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灾后心理服务指整个社会系统对受灾群体提供社会心理支持活动的总和,包括医疗卫生和民政等政府部门,以及红十字会和慈善组织等社会团体的服务工作。灾后心理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2.
社会情绪的灾后疏导,是指在灾后对负面情绪进行心理辅导,对精神创伤进行心理救助,对社会恐慌进行舆论引导,使社会情绪回归正轨的过程,可分为三个层次:对受灾者个体进行疏导,以防其出现极端行为;对涉灾群体进行疏导,以防发生群体性事件;对社会进行疏导,遏制恐慌情绪蔓延。与传统救灾方式相比,社会情绪的灾后疏导容易被忽视。  相似文献   

3.
公众心理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解决基层社会矛盾冲突,需要建立健全心理疏导机制。在建立健全心理疏导机制中,应从四个方面做起:一是正确认识基层社会矛盾,二是基层政府要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三是政府和专家相结合,构建基层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四是明确社区心理卫生工作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谭祖雪 《中国减灾》2012,(6X):56-58
<正>灾后重建是一个社会意义上的过程,是要从非正常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它不仅涉及到灾后的经济重建,还包括更为复杂的社会重建、心理重建、文化重建等内容。"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四年,灾后经济重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灾害社会重建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果,受灾区域的  相似文献   

5.
张乘祎 《前沿》2012,(17):124-126
灾后心理干预是灾后救援的重要任务.组织灾后救援,进行适度高效地心理干预极为关键.目前,我国心理干预方面的实践经验较少,心理干预的条件、资源也极为有限,存在着心理干预体系不完善、缺乏专业的团队、科研方面不够成熟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我国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救援方面心理干预的组织建设,加强相关理论及实用性研究,通过同质群体交流等方式扩大救助范围,建立长效动态跟踪机制,对灾后心理干预的成效做进一步观察等,结合各种有效措施对各种心理危机问题加以回避、抑制,使受灾群体的负面心理得到整体性控制,促进一些积极心理因素的开发与适用,从而达到对受灾群众的有效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6.
5.12大地震给甘肃省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受灾地区居民的心理遭受严重创伤。研究灾区居民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与社会恢复中社会心态的变化,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其消极社会心态的对策建议,对进一步搞好灾区灾后社会恢复、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袁艺  马玉玲  王曦 《中国减灾》2012,(9X):24-25
<正>突发性的巨灾以及常见、频发的区域性自然灾害对脆弱群体造成伤害最大,而且这类群体在灾前拥有相对较少的社会资源,因而在灾后对支持的需求也最为迫切,其自身的恢复难度也最大。虽然中国政府始终把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促进妇女儿童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并制订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发展纲要和白皮书等,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在教育卫生、营养健康、性别平等和消除贫困等很多领域均做出了不  相似文献   

8.
何飞  闫超 《中国减灾》2013,(4):26-27
保险是灾害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受重大灾害事故频发的影响,全球保险业特别是财产险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大,对保险业自身发展及其服务经济社会全局的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转变发展方式,加强风险管理,已成为保险业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求。保险公司应积极参与整个社会的风险管理,做好灾前预防、灾中应急和灾后补偿工作,将灾害事故发生频率和损失程度降到最低,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群众利益和需求多元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传统的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模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如何兼顾不同群体利益诉求,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提高服务效率,已成为新时期加强公共服务和丰十会管理的崭新课题。2010年以来,临安市结合“天目先锋”创先争优活动,以“知民情、晓民意、解民忧、恤民生”为主题,全面推行“服务百姓档案”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工作新机制、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一年抗震救灾,一年浴血奋战。在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农工党四川省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始终心系灾区,切实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向灾区伸出援助的手,展示了作为参政党与执政党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1.
灾害不仅给经济、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方面造成损失,对社会功能和社会系统的破坏也十分严重。灾后相伴而生的贫困、心理等次生性问题如不能得到妥善处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就极有可能受到影响。国际经验表明,社会工作对促进受灾群众调适心理情绪、重建社会关系、恢复社会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灾害社会心理影响评估是实施高效心理救援的基础和前提,对灾害救助及灾后恢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云南省盈江县"3·10"地震发生后,国家减灾委及时派出由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单位有关专家组成的工作组赴灾区开展地震社会心理影响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3.
资讯     
《中国减灾》2011,(7):61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赴云南盈江开展社会心理影响评估3月25日,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与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联合开展的云南省盈江县地震灾区社会心理影响评估及灾后心理干预工作正式启动。首批8名专家赴云南省盈江县地震灾区开展为期一周的工作,系统评估此次地震对灾区社会和群众生活造成的综合影响以及灾区的实际需求,对受灾群众、救  相似文献   

14.
“8·16”特大洪灾开启了辽宁省抚顺市心理援助志愿服务工作运行机制,抚顺市文明办本着“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专业支撑、社会参与”原则,积极调动社会各界伸出援手,有效降低了灾区群众、救援人员,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心理伤害程度,有力推动了灾后心理援助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因灾返贫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原因. 为了应对自然灾害,我国已经建立起相关制度并为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数据信息.这些制度主要关注的是灾害导致的直接影响,信息收集和统计中缺乏对社会因素的考察,如性别、社会结构、文化的因索等.如汶川地震灾后救灾物品中大量的牛奶、饮料等物品的分发造成了相当多的浪费,一方面牛奶的储存需要冰冷的条件,灾区电力的破坏无法提供储藏的条件;另一方面灾区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也没有饮用牛奶的习惯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此外,也导致灾后救助工作往往只关注灾害的直接面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自然灾害的社会影响评估.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12日,我国发生了里氏8级的汶川特大地震。四川省德阳市在震灾中受损极为严重,是极度重灾区。笔者根据德阳市灾后重建的实际需要,全面分析灾后德阳市环境资源基础条件变化,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承载能力;系统辨识灾后重建的关键环境制约因素;提出强化环境宏观调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等对策和建议,为德阳灾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灾害风险无处不在,而只有和人的脆弱性结合,才构成灾难。防灾减灾工作,不能仅关注物质层面的“硬件”建设,更须重视对人性的关怀。重大灾害发生后,基层组织瘫痪、群众生计无着、心理创伤严重、社会矛盾激化等多种社会问题凸显。而社会工作一直扮演着提供社会服务、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的角色,帮助弱势人群适应环境和应对危机。  相似文献   

18.
张翙 《公安研究》2009,(7):25-29
社会认同威胁解释了群体间的偏见、冲突等行为,为调查群体现象发生的条件、理解群体现象的心理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社会认同威胁的视角研究如何使警务工作更好地消减群体间的偏见和冲突,应做到:当好"引导员",在各群体中正确导入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认同;当好"信息员",为党和政府正确决策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当好"服务员",有效化解群体间社会认同威胁的不良影响;当好"消防员",妥善处置群体间因社会认同威胁产生的各种矛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农工党泉港总支围绕农工党中央提出社会服务工作“八个新”的要求,注重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充分发挥群体优势,以“关爱健康,服务社会”为宗旨,深入老少边地区、工矿企业、驻军部队等,为群众、企业员工及部队官兵送去温暖和健康;同时主动介入关爱弱势群体,扎实开展捐款捐物、送医送药、助学义诊、访贫问苦等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作出积极贡献,被农工党中央授予“全国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沈晓丽 《今日浙江》2011,(17):54-54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是围绕人的思想和行为而展开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需要法治,也需要德治。因此,宣传思想道德工作应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使命,创新思路,主动有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