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安全问题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并逐渐上升到影响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列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文化之所以出现"安全"问题与全球化进程中的"双刃剑"效应以及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推行文化霸权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行为有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在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下,保护和传承好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重大的课题。论文以陕北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为例,通过对陕北民间文化艺术的蕴藏及其保护状况阐述,分析当前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力图提出有效措施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进而加强我国在全球化中的竞争力,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河南省方城县委统战部积极采纳党外人士建议,协调有关部门保护方城传统文化,先后成立了剪纸、小石猴、舞狮等民间文化协会,使当地传统稀有民间文化得到保护与开发。图为方城县的舞狮队在2007中国(泉  相似文献   

3.
杨明寿 《楚天主人》2010,(11):36-37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长阳人"的故乡,是土家族的发祥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文化丰富多彩。2006年,自治县人大制定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文化保护条例)。这部条例的颁布实施,为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制保障。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土家儿女,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韦立勋 《当代广西》2014,(24):50-50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加上西方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追求视觉快感的电视、网络文化逐渐占据了我们的文化生活,民间文化渐行渐远。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民间文化,河池市金城江区把民间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成功推出下洛"扁担文化旅游节",并以其为平台和契机,全面弘扬扁担文化这一民间特色文化精髓。一、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传承》2016,(2)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许多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群众文化的内容。群众文化是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的有效载体,两者相辅相成。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加强对非遗的宣传,是对非遗广泛而有效的保护,可通过"文化遗产日"活动、庙会等,对民间文化进行创新,并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培养非遗传习人。  相似文献   

6.
让民间文化代代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念清 《政策》2003,(5):38-39
历届湖北省委省政府都十分注重挖掘、整理、保护湖北的民间文化资源,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特别是楚文化发掘和研究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周时我们要看到,大量民间文化没得到有效的整理、挖掘,随时都有可能"随风而去","随时而逝",将留下无可挽回的遗憾和损失。因此,挖掘、整理、保护、传承湖北的民间文化是我辈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刘志军 《思想战线》2011,37(5):62-66
后申报时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主要面临狭义文化观的束缚、意识形态标签的羁绊、大众参与的边缘化与政府的包揽、利益博弈与政治筛选导致新的文化不平等、"名录"阶梯化带来的文化阶层化、"名录"利益化带来的文化封闭性、经费难以保障等问题。应尽快研究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评价体系;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分级警告与摘牌机制;通过立法与制度建设推动参与式保护,杜绝政府包揽及文化部门与民间文化精英的垄断合谋;设立文化彩票或文体彩票,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可持续地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8.
赵举海 《湖北宣传》2006,(10):13-13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文化强市”发展战略指引下,宜昌市文化事业和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全市开展民间文化抢救保护工作,被文化部确定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试点,部分县市已建成民间文化资源数据库。文艺精品生产,群众文化,少儿文化,市场管理,文物保护,电影,新闻出版等主要业务工作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夷陵区,长阳,宜都,当阳被命名为“全国民间文化先进单位”,长阳,夷陵区,宜都,枝江被命名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  相似文献   

9.
王文淼 《乡音》2015,(3):19
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民族特色、传递地域风情、负载文化记忆,是国家和民族"活着的宝藏"。在工业化、全球化日益加速的情况下,传统的民间文化已逐渐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工作的迫切性刻不容缓。如何将无形的历史文化内容进行有形化利用,为其营造所属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空间,使之活化,从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绵不断地传递下去,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一、有形化利用的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量非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10.
王玥婷 《人民论坛》2011,(9):214-215
文化交流在国际交往中占据的位置日益重要。面对日韩等世界各国文化外交战略的建立以及文化渗透,我国需要构建起本国的文化外交政策。要以"和谐世界"为指导思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文化战略方针;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强国际交流;大力扶植民间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1.
《公民导刊》2010,(1):57-57
<正>巴南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前身是有着3000年历史的名邑巴县,是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先后涌现了英雄将军巴蔓子、"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辛亥革命志士杨沧白等优秀儿女,孕育了绚丽多姿的巴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陪都文化、民间文化、知青文化,是西部唯一的"中国温泉之乡",丰盛古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相似文献   

12.
民间文化包罗万象,包括民俗学、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建筑、民间美术、民间文化摄影、民间文化摄像、影视民俗学等,可以概括为文献、口头、实物文化三种,或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三个方面。在民间文化的诸多形式中,秦巴地区以民间歌谣、民间故事等口碑文化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在抢救、保护优秀民间文化资源、弘扬先进文化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效果明显。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就抢救、保护民间文化资源的紧迫意义、方法步骤和工作取向进行了一些思考,深感民间文化资源的抢救保护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必须从与时俱进的高度深化认识,用下海底采珠的功夫挖掘抢救,靠现代科技手段管理保护,走资…  相似文献   

14.
民间文化的发展和融入,使得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进一步丰富、多样。与此同时,民间文化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基础"与"变异性"的独特优势,已成为中国向人类文化贡献中国智慧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一些地方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存在对文化古迹进行蚕食、破坏乃至拆毁的现象:古民居被钢筋混凝土砖房包围、古城墙为新区建设而拆除、古廊桥因修水库而淹没、古石板路被水泥路面所代替、古村落不协调地突兀起一两座不伦不类的新房……诸如此类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漠视与践踏,不难在我们身边发现,民间文化真正到了需要大声疾呼、需要极力拯救的地步。在新一轮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还可能遇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尖锐矛盾,如果对此不加以高度重视、科学规划和合理协调,那么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新一轮破坏就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6.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增强认识,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文化兴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现代宝坻文明的基础,作为留住宝坻文化精神的历史记忆的大事来抓"。在最近召开的宝坻区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区政府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引起与会人员共鸣。重视促发展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不以物质形态出现的文化遗产。它与文物相对应,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戏剧、曲艺、民间手工艺、民俗等方面的内容。宝坻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脉绵长,素有“文宝坻”美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目前,宝坻区已拥有评剧、京东大鼓、皮影、剪纸等2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文化部命名为评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天津市京东大鼓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天津市书画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大唐庄等5个村成为天津市民间文化特色村。  相似文献   

17.
乡村文化是新时代中国农村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是丰富农民生活的精神食粮,是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源泉。守护乡村文化的根脉,应加强保护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完善乡村文化建设的管理机制,努力创新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对构建"美丽乡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文化政绩     
冯骥才 《前进》2002,(2):40-40
面对现代化大潮对历史文化遭存的猛烈冲击,我们无法坐视又束手无策的时候,山西晋中地区冒出一位名叫耿彦波的人,他在为官任职之际.下大力气,挽救当地古老民居于毁灭之中。我国仅有文物保护去.而没有文化保护法.珍贵的民间文化——民居便向来不在保护之列。  相似文献   

19.
郑廷贵 《政策》2012,(4):19-20
当阳是湖北历史文化名城,荆楚文化重镇。近几年来,当阳市不断推进文化发展繁荣,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市)"、"中华诗词之乡"、"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书画)之乡"等荣誉称号。市文化馆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一级馆",市图书馆被省文化厅授予全省  相似文献   

20.
日前,由江西上饶市文化部门组织的舞龙灯《金龙吉庆好日子》以及极具地方特色的赣剧表演唱“逛新城”等通俗易懂的表演,博得了群众的阵阵喝彩。久违了的民间文化成了该市一道靓丽的风景。这是近年该市发掘、保护弘扬民间文化的一个缩影。针对濒临失传的民间文化,该市文化部门从繁荣群众文化生活、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多举措地加以发掘、保护。市文化部门在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