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上海合作组织作为新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正在逐步发挥应有的作用。 2010俄罗斯与北约和欧盟都改善了关系,有一些人预言,俄罗斯如此做法是惧怕中国不断发展的一种本能的反应,还有人认为俄罗斯与西方交好就是为了共同对付来自中国的威胁。  相似文献   

2.
《侨园》2021,(Z1)
正"一带一路"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合作倡议,旨在依靠中国与相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经济融合、政治互信、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动的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达到了冰点,受到西方经济制裁,国家经济遭到重创。在这一背景下,俄罗斯迅速"转向东方",开始重视与亚太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合作,中俄两国达成了战略共识,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代总统普京 ,在新年钟声中上台后 ,扬起的外交旗帜越来越清晰。旗帜就是形象 ,旗帜就是方向。不难看出 ,普京对外政策的总趋向是 :一点三面。所谓点 ,即致力于建立多极世界 ,“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所谓面 ,即在开展全方位外交的努力中 ,一是加强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外交 ,二是巩固独联体国家关系 ,三是加强与亚太国家的合作 ,继续发展同中国、日本和印度等国的关系。苏联解体后 ,改弦易辙的俄罗斯最初在外交上向西方一边倒 ,误以为欣喜若狂的西方会对自己亲密有加 ,没想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不仅仅口惠而实不至 ,反而对其进行战…  相似文献   

4.
中英两国最近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双方一致同意发展全面的伙伴关系。这是中国与俄罗斯、法国和美国相继决定建立全面伙伴关系或战略伙伴关系之后,与又一个西方大国建立这种新型关系。它不仅是中英之间的一件大事,也是国际政治关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去...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四年来,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在加速走向多极化。美国政府和国会中的某些人却不识时务,死死抱住“唯一超级大国” 的陈旧观念不放,自以为美国有能力主宰世界,并采取“遏制”、“制栽”等冷战过时的政策和做法,对付来自各方面拒绝接受美国“世界领导地位” 的挑战。这种难解的冷战情结,使美国同包括西方盟国在内的许多大国的矛盾日益增多与激化。 俄罗斯当前致力于重振大国地位,对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构成了挑战。美国认为,它对俄罗斯的支持与合作,其目的是促使俄向着核裁军和“民主化”的方向发展,而不是把俄扶植成为美国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为了防止出现这样一个对手,美国近来突出它对俄罗斯战略的遏制一面,即遏制俄在国际  相似文献   

6.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顾俄罗斯的反对,于3月24日开始对南联盟进行狂轰滥炸,使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跌至冷战后的最低点。而科隆八国首脑会议,为缓解俄罗斯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提供了契机,同时也标志着俄与西方的关系开始逐步走向正常发展的轨道。北约对南联盟动武虽然损害了俄罗斯的利益,使俄美关系受到严重影响,但俄依旧重视发展两国关系,并不愿因科索沃问题而破裂。在北约对南轰炸期间,俄坚持与美国进行接触和对话,努力维持两国基本合作框架。俄总统叶利钦在3月30日向议会提交的一年一度的国情咨文中表示:使俄美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7.
近代俄罗斯的发展与西方不同,彼得进行了形式西化的改革,但是他同时保留封建制度长达150年.俄罗斯专制原则的传统阻止了国家权力精英的轮换,同时"出口发展型"模式的定格,限制了国家发展的潜力.现代俄罗斯的发展与中国不同,苏联时期的新经济政策之后,俄罗斯就开始一次次地犯错,错误越积越多,俄罗斯当局的举措成效甚微.环境等问题严重,是发展中国家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精英素质影响国家未来;吸取他国经验,做出有效计划和预测,是俄罗斯发展道路的经济教训与中国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走向西方,赶超西方并融入西方文明的“西方情结”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是俄罗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促成苏联解体的一个历史原因。俄罗斯社会发展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受“西方情结”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重振昔日大国地位,俄罗斯在不断调整对外政策。在加强东方外交,积极发展与独联体、中东欧和亚太国家关系的同时,它主动修复和加强与拉美国家的合作关系。5月19日至25日俄外长普里马科夫对墨西哥、古巴和委内瑞拉进行为期一周的正式访问,正是俄罗斯调整外交政策,实行全方位全球外交的又一具体步骤。 对于普里马科夫此次拉美之行,俄罗斯和拉美3国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各自的不同需要。 冷战时期拉美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激烈争夺的地区之一。苏联解体后,俄拉关系中断,俄对拉美的影响力随之消失。然而,西方对俄罗斯在政治上的遏制、经贸上的歧视和限制,以及北约决意实施东扩计划等现实,促使俄罗斯开展全方位的全球外交。普里马科夫  相似文献   

