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闫颖  一鹤 《法庭内外》2008,(8):9-13
作为国家农业部学者型高官,农业部农垦局副局长兼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丁力的受贿特点与众不同。虽然他受贿数额只有50万元,但他受贿却带有“有权受贿无权办事”的特点,而他对“拿企业钱”的观点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算受贿,拿钱先不办事,等别人把事办成之后自己落个顺水人情,事情不成就把钱退给人家,反正自己不出头,拿钱不算受贿。  相似文献   

2.
《法治与社会》2003,(9):F002-F002
“过去你不懂用法律维权,离法律远,现在你找我,说明你走近了法律。”  相似文献   

3.
《法治与社会》2005,(3):51-51
看《天下无贼》可以提高作案水平,“红头文件”淡化法律,干部们也已“审美疲劳”,废除死刑,还贪官以人道?自然灾害的威力战争不能比……  相似文献   

4.
《法治与社会》2008,(3):F0002-F0002
“只为收税的说话不为纳税人说话,算什么税务局长?”——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国家税务局局长汪康谈到自己带来的议案时,激动地张开手臂。  相似文献   

5.
《法治与社会》2008,(8):F0002-F0002
我每月工资补贴加起来才4100多元,又不经常打牌。 ——上班时间“斗地主”的王副镇长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社会》2008,(6):73-73
“以后爷爷再来看你”——3岁半的罗梦夕在地震灾难中失去了母亲,睁着大眼睛静静地躺在救护人员的怀里。胡锦涛总书记满含真情地俯下身子,亲了亲她的小脸儿说道。“有没有人?底下有人吗?”“有!”——废墟下传来微弱的回应。就这样,他不停地冲着废墟大喊;100小时——“喊”回来的一条生命。  相似文献   

7.
《法治与社会》2005,(9):78-78
要查清领导干部政绩背后的负债情况;谁“公款追星”就处分谁;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取得家庭成员或近亲属财产的,一般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如果“一个百分点”的国家教育财政投入的承诺能够兑现,那么大学学费则可以减半。  相似文献   

8.
《法治与社会》2003,(3):73-73
我自个儿的事,你就甭管了。——隐私权是公民最重要的权利之一,正如性,当它没有任何社会危害性地发生在卧室里时,它完全属于两个人的私事,属于个人感受最隐秘的范围。“黄碟事件”中,代表公权力的警察权力直接介入公民最隐秘的床弟之间,难怪会冒犯天下之大不韪。  相似文献   

9.
《法治与社会》2005,(7):F002-F002
花几千元就能收看到世界各地包括“成人节目”在内的近200个节目,我们的节目非常丰富,你想看啥就看啥。  相似文献   

10.
《史记·循吏列传》中有鲁国宰相公仪休拒鱼的故事。公仪休非常爱吃鱼,当了宰相之后,有很多人送鱼给他,但他都拒绝不要。人们不解其故,公仪休说:“如果我经常收受别人送的鱼,就会落下徇私受贿之罪名,到时候职位不保,反而不能常常有鱼吃。如果我廉洁奉公,安享俸禄,就能长期有钱买鱼吃。两相比较之下,还是不要别人的鱼为好。”可见,公仪休很懂得权衡利弊,是一个很会算“大账”的人。由此想到当今一些贪官“算账”的故事。据报载,江苏某乡原党委书记冯某,因受贿、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在检察人员提审他时,他算了一笔账…  相似文献   

11.
《法治与社会》2003,(7):F002-F002
“一是吃请或请吃说话办事方便;二是去灯红酒绿的场所进出自由;三是带着自家人游山玩水,省事省心省钱,自由自主自在。也不排除一些领导干部干一些不光彩的事。”  相似文献   

12.
《法治与社会》2008,(7):63-63
这个国家总得有一些人为国家做些牺牲。别人不愿做的牺牲,国家需要的牺牲,党员要敢做,不在乎帽子,不在乎官位,不在乎金钱。 ——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近日到复旦大学应届毕业生党员代表上党课时说  相似文献   

13.
《法治与社会》2008,(9):F0002-F0002
立法听证是实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重要途径。立法听证不是“真主意、假商量”。  相似文献   

14.
《法治与社会》2006,(11):F0002-F0002
“只供行政事业内部使用。” ——贵州茅台镇一酒厂广告语出惊人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与社会》2006,(12):F0002-F0002
“我们才是世界上结婚最久的夫妻。”——四川一夫妻结婚91年申报吉尼斯纪录  相似文献   

16.
《法治与社会》2006,(3):73-73
“我觉得人不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陈凯歌冲冠一怒为无极  相似文献   

17.
《法治与社会》2007,(1):15-15
好到可以当首都——易中天“品武汉”为武汉人正名  相似文献   

18.
自欺与欺人     
曾任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的高勇因受贿等罪走到了人生的最低谷。4月21日《中国青年报》节录了高勇《忏悔录》的部分文字。其中写道:“在我的思想深处,一直有一种错误认识:一定不要沾公家一分钱,只要不拿国家的钱就没事,而且朋友之间的事,别人怎么会知道呢?”拿公家的钱是贪污,当然会“有事”,但公职人员不拿国家钱,只接“朋友”钱一样触犯刑律,罪名是受贿。  相似文献   

19.
《法治与社会》2004,(8):73-73
你在我门前拉泡屎,我铲走了;你又拉泡屎,我又铲走了:然后你就骑到我的脖子上拉屎如果我再容忍,那就等于姑息养奸。  相似文献   

20.
《法治与社会》2004,(2):25-25
我的参选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恰好是对选举法的一次实践;我的当选带有一定的必然性,是因为竞争给了大家一种选择,使大家的民主意识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