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列平 《党史纵览》2005,(2):34-38
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国共产党多方努力,最后以释放邯郸战役中被我军俘获的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副司令兼四十军军长马法五为条件,换回了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军队无理扣押达5年半之久的新四军军长叶挺.  相似文献   

2.
刘伯承元帅是伟大的军事家。他神机妙算,运筹帷幄,指挥大小战役无数,自然也有不少凑巧事。这些事因为奇巧,无须渲染也趣味横生。邯郸之役地点巧1945年10月14日,《双十协定》的墨迹未干,蒋介石就命高树勋、马法五率七个师直扑晋冀鲁豫解放区的首府邯郸。邯郸,战国时期曾是赵国的都城,此时是平汉线上的重镇。蒋介石要打通平汉线,分割解放区,邯郸便首当其冲。刘伯承形象地说,蒋介石把足球朝解放区的中央大门踢来了。  相似文献   

3.
一、高树勋:字建侯,河北省盐山县人,原系西北军冯玉祥的部下。抗战胜利后,高树勋任国民党军新八军军长。1945年10月,孙连仲率高树勋、马法五、鲁崇志等三个军沿平汉路北上。大军走到邯郸、磁县一带,被我军围阻,  相似文献   

4.
高树勋原国民党军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编第八军军长。1945年10月30日,在邯郸(平汉)战役中率所部一万三千余人,在河北省邯郸以南马头镇起义。起义后该部改编为民主建国军,高任总司令。1946年  相似文献   

5.
兴善忆大捷     
兴善之战,是解放战争初期邯郸战役(又称平汉战役)中一次规模较大的战斗。在这次战斗中,我所在的晋冀鲁豫军区冀南军分区第十一团,在平汉铁路邯郸段的漳河以北,磁县以东的兴善村,与拥有全新美式装备的国民党第三十军一个团展开激战,并全歼该团,对赢得整个邯郸战役的胜利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忆兴善大捷     
兴善之战,是发生在解放战争初期的邯郸战役(又称平汉战役)中的一次规模较大的战斗。这次战斗,我所在的晋冀鲁豫军区第二纵队第十一团,在平汉铁路邯郸段的漳河以北、磁县以东的兴善村,与拥有全新美式装备的国民党第三十军的一个团展开激战,并全歼该团,对赢得整个邯郸战役的胜利起了一定的作用。 星移斗转,光阴茬苒。邯郸战役虽已过去整整50年了,每当我忆起那段艰苦的岁月,想到牺牲的战友,就象发生在昨天一样,仍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7.
建立争取高树勋的工作组 1945年秋,我军反击阎锡山进攻的上党战役打响了. 几乎与此同时,蒋介石派遣十一战区孙连仲的30军、40军及新8军总共4.5万人,在副司令长官高树勋(兼新8军军长)、马法伍(兼40军军长)率领下,沿平汉线向我晋冀鲁豫解放区进犯.  相似文献   

8.
蔡晓铭 《广东党史》2011,(7):39-42,44
粟裕,共和国的第一大将。他从一名普通班长一步步走到华东野战军统帅高位,身经百战,九死一生,功高如日月。反"围剿"中,他用兵如神,活捉张辉瓒;解放战争时期,他勇当先锋,七战七捷;血战孟良崮,他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全歼"国军"王牌军第七十四师;淮南战役,他是第一大功臣。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许多党史或军史的论著中,经常可以看到以下内容:1930年12月30日,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冈战役中,活捉了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缴获了敌军的一部半电台,这是我军首次缴获的敌军电台。2011年,笔者在江西永丰参加纪念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还看到了这样的观点:龙冈战役"创造了十个第一次",其中有"第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胜利刚刚两个月,发动内战迫不及待的蒋介石就于1945年10月13日下发了《剿匪手本》,意欲消灭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随即,蒋又电令国民党第十一战区3个军“立即北进”。在蒋介石和孙连仲的严命逼迫下,原西北军将领、战区副司令长官高树勋和马法五于10月14日一起率三十军、四十军、新八军由新  相似文献   

11.
刘永生  步平 《湘潮》2014,(2):17-19
1948年1月7日,在新民市闻家台地区彻底歼灭国民党中央军主力新五军,活捉新五军军长陈林达,是钟伟和他率领的东北野战军二纵五师战史上又一个极其辉煌的篇章,是钟伟最为看重、最引以自豪的战斗。他说:“闻家台歼灭战是我这一生打的最干脆利落、最漂亮的一仗。”因为前、后闻家台皆在沈阳西北约50公里的新民市公主屯境内,所以有不少书、文章以及资料片将闻家台歼灭战称之为“公主屯战役”。  相似文献   

