错推定。  相似文献   

13.
吴广海 《行政与法制》2002,(8):32-33,35
公司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订立合并协议,依照公司法的规定,不经过清算程序,直接结合为一个公司的法律行为。它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公司合并产生一方(或数方)公司作为民事主体地位的变化、财产和债务的归并和转移,对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产生重大的影响。因而,几乎所有国家公司法都将公司合并中债权人的法律保护作为重要问题加以规定。我国公司法对此也作了相应的规定,但由于立法不尽完善,在实践中,已暴露出诸多不足与缺陷。本文拟结合相关国家立法之规定,谈一谈公司合并中,如何完善对债权人的法律保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羸弱的近代中国一直处于外国列强不平等条约的制约之下,特别是领事裁判权制度,导致晚清政府、民国北京政府根本无力对外国公司在华设立分支机构进行必要的管制.因此,历部公司法中基本没有对外国公司的规定,直到1946年南京国民政府在修改<公司法>时,才第一次规定了外国公司法律制度.考察近代中国各时期政府对外闰公司管制及其法律制度,可以得出结论:外国公司不仅仅是公司法上的一个基本的法律制度规定,在它上面还承载着沉重的历史意蕴.  相似文献   

15.
张家港市根据中国银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关于《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形成了张家港市《关于组建市再担保公司的意见》,笔者对该意见进行可行性分析:设立再担保公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设立再担保公司的价值,以及它的主要优势等,为促进担保行业的健康发展、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公司董事义务及其立法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插三 《理论探索》2006,(3):153-154
以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为基本内容的公司董事义务体系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环节。我国公司法关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义务体系的相关规定多有不妥之处,尤其是竞业禁止义务、不得进行自我交易义务的规定有失公允。有鉴于此,明确董事与公司的法律地位,对幕后董事的控制行为进行规范,完善民事责任体系等,是今后立法上需要进一步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从法学角度研究,公司法是规定公司的设立、组织、运营、变更、解散、股东权利与义务和其他公司内部、外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公司法更倾向于研究如何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认为公司的本质是契约,而契约的订立是在当事人平等互利、自由的原则基础上达成的合议协议:公司法的本质是公共品.并对公司的治理结构以及一人公司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我国物权法第28条的规定过于笼统,没有明确征收决定生效的时间、条件和程序.物权法其他法律条文以及土地管理法等对这些问题也没有相应的规定,因此物权法第28条的适用便出现制度上的困难.实践中多由地方法规或规章来对征收问题加以规制,但层级过低,而且极易造成公权力的滥用,私权利的保护成为一纸空文.建议应采集中立法模式,早日制定一部征收法,统一规范征收行为,并对公共利益、征收程序、补偿标准以及征收人和被征收人的权利、义务、责任作出详细规定.该征收法与宪法、物权法、土地管理法中关于征收的法律条文相衔接,共同构成我国征收的立法体系,从而彻底扭转目前我国征收无法可依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否具有可诉性,一直是学术界众说不一的热点问题,实践中的操作也较为混乱。根据行政法基本原理和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通过分析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行政确认行为,符合《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可诉具体行政行为要件的规定,并且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并不矛盾,最后得出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3,(34)
有限责任制度的价值在于对公司的责任与股东的责任进行了严格区分,《公司法》的生命力就在于投资人的责任是有限责任。从比较的视角和公司人格否认的立法模式来看,我国还应在实践中将《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的规定落到实处,尽量限制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滥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