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行政权力监控在我国正日益凸现其严峻性,由于行政权力的自身特征如强制性、单向性、扩张性、嬗变性等,决定了必须对其进行监督制约。为了有效规制行政权力,解决现行权力监控中存在的缺陷,目前需对原有监控措施进行全面分析,摒弃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权力监控内容,从完善监控权力运行的法律体系、构建严密完备的权力监控网络机制、构建监督工作问责机制、加强道德制约机制建设四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我国行政权力监控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2.
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和以道德制约权力,是权力监控的主要形式。现阶段党内权力监控不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党内以权力制约监督权力机制不完善;党员民主权利未得到真正保障使以权利制约监督权力流于形式;权力主体道德信念蜕化使以道德制约监督权力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因此,加强党内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必须科学配置党内权力,扩大和保障党内民主,着力提高道德水平,从而实现对权力运行的强势监控。  相似文献   

3.
建立健全党内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是用系统控制论方法研究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针对当前党内领导体制存在的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系统控制理论为指导,按照以民主权利监督制约权力、以权力监督制约权力、以法规制度规范制约权力的要求,建立健全党内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真正形成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党内权力运行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4.
一、导致腐败的制度缺陷1.民主监督乏力。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公职人员主要是依靠公共权力,而人民群众则主要是运用法定权力。在具体生活中,公共权力是为实现人民的利益服务的,为了保证权力的正当合理的行使,通常必须建立和完善权力对权力的监控制度,防止权力践踏和侵犯人民的权利和利益。权力对权力的制约是现代权力制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虽然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负责对“一府两院”的监督,但这种监督的实效性不够,有时往往处于虚化状态,这样权力的运用就很容易离开人民群众权利的监控,导致权力被滥用,寻租腐败。2.法治力度不…  相似文献   

5.
王延吉 《新长征》2012,(2):50-51
近年来,通化市坚持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反腐倡廉建设,突出制约监督权力这个核心,遵循权力运行规律,严密监控权力运行,有效推进了惩防体系建设,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服务保障作用。一、把握重点,全面规范权力行使在推进惩防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  相似文献   

6.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标本兼治地反对腐败,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凸显的执政理念。贯彻落实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方针和部署,必须走以权利制约权力的道路,不断缩短权利到权力的距离,这是惩治腐败的治本之举。要缩短权利到权力的距离,必须保证权利是权力的唯一来源,必须形成一套权利监控权力的机制,必须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7.
胡嫄  付慧姝 《求实》2004,(11):72-73
腐败是危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痼疾 ,以权力失控、失衡为主要标志的权力异化是导致腐败的根本原因。在坚决打击腐败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我国目前的腐败主要属体制性腐败 ,遏制进而消除腐败的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实行法治。克服体制缺陷 ,必须建立起防止权力集中和权力滥用的制衡机制 ,以法治为权力限定边界 ,并对权力的运行进行严密的监控和制约 ,从而防止政府及个人权力的无限扩张。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在权力运行监控上还存在人民监督权利泛化、弱化的缺陷,作为权力主体的人民群众对代行权力的官员监督机制还不完善、路径还不畅通。因此,要从创新和完善群众对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入手,实现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滋生与扩大。  相似文献   

