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会"知足"     
人的欲望是无止尽的,面对如今眼花缭乱、物欲横流的世界,你若是一个“不知足”者,那令你心动、想入非非的诱惑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有时“知足”真的要比“不知足”难。清人胡澹淹写的一首打油诗《不知足》:“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夏,床前缺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要下,又虑出门没马骑;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下十数个,有钱没势被人欺;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来下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位好友在一场婚宴上相聚,闲聊中谈及夫妻相处之道时,一好友给即将结婚的一哥们儿"传授经验":"要想日后省心,家务活儿就得少伸手。"对方不解其意,追问啥意思。"刚结婚那两年,我没事儿时经常主动擦擦地,可媳妇不是嫌拖布没拧干,就是抱怨哪块儿没擦净;每天吃完饭收拾厨房,不是嫌东西放的位置不对,就是唠叨哪个盘子给碰掉块碴儿……反正不管你干啥,出点儿毛病就没完没了地磨叨。既然越干毛病越多,我告饶还不行吗?大不了就一个毛病——不干。"有人接过话茬儿:"看来,有些‘为官不为’的人跟你是一个想  相似文献   

3.
抑贪制欲     
记得有首民谣:人生在世求衣食,有了食来又想衣;长袍短褂做几件,家中又缺美貌妻;红粉佳人作陪伴,回家又嫌房屋低;高楼大厦盖几座,又嫌没有骏马骑;出门骑上高头马,有钱无官被人欺;七品皇堂做知县,小官又被大官欺;当朝一品为宰相,不如面南登了基;面南背北坐天下,又想跟神仙下盘棋;与王祺老祖把棋下,又想跟玉帝成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一位老汉冒着大雪来到本刊编辑部。他对笔者说:"我看了你写的文章,决定来找你,提供点儿素材,也许你能用得上。"他说,两年多前,他家的房子被一伙人在深更半夜强拆了。他当即报警求助,却无人出警。从次日起,他开始往返于省市相关部门,据理控告开发商,但接访人"不是推,就是拖"。两年多来,他路没少跑、钱没少花,身心疲惫却一无所获。其间,有人给他支招儿:"把上告信发到互联  相似文献   

5.
把"说短话"写进政治局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之中,足见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对"说短话"的重视程度。其原因是现在说长话者太多,既浪费时间又直接影响到说话的实际效果,这种状态急需改变。人们,特别是有的领导干部不愿说短话的病根是:不敢短。很多人认为只有长篇大论的演讲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水平,怕话说短了会被别人说没水平,于是,便把短话拉长,将套话、空话、无用的话都囊括其中,甚至于重复地讲。其实,真正有水平的人是  相似文献   

6.
为方便村民出行,2006年,我从县交通局争取到3万元,村里挤出1万元,计划再凑点钱,修建下堡子村口的便民桥。村民宋某找到我,要求承包修桥工程,我没答应。项目虽然小,但也要经过村"两委"研究决定,另外,经费也还没筹齐。宋某嘲笑说:"什么研究不研究的!你怕是要留给自家的亲戚朋友做,好捞油水吧。"我耐着性子向他解释:"现有的4万元只够成本,哪有什么油水可捞!即使有,我也不会做这种事。""你既然嫌钱不够,那就包给我吧。我保证就用这点钱把桥建起来。"宋某说。经过班子集体讨论,最后决定工程就交  相似文献   

7.
写下标题,忙作解释:本文所说的"帽",乃特指"乌纱帽",不包括其他种类的帽子.而所谓"以‘帽'取人",就是以其人头上戴没戴"乌纱帽"为依据,来判断其人的品德和能力,继而决定对其采取的态度.按照这种"取人"的法子,你戴着"乌纱帽",我就巴结你;你没戴"乌纱帽",我就鄙夷你.曾记否?以"引锥刺股"闻名于世的战国时代政治家苏秦先生,其"前倨后恭"的嫂子,就是因为苏先生起初没戴"乌纱帽"而对他"倨",后来又因为他戴上了"乌纱帽"而对他"恭"的.  相似文献   

8.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所参与撰写的<晋书>中愤慨地指出,东晋时期,政出多门,争权夺利成风,莅职者为身择利,铨综者为人择官.今日你叛乱,明日我进剿;今日你封官,明日我拥兵.真个是无人不逐利,无官不贪墨,大有"不捞白不捞,捞了也白捞"之势.这是一个贪官肆虐,百姓遭殃的苦难岁月.因而,与历史上其他朝代相比,东晋的廉吏甚少.不过,在这凤毛麟角的清官廉吏中,有一位卓然独行的正人君子,其所言所行堪为为政者的楷模,很值得大书特书.他,就是濮阳鄄城(现山东鄄城)的吴隐之.  相似文献   

9.
智慧两则     
白纸上的小黑点一位大师受邀到大学演讲。在演讲前,他拿了一张很大的白纸贴在墙上,然后在白纸上画了一个小黑点,之后,他找了一位学生,问他:"你看到了什么?"那位学生说:"那是一个黑点。"这位大师接着又点名问了许多人,每一个人都说:"那是一个黑点。"大师笑了笑说:"你们说的都没错,这里是有一个黑点,但你们为什么都没注意到这张大白纸呢?"  相似文献   

10.
<正>党政干部在做官、做人、做事的从政过程中,其心态、态度应是把"做官要知足、做人知不足、做事不知足"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这三者相连、相应、相促、相一体,其作用、价值就大了。在这里,做官要知足是原则、本分;做人知不足是精神、动力;做事不知足是境界、操守。不过,要知足、知不足、不知足,要用心灵去体会,用智慧去把握,用行动去实践,把责任举过头顶,把名利踩在脚下,把百姓装在心中,把本色进行到底,人生就显得精彩,品德就显得靓丽,事业就显得红  相似文献   

