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理是农业大州,物种资源丰富,具有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地域、市场和环境优势。在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中.大理州仍面临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发展规模偏小、科技支撑较弱以及服务体系滞后等因素的制约。为此,要构筑多元投资体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策扶持引导、加强科技支撑以及完善服务体系,方能进一步促进大理州高原特色农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生活(青海)》2013,(5):I0005-I0006
化隆县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为引领,推进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水产养殖,农业生产全面发展。整体效益大幅跃升,谱写了新形势下农业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普洱是农业大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对农民增收及普洱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对普洱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快普洱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普洱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际,分析农村土地流转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寻找普洱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新型工业化是普洱市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普洱市新型工业化面临着工业发展水平低,县域工业发展落后,资源优势得不到有效转化,缺乏强势企业带动等问题。今后,普洱市在发展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必须解放思想,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做强做大林、茶、矿、电等产业,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普洱市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并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复,这对经济欠发达的普洱市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在分析普洱市绿色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就此提出促进普洱市绿色产业发展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全省跨越发展的弘伟蓝图.对于环境优越、资源富集、基础良好的普洱市,省委、省政府寄予厚望,要求五年后经济总量翻一番半、甚至两番,真正做到率先跨越发展.文章分析了普洱市率先跨越发展的可行性,指出目前普洱跨越发展面临的困难并对实现普洱市的率先跨越发展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支部生活》2013,(8):33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曲靖市2010年创办了曲靖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学校,通过强化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大力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有效推动了全市农村基层党建、农村社会事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各项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和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强化领导抓统筹曲靖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有大批的农村实用人才来参与、来支撑。2010年5月,经市委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2013,(10):28-28
静宁是一个农业大县、苹果大县,也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和我省干旱贫困县之一.近年来,静宁县立足县情实际,找准发展定位,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以果品、旱作农业、蔬菜、畜牧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保证特色农业持续发展,就必须有大量的农村实用人才来支撑引领.然而,人才难引、人才难留的问题一直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0.
特色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福州市围绕特色品牌农业建基地,依托本地资源和市场需求,发展壮大水产、畜牧、果蔬、食用茵、茶叶、花卉和竹木等特色优势产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特色品牌农业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日益体现。但福州在特色品牌农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应提高认识,制定政策,加强特色农产品市场开发,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特色品牌农业发展等措施,拓展“福州农业”品牌,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塑造福州农业名片。  相似文献   

11.
普洱市具有“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重要区位优势,与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有澜沧江水路相连接.近年来,普洱市口岸运行和经济有了新增长新突破,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为此,需要大胆突破,开放创新,积极争取各项政策,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增强内生动力,搭建各种贸易平台,促进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2.
正贵州省农信社不断创方式,积极支持茶产业做大做强,开创省农信社支持特色农业发展新局面。贵州是茶叶的主产区,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全省茶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贵州的特色名片。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贵州省农信社不断创方式,积极支持茶产业做大做强,开创省农信社支持特色农业发展新局面。"点线面"推进助建绿色银行在支持全省茶产业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农信社始终坚持全程跟进,把准金融支持茶产业发展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为我省的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那么如何把中央的大政方针同甘肃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呢? 一、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我省地形狭长,自然条件复杂多样.陇南丰水区与河西走廊干旱区并存;甘南、祁连山草原丰茂.这为我省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以来,海东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三大历史任务”,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促和谐,使得海东市“在八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的各项目标任务有效推进。有效发展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加快发展特色优质高效现代农牧业,特色优势作物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90%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咖啡产业已经成为云南省普洱市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重要支撑产业,但尚在初始阶段,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存在着科技含量不高、市场开发不足、品牌培育不够、整体竞争力较弱等问题。加快普洱市咖啡产业的发展,要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加快基地建设,做大龙头企业,打造普洱咖啡品牌,强化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魏县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立足县域县情实际,确定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统筹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持续做优农业存量、做大农业增量、提升农业质量,农业产业发展特色优势明显,农民实现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7.
马芳  莫治江 《当代贵州》2011,(14):46-47
在新一轮加快发展的征程中,荔波将紧紧围绕独特的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同步发展,特别是要加快特色生态工业、特色旅游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实现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夏河县紧紧围绕打造国家级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这一中心,突出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区域性首位产业地位,为把夏河县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高原有机畜产品加工销售基地而不懈努力.截至2013年底,全县畜牧业增加值达3.4亿元,肉类总产量达1.3万吨,奶产量1.2万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374元.  相似文献   

19.
贵州是一个贫困的农业省份,农业人口30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90%,全部居住在农村。发展农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省经济发展和扶贫工作深入推进的追切需要。发展具有我省特色的农业经济,必须了解我省农业存在的深层次的矛盾。 一、限制贵州农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原因 困扰我省农业的因素很多,存在着太多的矛盾与不利条件。农业以土地作为基本的生产要素,贵州土地资源稀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多年粗放经营,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因此决定了贵州农业发展比平原丘陵地带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贵州农业贫困的原因不仅与恶劣的自然条件有关,更主要的是由深层的经济、社会矛盾所决定。 1.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产品商品率低。  相似文献   

20.
时政要闻     
《支部生活》2014,(3):6
秦光荣: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省大局就有保障农为天下之本,农昌则国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省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主动。做好我省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推进"三农"发展相关精神,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寻求新的突破,在加快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四化同步"推进,在加快发展中确保农民增收,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