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及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当代中国法制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文章阐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分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特征,指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刘少奇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率先宣传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并尝试将其应用于革命实践;首次明确提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持或参与制定包括宪法在内的一大批重要法律法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重视法治建设实践,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一个开放的、科学的法学理论体系.在指导中国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实现其中国化,而且也能够使其被中国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还将在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和法制体系的建设中进一步将其发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4.
张宝山 《中国人大》2011,(17):49-50
杨秀峰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法学家,晚年主要从事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工作,参与制定了多部法律,及组建中国法学会,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学体系贡献了全部心血。  相似文献   

5.
一、法学理论必须正本清源法学以国家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与政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维护和巩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服务。由于它的这一重要作用,必然成为极少数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激烈争夺的领域。多年来,极少数人反对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宪法总的指导思想,否定马克思主义对法学研究和法制建设的指导地位,否定法的阶级性,否定法律具有专政工具的作用。这些观点不仅在理论上荒谬,在实践上也极为有害。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思想的发展是不断吸收世界先进法律思想并与之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过程。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蓬勃发展是其法理依据,同时它还借鉴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与西方先进的法律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推进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7.
建国四十一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法学研究和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走上了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正确轨道。从总体上来说,建国以来我国法学的发展,走的是一条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法制建设相结合的曲折的道路。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法制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曾出现过、而且今后还可能出现某种“左”的或右的干扰,但只要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坚持马列主  相似文献   

8.
郭彩 《前进》1995,(11)
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难题解答(二十三)目前我国法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法制建设是法律制度建设的简称。我国的法制建设,包括立法、执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环节的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重视和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党和国家一贯的战...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马克思主义在法律领域的理论成果,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实践印证了其强大的生命力。本文旨在探析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何种意义上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指引,以及实现其理论价值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渗透到社会主义法律思想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容与社会法律建设相互作用和融合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法律的现实性构成了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