11.
江西这块红土地,不愧是人杰地灵的一块宝地.它有太多的神秘,太多的传奇,让你惊讶不已! 匡庐俊秀,赣水长流,孕育了一代又一代闻名中外的杰出英才;井冈雄伟,鄱湖浩瀚,开创了一代又一代彪炳千秋的宏图伟业.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展示出红土地是一块藏龙卧虎之地.追溯中国近百年来的伟大人物,江西为其祖籍地者不在少数.细细数来,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的祖籍都在江西;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中共"三代领导核心说",而三代领导核心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祖籍地,也全在江西.  相似文献   

12.
<左传·襄公十五年>里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个人得到了一块美玉,把它献给掌治城郭、执国政的上卿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人以为他嫌玉的质地不好,急忙解释说:"我已请琢玉的工匠鉴定过,他们认定是真正的美玉,是一块稀世之宝,所以才敢进献给你."子罕说:"我把不贪婪作为宝物,你把美玉作为宝物,如果把美玉给了我,我们两人都丧失了宝物,不如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  相似文献   

13.
<正>清朝学者俞樾所作的《一笑》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京官将赴外地任职,临行前去跟恩师辞别。恩师说:"外地不比京城,在那儿做官很不容易,你应该谨慎行事。"京官说:"没关系。现在的人都喜欢听好话,我呀,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见人就送他一顶,当不至于有什么麻烦。"恩师一听这话很生气,以教训的口吻对京官说:"我反复告诉过你,做人要正直,对人也该如此,你怎么能这样?"京官说:"恩师息怒,我这也是没  相似文献   

14.
杨治钊 《实践》2009,(7):56-56
某地一次廉政集体谈话中,一位领导说:"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总把自己当人物、当领导,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即使真的有所作为,成绩斐然,也要谨慎,虚怀若谷.其实,人的最终结局都是一样的,只是你把自己看得太高太重了.说句俗话,千万别把自己当回事."  相似文献   

15.
正一位老人对升了官的儿子说:"职位升了,千万别张狂,做官要知足、做人要知不足、做事要不知足。"老人的话言简意赅、语重心长,无论对儿子还是对他人,对为官者还是对为民者,都颇有启迪作用。做官知足,这是一种清醒,更是一种心态。有些干部热衷于做官、陶醉于做官,"官瘾"特别强。他们精心设计自己的升迁路线图,步步为营,煞费心机"跑官要官","两年不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不挪动,就想去活动"者更不少见。要其端正"官念"、淡化"官  相似文献   

16.
善于倾听     
前年,我刚接任社区党总支书记没几天,一个五十多岁的瘦弱男子来到社区,说要"上访".我一听到这两个字儿立即紧张起来,忙看座上茶,问他"对哪件事儿有意见". 原来,他是一位下岗职工,夫妻身体都不好,家庭贫困.为了照顾他家的生活,每个月的三四号(日)社区都派志愿者给他家送10斤大米、10斤白面以及豆油、酱油各一瓶,有时还有十匝一包的挂面.可是那个月都中旬了,一位社区工作人员才带人把东西送到他家.他嫌东西送晚了,就说了几句不客气的话.那位工作人员反唇相讥,说"给你送来就不错了",然后放下东西就走了.他这是来找书记"告状"的.他的情绪很激动.  相似文献   

17.
愚人买智:冷静决策从前有个又穷又愚的人,在一夜之间突然富了起来。但是有了钱,他却不知道如何来处理这些钱。他向一名和尚诉苦,和尚便开导他说:"你一向贫穷,没有智慧,现在有了钱,不贫穷了,可是依然没有智慧。劝你进城里去,那里有大智慧的人不少,你出百把两银子,别人就会教你智慧之法。"那人去了城里,逢人就问哪里有智慧可买。有位哲人告诉他:"倘若你遇到疑难  相似文献   

18.
<正>1996年金秋,刘翠办理了家属随军手续,从八百里秦川来到昆仑山下的格尔木。他们在格尔木家属院里的被窝刚刚暖热,陈二位就接到了要去江源兵站任副站长的命令。二位对格尔木大站的一位领导说:"我已经一百四十三次翻越唐古拉山到西藏了。"领导听了笑笑说:"我知道在咱们青藏线上,像你这样的闯山人不会太少。那你就把这一百四十三次当作  相似文献   

19.
采访孟亦醒那天,正赶上他的儿子去监狱探视.宝贵的探视时间里,父子二人却几乎一直保持着沉默.做父亲的,身穿囚服,一脸赧色;当儿子的,大包小裹,疲惫落寞.似乎为了打破尴尬的气氛,儿子清了清嗓子,终于先开口:"……家里都挺好的."父亲迅速感激地回答:"你多费心了."想了想,又犹豫着加了句:"好好照顾你妈妈."话音未落,眼圈儿先红了,而儿子却生硬地把脸扭向窗外,再没说什么.  相似文献   

20.
身为女人,面对着滚滚红尘,你是否有太多的不甘心、太多的不满足、太多的诱惑而让你蠢蠢欲动.你是否想过幸福的模样,是否希望每一天都能过得精彩?年少时,我曾想过拥有一份喜欢的工作,找到一位我爱的也爱我的人,轰轰烈烈谈一场想象中的恋爱,不求薪水多够用就行,不求华丽的居舍温馨就好,要一份安定平静生活过一把如诗的日子,简单而精致……然而,现实中的我,生活中琐碎、折腾和挫败改变了我的容颜,也改变了我当初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