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大钊对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高度自信:从历史价值上肯定中国文化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从现实地位上阐释中国文化应该在世界文化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从未来发展方向上指明中国文化再次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道路。李大钊的文化自信思想建立在对中西文化的理性认识基础之上,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湖湘文化是地域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大历史的影响下,在中华文化规律的支配下,沿着中华文明的方向向前发展。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湖湘文化对中华文化也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历史上有三次,周敦颐时期、王船山时期和曾国藩时期,湖湘文化返本开新,开拓创新,回答了中国面临的基本问题和重大问题,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与世界其它文明古国中途夭折的历史命运截然不同,世界上唯有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这与历代统治者重视对思想文化的引导并逐渐形成主流的社会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密切相关。研究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引导的丰富内涵,分析其成败得失,对我们今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徐小跃 《唯实》2014,(1):81-84
<正>中华文明,或者说中国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而能成为此历史文化之中心者当推至圣先师孔子,关于这一点前辈学者多有论述。钱穆《孔子传》序言说:"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之前,中国历史文化已有2500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之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2500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5000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  相似文献   

5.
罗建华 《求实》2017,(5):4-12
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以及因这种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包容性使异域优秀文明成果积极涌入,是当今中国文化自信的多重保障机制。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文化面临着多重的挑战与危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历史虚无主义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以全新的方式出场并对中国历史与文化加以否定与虚化。新一代领导人深入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内在机理和理论形式背后的政治诉求,力图对其本质加以揭露并从根本上解构它,以构筑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石与政治共识。经过长期的理论酝酿与现实考察,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四个自信",实现了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的理论升华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准定位。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觉是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传统和现状作出深刻反思,积极探索中国文化的发展道路,在社会变革中充分发挥文化的巨大作用。现阶段文化自觉突出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现代化人格的建设上。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确立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确定了新时代的逻辑起点,在理论维度上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历史维度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作出了新判断,在实践维度上为新时代确立了新的奋斗目标,在文化维度上提出了要建立新时代的文化发展环境与时代氛围,在发展维度上明确了新的社会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是先从舰炮练兵术引进,再到制度引进,进而到思想文化更新的变革趋势。中国近代化纲领,就是中国文化进行变革和再建的纲领。它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之文化革命任务的前半部分,即通过思想文化启蒙从国家、器用观念,向近代国家观念、民族主义、民主意识等的转变,这种历史文化观念的转变是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之文化革命的历史使命所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从文化学意义上讲,中国历史实际上是一部文化冲突、整合与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广西抗战文化不仅是中国抗战文化的总汇,而且是世界反法西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抗战文化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广西抗战文化历史,缅怀抗战文化先贤,从广西抗战文化精神的传承中理解其经典,这对激励广大青年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发有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宗桂 《红旗文稿》2012,(11):22-25
近代中国历史上,帝国主义以洋枪洋炮为支撑的文化殖民主义,给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带来的空前震荡,至今令人心悸;文化殖民主义带给中国人民的心灵创伤,至今疤痕犹在。从历史经验看,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殖民主义有着痛彻肌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