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纯 《今日广西》2014,(7):55-55
老实说,从当下的书籍里,诗鬼李贺的诗歌可觅的不在少数。人们都知道,在盛唐时期,他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可是鲜为人知的是,在李贺去世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的诗一度遭遇“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2.
诗与酒     
《春秋》1996,(3)
李白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谈起诗与酒,就不能不提李白。而李白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以放荡不羁最为让人难忘。如他在《南陵别儿童入京》中写道:“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使一个酒酣兴浓、起身舞剑、剑光闪闪、与落日争辉的形象跃然纸上。在这首诗的最后两句他写道:“仰  相似文献   

3.
米彦青 《前沿》2004,(12):229-231
张若虚虽然在《全唐诗》中只留下了两首诗 ,然而他的《春江花月夜》中显现出的阔朗的意境和深邃的宇宙意识 ,却有开启盛唐气象之功。其后的陈子昂深化了初唐人的这种宇宙意识 ,并且沿革到李白时终于开创出了一个朗畅的有盛唐气象的天地。  相似文献   

4.
在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句中,除了常见的"酒"和"月"外,恐怕"千、丈、百"等量词的使用频率也是极高的。李大诗人嗜酒如命。酒,不但能增加诗人的才气、胆气和豪气,而且更能看出李白是个地道的"性情中人".诗里行间的浪漫主义色彩也恐怕少不了这"酒精"的作用力吧!当然,这"酒"也同样与李白个人"仕途  相似文献   

5.
一代诗仙虚己下人菖蒲,桂芳一代诗仙李白是公认的豪迈派诗人,他的诗狂放不羁豪气干云,却不知李白还是个气度恢宏虚己下人颇有自知之明的人。这儿有两例可以证明,请先看其一。位于湖北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为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古往今来诗人墨客题咏不绝,这中间当首推崔颢...  相似文献   

6.
诗魂的祭奠     
李白和苏轼属于全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天才之列 ,他们生活所在的公元 8世纪的盛唐到公元 12世纪的隆宋 ,代表着中国诗学才华最辉煌的时期 ,也代表着中国诗风最深刻的转变时期。我们纪念李白和苏轼 ,实际上是祭奠中国作为一个辉煌的诗国的最有魅力的诗魂。从李白到苏轼 ,从盛唐到隆宋 ,4 0 0年间中国诗歌从讲究生命体验的唐音 ,发展为讲究趣味咀嚼的宋调。中国诗学实践变得无比的丰富多彩 ,诗学品性、诗学思维方式广泛地舒展到不同的精神层面、不同的文化趣味和不同的技巧运用之上 ,唐、宋合观 ,充分地展示中国诗学世界的灵动、精湛和空间无比…  相似文献   

7.
<正>唐代诗人李白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短小清新,明白如话,读来朗朗上口,就连三岁孩童也能倒背如流。对这首诗的通常理解是:在一个深秋的夜晚,远在他乡的诗人睡卧于床榻之上,一觉醒来,看到从窗外照射进来的明亮的月  相似文献   

8.
高萍 《求索》2013,(7):131-133
王维应制诗在唐诗诗风从初唐到盛唐的转变和诗人自身诗歌的发展两个维度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是完成了应制诗从绮错婉媚到雄浑秀雅,从骨气都尽到文质半取的转变,对盛唐诗坛美学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应制诗在结构、立意、用语等方面形成的固有模式为其山水诗的创作夯实了基础,从而使其山水诗雅淡之中,别饶华气,清远之外,理趣盎然。  相似文献   

9.
李白《久别离》是一首未见争议的诗篇,其实是很值得探索深究的。正确的理解这首诗的真实含义,对诗人李白生平家室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故不辞谫陋,略作诠释,就正于方家。 诗云: 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 桃花。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此  相似文献   

10.
诗人王维(摩诘)是盛唐诗坛上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本刊1991年4月号曾介绍过他的山水诗《山居秋暝》。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艺家,既能写诗,又擅书画,兼精音乐;既能写优美如画的山水田园诗,又能写充满英雄气概的边塞诗和真挚动人的送别诗。本刊今年4月号发表的《昔日阳关今安在》一文引用过的诗《送元二使安西》,就是王维一首著名的送别诗。全诗云:  相似文献   