10.
任洁  冯静 《理论视野》2010,(3):56-58
近年来,随着中非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全方位合作与交流的展开,西方一些国家散播中国掠夺非洲资源、抢占非洲就业机会、摧毁非洲传统经济的“新殖民主义”论调,反映了西方国家对中非关系发展的忧虑和担心。西方诬蔑“中国在非洲搞殖民主义”既不符合中非关系历史,也不符合中非交往的现实,更不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的趋势。中非关系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共同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新型关系和南南合作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11.
普京担任俄罗斯新总统后,俄 罗斯同西方国家的关系会 朝什么方向发展,一直受到世人关注。 俄罗斯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在叶利钦总统任职期间就经历了不断调整的过程。8年来关系时有起伏,最引人注目的是首尾的两次。 第一次是1992年夏,叶利钦总统在度过了俄与西方关系的短暂“蜜月期”之后,提出俄准备奉行既面向西方也面向东方的双头鹰政策。此前,俄曾提出准备加入北约;成为西方的盟友。这一表示被视为具有标志意义。 改行“双头鹰”政策,表明俄决定同西方拉开一定距离;准备使它对欧美和对亚太的政策达到一定的平衡。但是,俄朝…  相似文献   

12.
一 本届带领俄罗斯走向新世纪的政府。一如20世纪初所建立的政府,恐怕是世界上最年轻的政府。普京等新一届俄罗斯领导人基本上是在苏联剧变后才在政治上崭露头角的,与原来共产党政权没有多大关系。在思想倾向上,他们属西方派,认同和向往西方的民主、自由、富裕,当人们问普京关于俄罗斯的国家属性是欧洲、欧亚,还是一个亚洲国家时,普京明确说,俄罗斯不单是一个欧洲国  相似文献   

13.
1996年是中国与俄罗斯关系发展中硕果累累的一年。中俄两国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不仅是两国的需要,也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这年4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华期间,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共同宣布,中俄决心建立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标志着中俄两国关系步入一个全面、深入发展的新阶段。根据中俄双方达成的协议,两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每年都要举行会晤,就双边关系的发展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及时地交换意见。12月26日至28日,应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切尔诺梅尔金的邀请,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对俄罗斯进行了工作访问。这次访问标志着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的正式启动,这是中俄两国落实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步骤。为协调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更好地发挥中俄双方的合作潜力,不断提高双方的合作水平、质量和效率,两国总理商定,设立中俄政府首脑定期会晤委员  相似文献   

14.
在加强与西方"友好"关系的同时,俄罗斯对其地缘政治核心利益区——独联体也展开攻势,俄罗斯正悄然"收紧"独联体。  相似文献   

15.
拉佐夫 《侨园》2006,(6):15
15年来,俄中两国不仅在双边关系和国际舞台上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并进行政治协作,而且经贸合作和人文合作也空前高涨。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活动和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活动是两国战略伙伴与合作关系发展的合乎规律的延续。今天,俄罗斯与中国的政治互信程度超过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老一代中国人尚能很好地了解俄罗斯的丰富文化及其传统和习俗,而中国青年一代对此知之甚少。我们希望通过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活动,使中国朋友有机会近距离了解我们的成就、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当代俄罗斯及其历史和文化。此次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有政治领袖…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6,(8)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位于东西方之间,同时经受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俄罗斯历代知识分子在不断思考"我"的文化与"他者"文化。作为19世纪俄罗斯著名哲学家,在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索洛维约夫也在不断探索俄罗斯文化的定位问题,通过对世界其他文化的研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哲学思想,蕴含着他对"我"与"他者"关系的重要认知,他所思考的不仅仅是俄罗斯的出路,更是全世界全人类的救赎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欧盟来说,一个强大的俄罗斯是欧盟不愿看到的,而一个混乱的俄罗斯更是令欧盟害怕的;就俄罗斯而言,它从来就是欧洲国家,其发展有赖于同欧盟的良好关系 今年以来,随着普京出任俄 罗斯代总统和当选总统, 俄的外交政策把恢复同西方的关系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俄同西方冷淡了的关系随之逐渐升温,同欧盟的关系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打破僵局关系升温 5月29日,俄罗斯-欧盟首脑会晤在莫斯科成功举行。欧盟对同俄新总统的首次会晤十分重视,其轮值主席国葡萄牙总理古特雷斯和外长伽马、欧盟常设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以…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与民主的悖论问题,是西方式现代化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它不仅表现在现代化成果分配不平等对民主根基的侵蚀,更表现在西方模式全球化的进程中给广大后发国家带来了困扰与危机。对此,西方主流学界的回应并未触及这一矛盾的根源,即资本主义与西方中心主义对现代化的总体限定。而中国式现代化则以对现代化与民主重新赋义为支点,重塑了二者间逻辑自洽的关系。通过系统总结中国式现代化回应相关问题的经验,尤其是析出其中具有普遍性的规律,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解放中国之制中蕴含的现代化潜力,而且也为后发国家超越西方化的限定性,更加自信、成熟、科学地探索多元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提供启发与借鉴,使中国与世界共同迈向一个不只属于西方的现代化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尚月 《党政论坛》2011,(2):24-24
在加强与西方“友好”关系的同时,俄罗斯对其地缘政治核心利益区——独联体也展开攻势,俄罗斯正悄然“收紧”独联体。  相似文献   

20.
2018年3月,普京高票赢得俄罗斯总统大选。目前俄罗斯多党制政党结构稳定,保守主义意识形态得到国内各阶层认同,经济恢复增长,国际影响力提升。未来俄罗斯稳定可控的政局是普京新任期最大优势,但将面临经济结构不合理、腐败问题、处理与西方关系等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