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论土地征用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大量的农用土地被征用。由于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缺陷 ,致使失地农民的权益受到严重侵害。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正当权益 ,已成为一个十分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认为 ,要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 ,就必须改革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 ;加快相关制度的改革步伐 ;建立畅通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2.
陈永峰 《前沿》2010,(19):75-77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土地权益是农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和利益,是农民维持生存的最低的生活保障。而现今,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失地农民的数量不断增多,但是我国对于失地农民权益的保护很不到位,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严重的侵害,所以急需我们对于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进行研究,以更好的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本文拟从经济法的角度对我国现今土地制度的现状和缺陷进行评析,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失地农民权益保护对策与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的核心问题是权益保障问题。失地农民权益保护机制缺失问题已成为阻碍城市化发展、破坏社会稳定、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难题。对失地农民的权益流失和法律保障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构建较为系统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解决失地农民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4.
失地农民的核心问题是权益保障问题。失地农民权益保护机制缺失问题已成为阻碍城市化发展、破坏社会稳定、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难题。对失地农民的权益流失和法律保障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构建较为系统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解决失地农民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存在农村征地补偿标准明显偏低、征地补偿资金分配和管理混乱、就业安置弱化、社会保障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失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失地农民权益受损,土地产权的法律界定不清是根本原因,现行征地制度不完善是直接原因,政府以及农村基层组织代理人角色错位是深层次原因,城乡二元体制的制度性排斥是关键因素,农民观念陈旧、劳动技能和素质较低也是重要根源。因此,应从征地制度、安置方式、社会保障制度、政府服务意识等方面加以完善和创新,强化对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运》2011,(4):38-41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土地权益问题,不仅是关系农民生存发展的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政治问题。农村妇女是当前我国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她们的土地及相关权益状况如何,与农村家庭的生活水平、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的新农村建设政策中,“三农问题”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在现实中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由于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当前征地工作中存在问题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等原因,造成了失地农民无事可做,经济利益受损,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等诸多问题。为了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应构建完善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加强政府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的作用,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权利流失与保护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镇化进程中,伴随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相应而生了一个特殊的失地农民群体。由于国家对失地农民权益保护不力以及失地农民维权意识和能力薄弱等原因,失地农民权利不断受损和悄然流失,主要体现在土地收益权缩水、征地知情权被屏蔽、利益表达权受限制、社会保障权弱化等方面。失地农民的权利流失,既关系到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到我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因而防范失地农民的权利流失,加大对失地农民的权利保护力度,就成为当前我国迫切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民的诸多权益,都是间接或者直接以土地为载体,失去土地就失去了与土地相连的一系列权益。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即失地农民群体。他们的弱势地位决定了在农地流转中他们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地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是农村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丧失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国家虽出台了相关法律及养老保险政策来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但实施却并不顺利,部分地区农民参保不够积极,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可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天津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来,随着新区整体规划的推进实施,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海地被征收,失海失地农民人数增加,他们的权益保障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全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通过分析滨海新区失海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拿出整体解决方案,建立健全失海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制度,即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健全对地方政府的征地约束机制;健全失海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完善失海失地农民就业扶持机制,才能切实解决他们的权益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2.
【建言】城市化过程中土地非农化、农民市民化是一种必然现象,这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正视现阶段已经出现的,将来还将继续发生,且在一定阶段有可能趋于严重的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从制度层面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让农民科学合理地离开土地。  相似文献   

13.
论失地农民权益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琼  李莉莉 《理论月刊》2006,(12):173-178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大批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因受法律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法制意识淡薄等因素影响,失地农民的许多权益受到侵犯。为了继续顺利推进城市化,同时又维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必须完善土地征用的法律规范,完善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制度研究——以农村社区发展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群体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是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紧迫的、重要的问题。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困难,在相当程度上根源于相关的制度性缺失,简单地说,就是社会中间层组织化程度的低下。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从实体法保护、农村社区社会中间层的培育等方面着手,系统性地保护失地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5.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当前土地产权模糊、征地补偿标准不科学以及现行土地管理制度混 乱等是促成失地农民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的重要原因。为此,改革现行土地产权制度、规范征地补偿标 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加快,土地使用及其与土地相关的利益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以下一组文章,翟年祥、项光勤围绕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剖析了问题和对策;王桂芳则专门从法律的角度剖析了土地征收侵权的类型及责任方式;曹志海则从农民权益保障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化中的土地征用问题;王慎刚和李春梅、林伯海则分别从“城乡分治”和“土价入股”的角度探索了对土地管制不平衡的治理思路和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新模式。本刊编发这组文章,不在于给读者以答案,而旨在引起读者关注和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17.
王军波 《中国发展》2009,9(3):58-61
征地工作事关国家经济建设和农民切身利益。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被征用。目前土地还是农民生存保障之本,征地过程中如何确保农民合法权益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题。该文通过分析中国征地制度存住的问题,从保护失地农民权益的角度,提出了要严格规范土地征用、完善补偿机制及规范土地交易市场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失地农民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当前,我国失地农民在就业安置、社会保障、市民待遇以及参与权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利益受损的问题,这既有制度安排的原因,也有行政管理及社会方面的因素,维护失地农民的权益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少农民因国家和地方建设的需要而失去土地成为失地农民,失地农民有剧增趋势,失地农民生产生活堪忧,失地农民的问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难题,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加以研究,妥善处理这一突出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实现好、维护好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现行农地征用中存在着土地征用权被滥用、征用补偿不合理、征用程序不公平等问题,因此,确立农民在土地征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改革征地补偿方式,妥善安置失地农民,规范土地征用程序等非常必要。以此才能实现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