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事公诉案件撤回:固守与放开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撤回公诉,作为公诉权的一项重要权能,涉及到对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认定和权利的救济。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都赋予检察机关不同程度的撤回公诉权。目前,在我国,由于立法的缺位,撤回公诉制度在理论上是一个薄弱环节,实践中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肯定撤回公诉正当性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公诉撤回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撤回公诉制度的完善提出几点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
行政立法听证的民主价值及制度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主政治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民意政治,民众的参与程度是衡量一国民主发展的尺度。作为民众参与途径的听证制度为人民主权的实现提供了具体的方式。在行政立法过程中赋予公民听证权,一方面民众可以在表达民意过程中“伸民权”,另一方面民众可在高质量的行政立法中获“获民利”。行政立法听证权的彻底实现需要一整套的制度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3.
行政立法后评估是中央和地方优化行政立法质量的重要举措,但对于评估工作的启动环节,法律规定与评估实践将启动权交由行政机关一方独享,严重忽视了公众参与的作用。确立公众对于行政立法后评估的启动权有着现实的实践需要和深刻的理论基础。要在借鉴与参考国外对于公众启动权制度的基础上对行政立法后评估中公众启动权制度予以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律渊源,授权立法受到各国的重视与应用。它是指依法拥有规范性文件制定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将其法文件制定权授予其他机关行使的制度,被授权机关依授权制定和发布法文件的活动。授权的主体既包括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包括其他依法拥有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乃至行政规章制定权的国家机关。  相似文献   

5.
行政立法的回避制度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立法回避制度的法理基础是"自然公正"原则。行政立法中回避制度的适用范围主要有行政立法听证的回避制度以及为防止行政机关"立法走私"的部门回避制度。构成立法回避事由主要在于一是"个人偏见",二是与职权(务)行使有利害关系。其回避的基本程序有回避的提出、回避的审查、回避的决定等。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行政立法监控制度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立法得到迅猛发展,但是对行政立法的监控制度却一直比较薄弱。这种状况不仅影响着立法质量,而且威胁甚至危害着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制约着我国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进程。为了兴利除弊,我国应从限制行政立法的范围、规范行政立法的程序、强化人大的监控职能以及扩大司法审查、加强行政监督、明确立法责任等几个方面对行政立法监控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7.
关于建立行政公诉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公诉是一个全新的研讨中的法律问题,其意义十分重大。本文仅就行政公诉的概念,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建立行政公诉制度的意义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对建立行政公诉制度提出了初步的构想。同时,对行政公诉制度一些关键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目的在于使我国行政公诉制度提早建立。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行政合同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行政合同制度在理论、立法、司法及实践运用中都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理论上对行政合同是否独立于民事合同的争议,缺乏统一的行政合同立法,缺乏对行政合同特点的正确认识等方面。在结合我国国情和司法实践状况以及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应以立法形式确认我国行政合同应遵循的公开竞争、全面履行、公益优先、合意等基本原则,确立行政合同的缔结、履行、变更和解除制度,程序规范制度,司法救济制度,实现对行政合同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我国关于地下空间权制度的立法对其立法模式、地下空间权的设立与流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与规划等内容均有涉及,但总体规定比较零散,对实践缺乏应有的指导作用.通过对国外地下空间权制度先进立法例及学说的借鉴,构造科学、系统的地下空间权制度立法模式,对完善我国地下空间权制度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行政立法的缺陷及其对行政执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行政立法存在滞后性、立法主体权限不清、立法具有利益倾向性等缺陷,这就直接造成了行政执法主体混乱、执法趋利、执法随意等问题。因此,我们应对现行行政法律法规进行清理与修改,调整行政执法权的配置,明确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及其职责范围,重新定位行政执法功能。  相似文献   

11.
初露端倪的知识经济是行政立法制度创新的新动力.知识经济的到来已经并将继续推进行政立法制度的创新立法程序民主化、立法形式科学化和立法内容知识化.  相似文献   

12.
论立法公开制度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审判公开、行政公开都已逐步建立起来,而作为法治前提的立法公开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为了加强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理论,推动立法民主化的实践,应该认识到间接民主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需要通过立法公开制度实现立法活动本身的合法化和正当他,因此,我国需要建立立法公开制度。立法公开在国外的实践包括立法文件的公开和立法会议的公开。我国现行的一些做法目的在于使立法公开,但是,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应该在法律文档公开、立法公告、立法听证、立法会议公开方面进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公民在行政立法中的立法动议既是民主行政立法的基本要求,也是从"源头"上提高行政立法质量的根本需要。但关于公民在行政立法中的立法动议在制度上却不完善,且在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错误认识。为充分发挥公民在行政立法中立法动议的作用,应当从动议的主体、动议的范围、动议权的法律救济等方面予以完善。"公民建议稿"是公民在行政立法中进行立法动议的一种新兴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事案件撤回起诉制度蕴含起诉便宜主义、程序请求、检察机关公诉权的补救机制等属性,长期活跃在刑事司法实践中,但该项制度在运行中常常因立法规范缺失、权利保障缺乏、规避无罪判决等方面而屡遭诟病,由此产生了对检察机关撤回起诉合理性的质疑。文章从立法和司法实践的不同维度,探析检察机关适用撤回起诉的合理性,最终回归检察机关实践运用提出若干建议,以期对完善检察机关撤回起诉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审议制度的研究,对我国现行地方立法审议权的性质及地方立法审议制度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地方立法审议制度的主要构想:建立草案前置征询意见介绍制度,完善审议权分配制度、审议次数制度、审议形式制度、审议公开制度,建立立法助理制度,以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推进地方立法审议的民主化、程序化和公开化.  相似文献   

16.
公诉变更是控审分离的刑事诉讼结构下检察机关公诉权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法律未明确规定公诉变更制度,实践中检察机关长期以来一直依据相关的司法解释行使公诉变更权。司法解释存在着过于简单的缺陷,使得实践中公诉变更缺乏严格的操作规范,应尽快以立法的形式确立我国的公诉变更制度。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社会发展和法治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大背景下,大陆与台湾地区近20年在行政控权立法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收获,而且在法治进程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可比性。本文从行政控权立法总量、行政控权立法权分配、行政控权立法技术以及行政控权立法格局几个方面对海峡两岸近20年行政控权立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大陆借鉴台湾地区先进立法经验完善行政控权立法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8.
论立法解释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解释一词是个多义词,在我国,宪法与法律尤其是《立法法》确立的立法解释制度是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地方人大常委会对法律及地方性法规专门做出的明示解释,不同于立法,不同于立法机关在监督宪法、法律实施过程中对宪法、法律的解释,更不同于具体应用解释。我国的立法解释制度独具特色,其设立有其合理性,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应注意避免以立法解释之名行修改法律之实,还应注意避免以立法解释干涉具体行政、司法事务。  相似文献   

19.
行政立法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以来国家职能发生巨变的产物。它的存在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本文从这种必然性出发 ,分析了目前我国行政立法存在的问题 ,提出如何完善行政立法的监督机制 ,以期有效地控制行政权 ,保证行政立法合法、公正的运行  相似文献   

20.
撤回起诉作为检察机关专属公诉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起公诉后发现不应、不需追诉等情形下的主动校正行为,应肯定该项制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文章首先对公诉案件撤回起诉制度的立法沿革进行梳理;其次,针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我国现有的公诉案件撤回起诉制度进行评析;最后,从明确立法、限制再起诉、完善监督与救济机制、完善工作考评机制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公诉案件撤回起诉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