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干旱的危害     
徐娜 《中国减灾》2004,(10):26-26
干旱的最直接危害是造成农作物减产,使农业欠收,严重时形成大饥荒。在严重干旱时,人们饮水发生困难,生命受到威胁。中国西北一些地区因经常发生干旱,人畜饮水极端困难,被迫进行人口大迁移。在以水力发电为主要电力能源的地区,干旱造成发电量减少,能源紧张.严重影响经济建设和人们生活。在干旱季节,火灾容易发生,且难以控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12,(5):36
去冬今春以来,云南省出现持续气象干旱与气候干旱叠加天气。气温高、风速大、湿度小、蒸发大、太阳辐射强,造成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旱情严重,是继2010年和2011年遭受严重旱灾之后发生的三年连旱。基本灾情据统计,截至2月15日,旱灾已造成云南省13州(市)91县(市、区)631.83万人受灾,已有242.76万  相似文献   

3.
海原县是宁夏干旱带特征最明显的地区,干旱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危害较为严重。200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在海原县实施以种植紫花苜蓿为主的抗旱减灾项目,当年种植紫花苜蓿7.14万亩,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减灾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干旱地带减灾自救探索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尹东 《前进论坛》2010,(8):22-23
<正>自去年秋季持续到今年春季的西南地区特大旱灾,呈现出持续时间长、受旱面积大、受灾程度重的特点,是有气象资料以来西南地区遭遇的最严重干旱。旱魃肆虐,给当地的生产、生活、生态造成严重影响。如何从长远的视角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探究旱灾发生的成因,以科学的方法和措施应对干旱,是引起人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干旱的理性     
人类比大象有记忆手段,但就是不长记性.巴掌大的移动硬盘,可以放下一座图书馆,只要输入"干旱"检索词,血淋淋的干旱记忆,从历史深处涌来. 唤醒干旱记忆 在生物进化和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干旱不仅导致恐龙灭绝,使生物界几度濒临毁灭,使诸多王朝灭亡,使人类文明的发展受挫. 古希腊文化的中心迈锡尼,因为干旱而变为废墟:印第安大平原曾经充斥着生命的喧闹,因为干旱而人灭鸟息;繁荣的"丝绸之路",由于河枯湖涸而废弃,空留楼兰古城.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2014,(2):10-15
2013年以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洪涝、干旱、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均偏重发生。年初云南和四川南部出现2009年入秋以来的4年连旱,汛期南方遭遇历史罕见高温干旱,北方多地降雨量超历史极值,呈现“南早北涝”的灾害格局。四川芦山地震和甘肃岷县漳县地震损失严重,热带气旋在我国登陆次数也较常年偏多,引发洪涝灾害,部分城市出现严重内涝。  相似文献   

7.
宁夏“种草养畜”的减灾模式,对于研究干旱地区的减灾工作,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探索。我主要有以下几点看法:充分认识在我国干旱地区开展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发生地域广,造成的损失大。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类灾害,即洪涝、干旱和地震。需要指出的是,干旱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一种灾害。干旱在给农作物带来损失,影响群众基本生活的同时,也造成生态系统的持续恶化,土地沙化和荒漠化问题更加突出,给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挑战。研究我国广大旱灾区的减灾和救灾问题,保障旱区人民…  相似文献   

8.
孔垂柱 《创造》2010,(12):40-45
自去年秋季以来至今年6月,云南省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严重干旱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援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将抗旱救灾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使抗击百年大旱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回顾艰难的抗旱历程,  相似文献   

9.
今年4月以来,湖北、江西等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严重干旱,与近几年三峡及周边频发的泥石流、地震、水灾等一样,又有人指责:三峡工程是这次长江中下游发生严重干旱的罪魁祸首。与此同时,国务院于5月18日通过了《三峡后续工作规划》,英国路透社即刻就以《中国承认三峡大坝存在弊端》为题做了报道,又一次将三峡工程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水利部门近日公布的最新江河湖库水雨情显示。从2002年5月初萌发的干旱。已经在南粤持续了3年。广东水利专家担忧地表示,三年连旱很有可能进入2005年延续成四年连旱。去年广东干旱超过50年来最严重的量级,干旱令水资源危机伴随着成潮、赤潮等极端性水灾害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1.
金晓霞整理 《中国减灾》2011,(2):F0002-F0002
2011年,我国部分地区再次在干渴中迎来春天。2010年10月份以来,由于持续降水偏少,华北、黄淮、江淮北部等我国冬小麦主产区遭遇严重的气象干旱,有些地区达到特旱等级。时值小麦返青季节,在中央“全力抗旱保苗促丰收”号召下,受旱情影响的地区纷纷掀起抗旱保苗高潮。  相似文献   

12.
文玉 《中国减灾》2004,(11):54-54
干旱指数:全国受旱率16%,粮食减产率7.9%,受灾人口率8.5%。全国为一般干旱年。  相似文献   

13.
《当代广西》2010,(21):31-31
今年以来,自治区水利厅认真贯彻落实郭声琨书记、马飚主席在全国“两会”期间与水利部领导座谈以及部区合作备忘录精神,以实现水利“大投入、大建设、大突破、大发展”为目标,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在遭受罕见特大干旱、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的严峻形势下,我区水利工作依然实现了争取中央资金大增长、项目建设大突破、水利发展大跨越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2009年秋季以来,我省发生秋冬春连续干旱,为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80年以上一遇,其中,滇中、滇东及滇西东部大部分地区为100年以上一遇。干旱范围之广、历时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重历史罕见。  相似文献   

15.
徐娜 《中国减灾》2004,(10):22-23
干旱指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过分干燥,土壤水分严重缺乏,地表径流和地下水量大幅度减少的现象。干旱使供水水源匮乏,除危害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外,还导致人畜饮水困难,危害居民生活,影响工业生产及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减灾》2006,(7):33-33
入春以来,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持续大风少雨,从3月1日到6月12日,白城、松原地区平均降雨量为13毫米,比历年同期降低了67%。包括双辽在内,11个县(市、区)69个乡镇遭受了严重干旱。  相似文献   

17.
环球/焦点     
《创造》2012,(8):6-6
严重旱情影响世界粮食安全 作为世界最大农产品出口国,美国目前正面临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旱灾。根据美国国家干旱减灾中心的数据,目前美国本土48个州已有三分之二的区域遭遇了中度以上干旱灾害,为历史最高水平。截至8月5日,美国预期收成“非常差”和“差”的大豆作物所占比例升至39%,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正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干旱时段:截至5月9日8时,北京市平均降水量只有17毫米.比去年同期46毫米少63%。  相似文献   

19.
牛奔 《中国减灾》2009,(2):21-21
关中大旱.八百里秦川麦苗枯黄.土壤干巴,遭遇了几十年以来最严重的旱灾.与此同时,同在秦川之上的渭南市,却一派安详,丝毫感受不到干旱的影响.居民用水正常,城市水景正常,行业用水正常……相信稍稍有些城市生活经验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干旱"是一个专有名词,仅仅指农村的缺水情形.  相似文献   

20.
《时事资料手册》2008,(1):32-33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用水需求增加,以及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干旱缺水问题越来越严重,干旱灾害呈现频次加快、范围扩大、损失加重的趋势,受旱区域由北方、西部地区向南方、东部地区扩展,旱灾影响范围由农业向工业、生态等领域扩展。据预测,在充分考虑节水的情况下,2030年我国用水量将达到或接近可利用水资源的总量,抗旱形势更趋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