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让历史文物资源活起来,让文化网络空间亮起来,让民族精神内核传下去,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大事。疫情下文博系统担当作为,统筹运用传统方法与数字技术,真正"让文物活起来"。新时代文物数字互联创造了许多新探索,后疫情时期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为大势所趋。为此,应做好"十四五"文物事业改革创新和数字互联工作,开创新时代文物事业发展新气象。  相似文献   

2.
秦炳贞 《青年论坛》2006,(6):143-145
文物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在发展旅游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通过文物的永续开发利用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得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曾原  戴世萤 《思想战线》2003,29(4):60-65
边疆地区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普遍存在着立法、意识、经费、宣传等方面的问题。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三者关系问题的核心是能否将文物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将文物资源作为普通资源纳入到企业中进行市场化经营。在"建立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制度"、"动态式保护"、"参与型开发"、"和谐性利用"等思路指导下,建设"文化生态城镇"是历史文化名镇实现文化与生态、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拥有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好祖国珍贵文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当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物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较为突出的是:造成文物损失的法人违法案件有所增加;盗掘古墓葬、盗窃馆藏文物、走私文物等犯罪活动和文物非法交易活动屡禁不止;一些地方文物保护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影响了文物事业的正常发展。因此,必须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继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贯彻“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  相似文献   

5.
“……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正>绍政发〔2015〕19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为深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我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我市现存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各类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认真遴选和评估,确定了王阳明故居遗址等7处文化遗产为绍兴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将具体名单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7.
刁仁昌 《群众》2017,(21):63-64
六朝古都一南京,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大市.近年来,南京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在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的同时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让博物馆里的文物、城市中的遗产真正活起来,使文物保护成果融入城市生活、惠及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8.
正古建筑,是活着的历史,是可以触摸的时代记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古厝〉序》中指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2021年3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城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对文物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度,相关立法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但在文物和历史建筑之外,  相似文献   

9.
温家宝强调:必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4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给北师大实验小学“李四光中队”的信中说:“必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温家宝在信中说,我国人口多,土地、水、矿产等自然资源有限,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巨大,必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珍惜每一片森林、每一条江河、每一寸土地、每一座矿山,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设之路,使人与自然永远和谐相处。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是全人类共同的节日,是呼唤人们尊重地球、保护地球和善待地球的日子,更是我们探索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日子。今年…  相似文献   

10.
近年,随着北京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明显加快,各级财政在旧城改造、城市建设、新城开发和奥运场馆的建设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加快了建设速度。各级政府在以上项目中对能看得见的地上文物给予了妥善保护,但对于看不见的大量的地下文物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一些珍贵的地下文物和文化遗迹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许多遭到了毁灭性破坏,北京市政府需要采取切实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地下水资源是指埋藏于地表以下可以开采利用的水资源。第三条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地下水资源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第四条开发利用、保护地下水资源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 符合流域或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 (二) 开源与节流并重,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 (三) 开采与补给平衡,涵养水源,防止水源的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人民政府文件辽政发[2008]18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现将辽宁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56处)予以公布。为了切实保护好我省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各市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严格按照文物  相似文献   

13.
肖辉龙  彭婷婷 《创造》2013,(9):24-25
[秦光荣药方] 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规划 针对云南昆明城区的文脉传承出现断裂等问题,秦光荣指出,应该发挥昆明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世界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品牌. 在昆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昆明珍藏了许多历史记忆,出现过很多知名的历史人物、建筑或事件,这些都值得精心保护,让湮没于历史尘埃的文化遗存"活起来",并进一步培育城市文化气质. 一方面,要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规划.制定研究、保护、利用相结合的规划,延续历史文脉.对昆明现存古遗址、古建筑、古街区、古籍及重要史迹等文物的数量、分布、文物的价值和开发利用等作进一步的调查摸底;对民间公益、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民间节庆等非物质文化资源,要进行分类整理.  相似文献   

14.
《湖北政报》2009,(13):40-45
<正>鄂林策〔2009〕179号1总则1.1为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全面落实"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野生动物经营管理方针,规范野生动物养殖的行业管理及活体野生动物的经营利用行为,确保野生动物和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相似文献   

15.
胡连超 《人大论坛》2009,(10):44-44
安龙县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州级5处,县级27处。有文物489件,其中有国家一级文物7件,二级文物26件,三级文物52件。为了加强对古城、古文物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8月28日安龙县举行了“古城、古民居挂牌保护暨北门坡古街修复整治启动仪式”,对20户居民授牌并颁发了每户3000元的古民居保护补助金。并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黄朝文任组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熊合金任副组长,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我省有关部门对于保护文物虽然做了不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陆续发生过一些破坏文物的事件,这是与部分地区对保护文物工作重视不够分不开  相似文献   

17.
落实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落实到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上来。在我国西部许多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其实是很脆弱的,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将愈来愈受到资源环境的严重制约。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强调要"抓好资源节约工作,要利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促进中国走向节约型经济和节约型社会"。因此,从今年开始,我国对一次性筷子和实木地板等木制品将征收5%的消费税。这不仅是完善环境保护政策,开创绿色税收的尝试,也是促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从黔东南民族自治州"木头经济"发展演变引发的思考,对绿色税收进行初步研讨。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宿迁市宿城区秉持"保护也是利用、利用也是保护"的原则,在充分利用宿城文化资源禀赋,积极探索乡愁印记保护和开发利用方式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存在全社会乡愁印记保护意识不够、保护机构和机制不健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专业人才稀缺等不足。留得住乡愁、记得住乡音,事关城镇化进程的文化保护,事关文化血脉的传承。为此,宿城区政协委员建议:一、以凝聚共识汇集乡愁。属地政府相关部门作为乡愁印记保护的责任主体,每年要拨付专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向首都文物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搞好文物事业的改革,及时对未来做出新的预测和布置,这是实践给我们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在文物保护工作的诸多热点难点问题中,“点”(文物古迹)与“面”(历史地段)、“保”(科学保护)与“用”(合理利用)、“管”(文物市场管  相似文献   

20.
<正>鄂政办发[2019]12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我省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处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予以公布(附后)。请各地、各有关部门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认真落实保护措施,切实承担文物保护职责,确保文物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