9.
刘君 《奋斗》2008,(12):30-31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颁布以后,伊春市秉承科学发展观要求,以制约和规范权力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探索创新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坚持试点先行、积极稳妥、重点突出、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工作规划》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0.
观点     
《先锋队》2012,(9):39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不是万能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反腐败与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晖撰文指出,对公共权力运行的监控包括廉洁从政、勤勉慎政和依法善政三个维度。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势必成为现阶段公共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在公共管理活动中,权力主体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处理社会公共事务,实现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目的。然而他们在具体决策、管理和执行公务等活动中往往会出现偏离为社会民众服务的失范行为。有公然违背现实规章的违法行为,更有大量缘于权力主体内在道德理性行为选择能力低,而出现介于个人内在道德责任与法律底线之间的“灰色”行为选择,这些行为在极大程度上损害了公众利益、偏离了公共目标,应对此类行为加强有效监控审查,规范公共权力良性运行,尝试建立公共权力道德绩效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2.
寻租理论的现代表症、根源及其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 《唯实》2009,(8):104-107
权力寻租是把权力商品化,或者说是以权力为资本,去参与商品交换,它是政府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避开各种监控、法规、审核,从而寻求并获得自身经济利益的一种非生产性活动。它源于资源的稀缺性、监督和制约机制的不健全。解决权力寻租问题应该依赖制度创新和制度改革,从而更好地发挥政府资源配置的功能。具体的做法有:减少政府管制的力量;加快改革步伐,缩短制度惯性的持续时间以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在政府可支配的范围内制定合理的、科学的、严谨的规则。  相似文献   

13.
试论缩短权利到权力的距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制约权力的最文明最进步的方式,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和要求,是防止权力走向异化和腐败的治本之举。以权利制约权力必须缩短权利到权力的距离,缩短权利到权力的距离首先必须保证权利是权力的唯一来源,必须形成一套权利监控权力的机制,必须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4.
引咎辞职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保障公务员正确地行使人民授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防止腐败产生是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现有的对公务员的监控机制着重强调对公务员的外部监控制约,实际产生的效果并不理想.立足于公务员自省意识的引咎辞职制度,在西方国家公务员监控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为我们国家的公务员监控制度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就引咎辞职制度的思想沿袭,如何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引咎辞职制度以及现实意义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对"一把手"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督一直是个焦点、难点甚至是盲点问题.导致"一把手"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基于"一把手"自身素养方面的主观因素,也有基于权力的膨胀性与对"一把手"监控不力等客观因素.防治"一把手"腐败问题,重在防.为此,既要合理分解和配置"一把手"的权力,又要加大上级对下级、同级之间、下级对上级的监管力度,加大群众监控,通过推进信息公开为媒体与群众监督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6.
鲍世赞 《世纪桥》2010,(7):17-18
反腐倡廉建设要继续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在此过程中要重点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深入贯彻落实党内监督制度,形成有效规范的监控机制;继续坚持和完善反腐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继续深化以制度建设为基础的体制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政治体制改革进入实施阶段,经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这一步改革的任务能否完成,目标能否实现,既与能否认真实施中央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有关,也与能否有效地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控制,惩治腐败,搞好廉政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加强对权力的监控必须与新一轮的改革开放的步伐结合起来.本着保障改革开放和经济稳定发展的原则,我们必须积极地探索制定并有效实施新形势下加强权力监控的新思路和新办法.  相似文献   

18.
邹玉政 《唯实》2002,(2):60-64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现代行政提高行政效率的必须 ,但其膨胀和错位使人们日益感受到来自于它的威胁。仅以合法性规束行政自由裁量权显然是软弱无力的 ,必须对其在权力设定阶段、权力运作阶段及权力审查阶段进行全方位的合理性监控 ,严格意义上的行政法治才能在实质上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19.
戴思厚 《发展论坛》2003,(12):23-24
近年来,虽然我们党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但仍有像河北程维高等一些大的腐败案件的发生。深究其中的原因,我们就不难发现,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还存在着某些缺陷,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我们对权力的科学分解还远远没有到位;“一把手”的权力还缺乏制衡机制,或者现有的制衡机制在“一把手”面前显得刚性和硬度不够;一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在一些地方大打折扣,在实际操作中流于形式。因此,进一步加大对权力的监控力度,才是有效地防止权力腐败的重要途径。一、对权力进行科学分解与制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江泽民同志…  相似文献   

20.
霍刚  苏华 《新长征》2010,(3):58-59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制度建设,认真执行和不断完善各项监督制度,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体制,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合力,加大监督制度创新力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贯彻落实这一要求,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以正确行使权力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