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马振超在《新形势下国家安全观的内容及特点》(载《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中认为,国家安全观是对国家安全问题所持有的看法、态度和观点,它随着国家发展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内涵。传统国家安全观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应付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所面临的外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的挑战。由此,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就成为国家安全的主要内容。中外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安全观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  相似文献   

2.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曹峻在《理论月刊》2005年第12期发表的《试论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国家安全思想》中认为,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它的内涵和外延随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中共三代领导集体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分别提出了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安全思想、以综合安全为特征的安全思想和以普遍安全为核心的安全思想。建国后,针对内忧外患的复杂安全形势,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分析安全威胁的基础上作出了一系列的深刻思考和重大决策,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思想。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际战略学会研究员姜维清所著《交织:国家安全的第三种威胁》于2011年3月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该书提出了"国家安全的第三种威胁"的概念。该书以"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具有交织关系"这一理论命题为基点,全面梳理了国家安全中的"交织"问题,提出了"交织安全"、"交织型安全"新概念。  相似文献   

4.
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内部因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安全包括内和外两个方面,是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的统一。影响及威胁、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也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对于当前中国国家安全来说,“内忧甚于外患”,保障国家安全的重点不在外部而在内部。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威胁我国国家安全之“内忧”的根本途径和手段。此外,还需要全方位认识和研究国家安全问题,确立能够统合内外两方面的系统安全观,制定包括内外两方面的真正的国家安全法和完整成文的国家安全战略,设立能够从对内、对外两个方面领导和管理国家安全事务的权威机构,构建能够包容内外两方面的国家安全理论和国家安全学科。  相似文献   

5.
2012年2月23~24日,朝美第三次高级别会谈在中国举行,双方同意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信任,以改善朝美关系。但是随后朝鲜两次发射卫星、进行核试验并宣布永久退出六方会谈,朝核危机再次升级。采用内容分析法剖析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的朝鲜外务省发言,可以发现,朝鲜可能采取导致危机进一步升级的行动,中国在处理和解决朝核问题中的战略对策,应以坚持半岛无核化作为首要目标,将坚持六方会谈机制作为首选对策。  相似文献   

6.
朝鲜第三次核试验导致朝鲜半岛局势持续升级,新一轮朝核危机爆发。中关两国围绕本轮朝核危机,开展了新一轮政策互动,呈现出合作态势,这对化解朝核危机,增进中关战略互信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双方就朝核问题的责任区分和解决路径仍存在明显分歧,这又给朝核问题的解决以及中关关系的稳定增添了不利因素。中关双方有必要就如何应对朝鲜半岛的潜在冲突开展对话,共同维护地区稳定;尊重彼此的利益关切,在中国的周边安全利益与美国的同盟安全义务之间寻找平衡,最。从长远看,中美两国存在目标上的一致性,而当前中关两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框架内对朝鲜进行了制裁,双方有必要对制裁的后果做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7.
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兴起根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主义既是一种思潮,也是一场运动。冷战结束后,此起彼伏的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席卷全球,成为影响当今国际形势安全与稳定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兴起的原因,从国际体系层次来看,是冷战格局的解体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体系的负面影响;从国家层次来看,是有关国家民族政策的失误、历史遗留问题的后遗症和外部势力介入造成的不良后果;个人层次的原因是以个人认同为基础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发生了不利于国家稳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学术信息     
张江山在《试论国家安全的基本要素》(载《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 0 0 1年第 3期 )一文中指出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国体和政体的稳固、国家的统治机能和作用、涉及国家及全体人民的重大利益不受威胁、侵害和破坏。这里所说的威胁、侵害和破坏 ,既有人为的 ,也有自然力量构成的 ;既有现实的 ,也有潜在的 ;既有来自国家内部的 ,也有来自国家外部的 ;既有军事的 ,也有政治的 ;既有经济的 ,又有意识形态领域等方面的。国家安全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研究国家安全是每个主权国家的政府维护国家根本利…  相似文献   

