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文新 《学理论》2013,(23):389-390
当代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深刻变化。高等院校由于在人才培养和信息资源中的重要地位,而成为中国网络发展的前沿。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民数量日趋壮大,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都产生了影响,因此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课题。研究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因势利导利用网络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珅 《学理论》2012,(22):235-236
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为研究论题,首先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内容进行阐述,而后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归因分析上阐述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针对当前的现状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心理契约的"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怡婷 《学理论》2009,(26):233-234
伴随"90后"大学生的入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其特征的新思路,本文结合"90后"的思想特征,将"心理契约"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探讨和论证了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构建起良好的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4.
莫天福 《学理论》2013,(24):377-378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数字报刊、手机信息等新媒体越来越受到热衷新生事物的大学生的关注,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和生活观念。相对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凸显出了一些体现其优势的特征,这对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黄河 《学理论》2014,(12):264-265
网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理念和行为习惯,其中由此产生出人们寻获信息和处理信息中的异化问题。在人们享用信息的同时,会因为信息异化的作用成为信息的奴隶。有鉴于此,在现阶段大学生教育中,要重视信息化社会中网络使用对大学生所带来的影响。以此为研究切入点,分析网络信息异化对高校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探讨深化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甘忠涛 《学理论》2012,(19):274-275
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及时关注大学生网络舆情,准确把握大学生舆情动态,引领大学生舆情方向,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研究领域。因此,认真分析大学生网络舆情,探讨其特征,针对其带来的影响,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措施,以期实现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维护校园和社会的稳定,促进高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孙柳 《学理论》2012,(29):243-244
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创造即创价效应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自觉。主体性发展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创价的目的,要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主体性发展中的作用;信息客体的创造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价的关键,要注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造开发;价值过程再创造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价的条件,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8.
阮东彪 《学理论》2010,(21):197-199
网络成为大学生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但网络也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进困境: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已不能适应大学生网民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已经力不从心,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已经很难奏效,如何解围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崭新课题,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指出:一是配备与培养政治素质、信息素质高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二是构建网站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三是以学生为本,把握网络互动的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10)
基于网络时代的背景,从社会热点的概念及网络传播渠道的特征入手,试图对网络社会热点的概念进行定义,深入地分析了当前学生的时代特点,总结了当前高校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平台,并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一些建议: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阵地;善于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网络热点和社团活动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0.
以信息业为基础的信息社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大背景。加快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信息化步伐,尽快实现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接轨融合,是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正确途径。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和模式创新两方面加以探索。  相似文献   

11.
"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金鑫 《学理论》2010,(25):283-284
通过对"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问卷分析,了解到当前部分"90后"大学生政治思想现状、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素质现状。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道德修养水平较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价值判断趋向现实化、功利化,道德行为明显滞后于道德认识,团结协作意识淡薄等。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8,(10)
对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这一课题的探讨就是从政治学的维度对其政治价值的追问。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面临着择选政治信息带有盲从性、养成行为规范忽视实践环节、生成政治人格具有滞后性的困境。为此,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作用,有利于其更好地发挥政治信息选择的引导作用,主导政治文化内化与外化的激励作用,政治人格的生成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形势与政策教育要研究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认识社会热点问题的主要渠道。网络对社会热点的传播具有片面性、表面性等特征。《形势与政策》课的社会热点问题教学,必须适应网络化的特点,弥补网络传播的缺陷,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孙一鸣 《学理论》2014,(33):288-289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对大学生的影响最为深刻,同时,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巨大挑战。互联网迅猛发展、普及率迅速提高;网络流行语符合大学生追求个性、追逐时尚的心理特征,网络流行语的运用满足了大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诉求,是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中流行的重要原因。不良网络流行语导致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失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产生巨大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将网络流行语有效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占领网络新阵地,以网络流行语为新载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网络流行语为新元素,弘扬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的时代,网络日益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带给我们积极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负面的问题,分析了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并据此出发初步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对策,旨在提高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飞速发展,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也给大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如何认识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开展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高校必须认清形势,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  相似文献   

17.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应用,为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形成了新的空间。针对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应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正确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优势,提升教育力;通过网站论坛、博客、微信传递正能量,提升凝聚力;密切关注网络舆情,提升引导力。经实践证实这些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8.
李珍  向小玲 《学理论》2010,(25):289-291
人文关怀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将人文关怀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于推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实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目标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注重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因材施教,关注校园文化,加强心理疏导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9.
翟建华 《学理论》2012,(35):340-341
网络文化的普及和网络信息的传播给大学生意识形态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多种困境。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传播工具,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发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境界,又要规避网络风险,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共振,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江强 《学理论》2015,(4):249-251
网络热点问题的炒作和传播给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思想行为等造成深远的影响,也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给新时期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对网络热点问题的界定、形成原因及其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者借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