12.
1982年,在汉中市民政局整理革命伤残军人档案时,一份《革命残废军人登记表》引起笔者的注意。这是老红军王竞的档案。简历一栏中有这样一段话:“在辽沈战役中,我活捉国民党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荣立一等功。”范汉杰,国民党中将,曾任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辽沈战役时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指挥1个兵团4个军14个师及地方部队约15万兵力。笔者想,在万军之中将范汉杰活捉的这个王竞,肯定是一个高大魁梧的汉子。他一定是在拼掉了三五个卫兵后活捉范汉杰的;或是在枪林弹雨中飞身扑上逃跑的吉普…  相似文献   

13.
邯郸战役是国共两党在美国调停和谈的背景下两军爆发的一次局部冲突,这次战役以我军的绝对胜利结束。在这次战役中,我军取得了政治、军事的双丰收,给了来势汹汹的蒋军沉重的打击。这次战役胜利的原因有很多,刘邓高明的指挥艺术、我军英勇奋战、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等,但最重要的原因是高树勋将军在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时的火线起义,这次起义直接改变了战场上两军的力量对比,对我军取得邯郸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高树勋战场起义,绝不是偶发事件,有着深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1949年5月12日,解放军的8个军发起了淞沪战役。中共上海地下组织为迎接解放军进城,并活捉当时正在上海督战的蒋介石父子,决定组织市区的武装起义,国民党军界者宿张权中将被任命为武装起义的总指挥。  相似文献   

15.
正开国中将张国华来自井冈山,因此被毛泽东亲切地称呼为"井冈山"。他历任红1军团巡视团主任、八路军第115师教导4旅兼湖西军区政委、冀鲁豫军区第4军分区政委、豫皖苏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18军军长、西藏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第一政委等职。先后参加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邯郸、淮海、渡江、西南等战役战斗,率部进军西藏,指挥昌都战役,参与指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是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是站在时代巅峰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同时又是个性突出的普通人,他为人处事,接人待物具有极其鲜明的个人特色。因为一块肉就绝交——"以后再不同这个家伙见面了"1913年到1918年五年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全国解放后,毛泽东曾对他的同学周士钊说: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外国留过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的基础,一师是所好学校。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06,(6):89-90
彭雪枫,河南镇平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的指挥员、军事家。他智勇双全,率军南征北战,所指挥的部队屡为前锋,战功卓著。他参加过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组织过土成岭战役,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直取遵义城,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  相似文献   

18.
<正>1951年3月21日,35岁的李德生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35师,由辽宁宽甸河口跨过了鸭绿江,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作为第12军35师的师长,李德生先后率部参加了第五次战役、金城以南地区防御作战和上甘岭战役。如果说第五次战役令李德生扬名军中,那么上甘岭战役则是李德生军旅生涯的高光时刻。红色收藏家王金昌先生收藏了一本战地记者于1952年6月16日至7月13日采访李德生领导第35师开展“坑道战”的实录——《朝鲜前线采访笔记》。  相似文献   

19.
《红旗》杂志1985年第3期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文献资料(即“遵义会议”决议),文中提到“将军殿战役”、“平寮战役”。这两个战役是红一方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的重要战役之一。编者对此作了注释,但注释有误。注释(13)写道:“将军殿战役,1934年1月27日至29日在江西黎川附近的将军殿地区进行,红军同国民党军形成对峙,没有战  相似文献   

20.
翁树杰 《党史博览》2003,(10):53-54
廖家湾里,廖氏兄弟三将官在安徽省凤台县的廖家湾,廖氏堂兄弟中出了三个国民党军的将级军官,他们是廖运泽、廖运周、廖运升。廖运泽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曾为国民党军中将。在解放战争中,他积极支持并和廖运升共同策划了第二个一一○师在浙江义乌起义。廖运周是黄埔军校第五期学员,在淮海战役的关键时刻率部起义。解放后,廖运周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第十四军第四十二师师长、高级炮兵学校校长和党委书记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廖运升是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1949年5月4日,率第二个一一○师在浙江义乌起义。国民党第八十五军一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