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造》1993,(1)
我们认为,“重建个人所有制”是指在生产力资料公有制基础上重建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制,即为人民(包括本人在内的全体劳动者)作贡献的劳动能力个人所有制。在肯定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重建劳动力个人所有制,是中国改革的重要任务。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实质上就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上重建劳动能力个人所有制。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主要是还给农民自己作主的劳动力所有权,其中包括所有权和使用权(经营权)。同时,与此相适应,给基层集体自己作主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产生了个人和集体等不同所有  相似文献   

2.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范畴.马克思指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在社会经济制度具有决定作用,这一思想的形成经历了初创、形成与发展、完善与成熟三个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作用的认识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3.
刘胜男 《传承》2009,(22):18-19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范畴。马克思指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在社会经济制度具有决定作用,这一思想的形成经历了初创、形成与发展、完善与成熟三个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作用的认识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4.
不能以个人所有制来改革全民所有制恽希良近年,一些论述“重新建立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文章认为,马克思所说的个人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它们对全民所有制的改革方向,大体上有两种意见;一是让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成为全民所有制的一个层次,使公有制真正落...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被视为经济学的“哥德巴赫猜想”。其确切涵义到底是什么?多年来,理论界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但至今仍莫衷一是。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所有制基本原理和“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历史条件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认为其确切涵义是,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特定历史条件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重新建立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所有制的涵义按现行教材及通行的表述,“所有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简称。《经济常识》中讲“所有制结构”,自然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实际上,所有制和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两个范畴的内涵,有着历史的演变过程。在马克思和列宁的著作中,二者的涵义是不一样的。马克思著作中的“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同义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道德化的批评和批评的道德》、《哲学的贫困》等论著中,马克思不是把所有制作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简称,而是把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同义语来使用的,即所有制一生产关系(包括生产…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中,马克思以分工与所有制发展状况的不同将整个人类历史分为五种所有制时期,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此之后,随着对资本主义社会研究的深入和对东方社会探讨,马克思又提出了资本主义之前的三种所有制形式,对其早期提出的所有制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前后两种资本主义之前的所有制形式所指的具体时期略有不同,但都是马克思对生产关系研究的具体的体现,是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两种所有制理论与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交相呼应,共同成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一、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概括的历史演变经济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按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论述,包括人们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一定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一定的交换关系和分配…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的社会整体结构中,法治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意识形态,它源自于经济生活并且反映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法治一方面维护着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巩固生产资料私有制并且强化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另一方面法治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它通过宣扬"自由"、"平等"等观念并且借助于国家权力来维持阶级统治。法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维护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同时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0.
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关系和经济关系的科学预测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从《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消灭私有制”的口号起,马克思一直没有中断对未来社会所有制问题的探索。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以往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重新建立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对于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理念的实现形式问题,理论界有人提出了股份制。本文在这一认识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股份制与“个人所有制”之间的理论联系,二者不论在逻辑论证方面还是在马克思原著分析方面都体现了深刻的内在统一。由此理论地表明:股份制是“个人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个人所有制”为股份制的普遍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公有制权利体系理论是当前研究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理论基石。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包括劳动力所有权体系和生产资料所有权体系两方面的内容,但后人把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等同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直接造成了对马克思公有制权力体系理论的误读:将公有制等同于生产资料公有制,否认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将生产资料公有制理解为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种误读反映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是劳动者不能充分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社会主义改革就是通过建设民主法制,促进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个人所有权的实现,并根据这两个权利来控制和监督行使占有权的国家和其他机构,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所有制问题,历来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带根本性的原则问题之一,容不得半点的含糊。在去年春夏之交的动乱、反革命暴乱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所有制问题上制造思想和理论上的混乱,把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诬蔑为私有制,企图鱼目混珠。因此,我们今天在“重建个人所有制”问题上正本清源,以正视听,具有强烈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分配形式多元化的客观必然性 马克思曾经多次指出:“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给构,分配本身就是生产的产物”。但是,生产力要对分配方式发生作用,必须通过生产关系这个中间环节。马克思反复强调:“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面”。“一定的分配关系只是历史规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  相似文献   

15.
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主旨,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类解放的所有制形式。然而,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此问题分歧很大,存在着十分严重的误读现象:关于重建的基础有私有与国有之争;关于重建的内容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之辩;关于重建的形式则有股份制的论调,致使这个重要的理论成果反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无法破解的"哥德巴赫猜想"式难题。  相似文献   

16.
(一)生产者对产品的所有权,是商品生产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基础条件。马克思说“只有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才作为商品互相对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5页)产品的所有权,是个生产关系问题,它决定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在农业生产中,如何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解决八亿农民对产品的所有权问题,是促进商品生产发展的最基础的工作,也是农村第一步改革的核心问题。前几年,我们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同一性质的所有制,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方式。在坚持公有制性质的同时,对所有制的结构方式进行调整,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有效的。为了使农村  相似文献   

17.
传统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一定地位和相互关系,决定一定的交换关系和一定产品的分配关系。正如斯大林所说:生产关系包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二)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  相似文献   

18.
用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重新审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这一基本矛盾 ,发现由此得出“公有制”适应社会化生产的结论不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逻辑发展的。社会化生产并不完全等于社会化大生产 ,它包含社会化大生产与社会化小生产两种发展趋势 ;而传统公有制形式 (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却是社会化程度较低的所有制形式。由此推论 ,公有制不是适应社会化生产的唯一选择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必须创新 ,增加它们的社会化程度 ,个体企业、私人公司和股份公司等都是适应社会化生产要求的不同所有制形式。  相似文献   

19.
本期导读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继承、创新与发展(胡钧)社会生产关系范畴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具有核心地位。不应以新制度经济学的某些概念取代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生产关系概念。创新与发展的实质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现实发展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理论,充实、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柯亨对马克思社会历史学说解读的"政治哲学转向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论述资本主义私有制后的未来社会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对于这一论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学术界有不同理解。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如下几种:1.认为“重建个人所有制”就是指把抽象的公共占有实现为具体的个人占有。笔者认为,这种观点的主要缺陷在于将“占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