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和谐发展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地,应该以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为中心。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就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教育学生形成和谐人生观,为和谐发展的人生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要把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落到实处,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学生为本,构建高校学生管理新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努力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校园文化,不断加强学生管理的制度化和法治化建设,以促进高校学生管理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具有促进大学生道德认识、涵养大学生道德情感、提高大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大学生和谐个性、规范大学生道德行为等功效。美育在培养大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方面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医学生是我国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心及与病人沟通的高超能力和技巧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是现代医学模式发展和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人文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坚持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成果相结合,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良好人文素质和医德医风。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优化女大学生成长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的校园文化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目标与内涵,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与模式。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和谐,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在于校园文化建设。女子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和谐校园文化为载体,以价值观教育、实践教学、社会实践为切入点,优化女大学生成长环境,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女性人才。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蕴含的人本思想:一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以人为本的发展依靠力量,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二是以人为本的和谐观,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大社会”与“小社会”的和谐共进,国内和谐与世界和谐的相互依存;三是以人为本的执政观,为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实行科学执政:四是以人为本的人才观,确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推进科学发展大局为目标,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7.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具有促进大学生道德认知、涵养大学生道德情感、提高大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大学生和谐个性、规范大学生道德行为等功效,在培养大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方面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具有促进大学生道德认识、涵养大学生道德情感、提高大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大学生和谐个性、规范大学生道德行为等功效。美育在培养大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方面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学班级管理应引入人本管理理念,实行班级人本管理。在班级人本管理理念下,学生是具有个性、不断成长的人,他们是管理的主体,通过全体学生的参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健全的人本管理体制,建成人本运行机制,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使学生得到最完美的发展,培养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0.
延边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方向,落实政府主导职业教育的职责,以国际化视野加快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熟练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加快推进富庶、开放、生态、和谐、幸福延边建设,早El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