11.
范月霞 《前沿》2005,(8):239-242
诗在唐朝不仅承载着诗人们喜怒哀乐、希望、失望甚至绝望等心灵体验,也以艺术的真实记录了诗人一生兴衰荣辱、求索失败、自我超越的政途艰辛。诗人作为古代知识分子中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宦海沉浮的经历和内心感受,是和其他类型的知识分子大异其趣的。统治阶级的重吏轻文,诗人与政治家个性的天然隔绝,最重要的是盛唐社会思想领域的平庸甚至缺席,造成了这个时代整个诗人群体政治梦想的失落。  相似文献   

12.
在群星灿烂的唐代诗歌的天空中,李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个星座。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李白也是最伟大的几个诗人之一。他那豪放不羁的个性,排山倒海的气势,出神入化的想象,生动自然的语言,创造出一片雄奇瑰丽、五彩缤纷的诗境,使他成为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成为豪放派文学最优秀的代表。凡是有点中国文化基础的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相似文献   

13.
南唐地处繁华的江南,文化积淀深厚。历代南唐统治者均喜好诗词,倡导儒风,由此使得南唐诗歌具有丰厚的儒家文化意蕴。由于南唐的士人们大多是失意的,他们的诗中所表现的这种儒家文化意蕴主要为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情怀,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这种特征构成了南唐诗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4.
诗词与比喻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南唐李后主《虞美人》中的名句。该诗以江水喻愁,写出了诗人的愁之长、愁之深、愁之广、愁之多,甚至可以说写出了诗人绵绵不绝、永无尽期的愁思。全词音韵和谐,声情凄婉,读来令人“伤心欲绝”。这正是比喻的功效所至。  相似文献   

15.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代大诗人李白一首著名的《赠汪伦》诗,使曾遍布唐代诗人足迹的泾县闻名天下。 泾县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风景如画的黄山脚下,面积两千多平方公里。从泾县向西南约40公里处,就是桃花潭镇。镇  相似文献   

16.
交往的距离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盛唐时期的两个大诗人、好朋友惺惺相惜,以诗寄意,传为佳话。知己之间的交往方式很多,也可以是,你做你的事,我做我的事,虽有感知,心中常念,但互不打扰,这是一种无言的尊重。  相似文献   

17.
<正>李白和杜甫刚好跨越中国诗的黄金时代,成为两个高峰,他们只相差十一岁,可是两个人个性明显不同,我们称李白为诗仙,称杜甫为诗圣。李白之所以被称为诗仙,是因为在诗的国度里,他是一个不遵守人间规则的人。"仙"的定义非常有趣,李白本身建立起来的个人生命风范,  相似文献   

18.
杜甫是唐代诗歌的集大成者,其诗众体兼备,七律更是他倾心血而作,代表了他创作的最高成就。盛唐七律在杜甫笔下已臻于成熟。其标志是盛唐七律中杜甫创作的数量最多,合律率高,极大地扩充了盛唐七律的用韵范围,无论在章法、句法还是字法都极尽变化,成为后世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李传友 《湖湘论坛》2003,16(5):72-72,74
白居易在《李白墓》一诗中说 :“但是诗人多薄命 ,就中沦落不过君。”李白博学多才 ,素有匡时济世之志 ,但命运多舛 ,两遭迁逐 ,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 ,遗恨终身。晚年到处漂泊 ,贫病交加 ,晚景凄凉 ,令人同情。他生前身后背负骂名 ,频遭谴责 ,还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批评。在唐代诗坛 ,李白、杜甫齐名 ,但注杜诗者千家 ,注李诗者仅三家。李白受歧视、冷落 ,由此可见一斑。时至今日 ,我们应本着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凭事实说话 ,辨伪存真 ,公正地评价李白 ,还李白以本来面目。本文针对有关李白评价的四种不正确的论调 ,加以分辨 ,以正是非。一曰“附…  相似文献   

20.
李白一生的创作中,留下了众多的以山川风光、鸟兽草木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景物诗。这些作品,有着巨大的艺术功力,犹如璀灿的珠玑,永远光芒四射,不仅深刻地展示了李白的内心世界,从一个侧面曲折地反映了他的时代,也充分地显露了他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气骨高举,是自唐以来对李白诗几乎一致的评语。皮日休说太白诗“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刘枣强碑文》)。这个特点,同样突出地表现在他的景物诗当中。孙觌在《送删定姪归南安序》中这样说过:“李白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一泉之旁,一山之阻,神林鬼冢,魑魅之穴,猿狖所家,鱼龙所宫,往往游焉,故其诗疏宕有奇气。”用“奇气”来概括李白景物诗的独特风格,很有见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