9.
陈宇宙在《天府新论》2008年第6期发表的《文化软实力与当代中国的国家文化安全》一文中认为,国家文化安全就是国家之间文化软实力的比较优势,是指国家为了防止异质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渗透和侵蚀时.保护本国人民的民族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行为方式、社会制度等不被重塑和同化,免受外来强势文化威胁和危害而呈现出来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外交评论》2017,(6):132-156
在核时代的国际政治中,虚张声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威慑行为,它旨在通过夸大自我实力和意图、释放虚假信号和推行不透明政策,以及不经意间越过政策红线的边缘政策,迫使对手放弃攻击意图,以维护自身国家安全。一个刚跨过核门槛的国家往往倾向于利用虚张声势行为威慑敌对核大国,以防止敌对核大国在其尚未获得可信核威慑时发动先发制人打击,并最终促使敌对核大国承认其核国家地位。刚跨过核门槛的国家作为较弱一方,其虚张声势行为受到技术进步、政体安全和联盟凝聚力三个因素的重要影响。从战略效用来看,虚张声势行为不仅可以帮助刚跨过核门槛的国家隐藏弱点,有利于其度过危险的过渡期,也可以作为展示决心的重要途径,进而增加敌对核大国的战略成本。以朝鲜在第四次核试验后的虚张声势行为为例,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刚跨过核门槛国家虚张声势行为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1.
生态安全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振军在《俄罗斯保护生态安全的措施分析》(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年第6期)中认为,生态安全是指保护个人、社会、国家的切身利益和自然环境免受人为的和自然的因素造成的威胁,不存在威胁自然环境和居民健康的状况。生态安全在范围上,可以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地方生态安全,它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区域生态环境状况;二是国家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2.
在时事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的《2009年中国国家安全概览》第6章中,该章作者赵晓春认为,尽管中国国际安全形势总体有利,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这些挑战既包括传统安全威胁,也包括非传统安全威胁;既有现实的挑战,也有潜在的威胁,如果处理不好,会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综合安全观的视角观察中国政治安全,其面临的主要威胁表现在五个方面:刚性稳定具有极大的社会风险;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消弱;中国社会主义制度面临的威胁;国土安全是中国政治安全的要害;三股极端势力对中国政治安全的威胁。维护中国政治安全的对策主要有:重构国家安全体制是政治安全的体制保障;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根本在于增强综合国力;维护政治安全,要练好内功;实施正确的国际战略,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4.
国家经济安全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本文对国内理论界近期的讨论情况作一简要的综述。一、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涵义由于各人认识角度、关注侧重点的差异,大家的理解并不一致。相当一部分研究者立足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这一背景来理解。他们认为,国家经济安全与对外开放密切相关;经济安全是指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利益不受外国和国际威胁的一种状态;经济安全问题的实质,就是利用各种有效手段,保障国家的经济稳定和繁荣,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和发展大局,在国际竞争中争取有利地位和营造良好的外部…  相似文献   

15.
周小霞在《浅析网络时代的国家安全》(载《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一文认为,传统安全范式的主要内容是保护国家不受外来军事威胁。这种以军事为中心的国家安全范式反映了政治现实主义的理论假设,民族国家是国际体系中的最重要的角色,无政府体系即国际环境没有最高政府的存在,在权力和斗争中国力(武装力量)是获取、  相似文献   

16.
五十多年前,美国悍然出兵干涉朝鲜内战,同时派海军第7舰队侵占我国领土台湾,不断轰炸我东北边境的城镇和村庄,直接威胁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出于保家卫国的需要,党中央决定抗美援朝. 对于抗美援朝的利害得失,历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总起来看,新中国抗美援朝的"功"远大于"过","得"远大于"失 ",无论功过得失,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财富.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任卫东在《国家安全观的演变与重构》(载《人民论坛》2005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由外到内”是全球化进程中国家安全观的演变与重构的特点之一。他说,“由外到内”是指国家安全观正在由重视影响国家安全的外部因素向重视内部因素转变。二战以前,以军事力量支撑的国家生存安全构成了国家安全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以轻微犯罪为主的犯罪化趋势已成为我国近年来刑法修正的核心特征,不少学者对此表示反对,认为其是应对风险社会安全刑法观的表现,担忧过度强调安全有损刑法保障自由的价值目标。我国现在所处的社会阶段决定了刑法必须有效应对安全威胁,同时也应兼顾公民自由的保障,因此应当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刑法发展的指导思想,构建总体国家安全刑法观。与以往不同,总体国家安全刑法观以安全威胁为核心,兼顾安全和自由,关注安全威胁间的联动性,注重效果可持续性。总体国家安全刑法观的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等,要求采取以下措施:科学确定总则的处罚范围;注重安全威胁间的相关性;合理设置犯罪门槛下限;设计匹配的轻微刑罚制度。  相似文献   

19.
朝鲜核问题有三种发展变化前景:第一种前景,美国对朝发动军事打击,引发东北亚局部战争;第二种前景,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朝放弃核武计划,美等有关国家向朝提供经济与安全补偿;第三种前景,朝在时机有利时突破核门槛,成为事实上的核国家。第一种前景和第三种前景都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应努力争取朝核问题循第二途解决。  相似文献   

20.
很久以来,在中共中央有关农村和农业问题的文件中,很少论及“安全”特别是“国家安全”,但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却19次出现“安全”一词,其中“粮食安全”就出现了7次,“国家粮食安全”出现了5次,甚至还出现了“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