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创造美好生活,根本还得靠优质、充分的就业。前不久召开的贵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就业优先,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就业优先"的决策导向,很好呼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决胜之年的民生期盼。稳住了就业,居民收入、消费提质、经济增长才有更稳固根基。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就业居"六稳"  相似文献   

2.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改善民生之本。要实现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消除就业歧视。何以这么说?只要仔细审视当下发生的五花八门的就业歧视案例,就会发现就业歧视现象已从"相当普遍"、"相当严重"向"甚至荒唐"演变。仅仅因为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8,(2)
正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民生的内容占了很大的篇幅。"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促进就业创业""健全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一句句真切的表述,饱含着暖暖的民生温度,也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丁飞委员说,就业是民生之本。首先,我们要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全力确保就业局势持续稳定。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政策,努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支持和鼓励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完善职  相似文献   

4.
范国文 《奋斗》2010,(7):34-35
<正>民生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既是理政之根本,也是和谐之先务。大庆市始终坚持把促进就业工作、完善社保体系放在优先位置,因地制宜精谋划,狠抓落实促惠民,在民生建设的重大实践中描绘新的美好画卷,努力构建"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生态和美"的"五和"愿景。我市先后荣获"全国就业再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被批  相似文献   

5.
唐山市就业服务局党总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思想,始终把创建情系民生服务品牌,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四点一带"的发展战略、推进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幸福之都建设的具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人》2010,(16):57-57
2010年,贺兰县劳动就业服务局按照"增进人民福利、促进社会和谐"的整体要求和"优化就业、服务民生"的就业工作目标,着力打造"就业贺兰 激情梦想 创业贺兰 成就人生"  相似文献   

7.
新闻秘书     
《当代贵州》2011,(8):8
贵州看点[新举措]大力实施"就业和创业工程"今年我省将大力实施的就业和再就业工程作为全省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包括"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程"、"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  相似文献   

8.
正减负稳岗扩就业第一时间推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矢志不渝,强化民生兜底保障温暖人心……一系列精准有力的政策密集出台、扎实落地,一件件贴合民意的实事精心谋划、全面铺开,全力稳住民生"基本盘"。今年以来,贵州城镇新增就业5.67万人,外出务工人员204.3万人,新增劳动人口的生活保障亟待解决。受疫情影响,年初以来企业复工复产面临挑战,不少群众外出务工受阻,稳就业保民生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始终坚持把就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省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对就业工作进行部署,各市政府以及人社、教育、财政、发改等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努力,有效推进了就业工作落实。4月11日,在国务院召开的8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今年经济能否过得去关,就业是第一,只要就业稳、金融稳,经济运行就能保持在合理区间。"我们必须把就业作为民生之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贵州在农村公路、教育扶贫、培训就业、住房保障、环境治理等领域重点发力,群众关心的许多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天下之重,民生为重;天下之大,民生为大。2019年,贵州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持续推进一批重大民生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饮水安全、农村环境治理等领域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年初,贵州省确定2019年度"1+7"民生工程和十件民生实事目标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20,(8)
正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稳则民心稳、天下安。因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将就业放在"六稳""六保"之首位。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点赞部分城市率先松绑"地摊经济"。推进"地摊经济"健康发展顺应了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满足了市民多元化需求,也增加了就业岗位,为保障民生、促进就业、刺激居民消费和经济恢复带来新活力,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有效手段,为我们做好稳就业保民生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启示。鼓励发展"地摊经济",体现的是为民宗旨。"地摊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2011,(23):62-63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民富之源"。近年来,自治区就业与创业服务局在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就业创业民生工作,以打造一流队伍,创建一流业绩为中心,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将党建工作与就业创业事业发展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3.
正更高质量就业更高水平收入更完善社保体系加力补短板"十四五"再增民生福祉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释放了更多高含金量的民生红利。  相似文献   

14.
岳振  朱江 《当代贵州》2013,(21):30-31
就业是发展之要、民生之本、稳定之基。以就业优先为主线,实施力度更大的就业政策,强化质量更优的就业服务,打造条件更好的就业环境,提升就业水平,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贵州就业工作的核心。今年全国有699万高校毕业生需要找到"饭碗",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说,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正在逐年增大",未来五年高校毕业  相似文献   

15.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实施积极就业、扩大就业、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指出了"城乡统筹发展"、"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的最佳途径。一、我省乡镇企业用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从2005年下半年始,我省逐步实  相似文献   

16.
"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贵州省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十件民生实事"事关百姓最关心、最紧迫的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以及生活环境等切身利益。2014年时间过半,本刊组织了专题采访,多角度、多方位呈现年初提出的民生实事建设进展情况,讲述贵州的"民生实事"。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我们党立足我国国情、全面分析我国就业形势、自觉遵循扩大就业规律的基础上做出的正确战略选择,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营造和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6,(2)
正2015,这些民生亮点在闪耀各级财政民生支出2873亿元,增长17.8%,占总支出的66%1扎实推进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完成工程投资418.6亿元扩面工程完成投资263亿元1.93万个嘎查村开展了工程建设2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9亿元,创业带动就业15.9万人12.7万名大学生实现就业或落实就业去向257.4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新增城镇就业26.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5%的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杨刚 《当代贵州》2020,(15):16-17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办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养老等民生实事,多年来贵州一以贯之。"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大,越要履行好政府保基本职责,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这是贵州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的郑重承诺。  相似文献   

20.
王光莉 《当代贵州》2020,(14):18-19
连日来,贵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就业保障,坚持把稳就业摆在"六稳"之首。为保障群众稳就业,贵州搭建就业信息化平台,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打好组合拳;点对点安排专车专列专机,确保外出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岗,为劳动力供需搭桥;增设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兜牢民生底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