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各种各样的民事争议日益增多。行政主体为加强对之管理、规范,随即做出大量的具体行政行为。为有效监督、促进这些行政行为能依法进行,更切实的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免遭侵害,最高人民法院于 1999年 11月 24日通过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解释〉 ), 2000年 3月 10日正式施行。该解释在不少方面作了较切实际的规定。但第 61条尚有可商榷之处。   《解释》第 61条规定:“被告对平等主体之间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违法,民事争议当事人要求人民法院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  相似文献   

2.
叶军 《法学研究》1993,(5):24-26
在行政执法活动中,行政机关具有根据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强制限制人身自由具体行政行为的职权。对于相对人来说,被强制限制人身自由,其申诉权或者诉讼权往往不能完全得到应有的保障,实践中经常形成实际上的剥夺相对人诉权状态。对此,虽然相对人在人身自由恢复后,仍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等救济方法得到行政损害赔偿,但对行政机关来说,很明显背离了依法行政原则的要求,也有悖于我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条例》的立法宗旨。因而,有必要从理论和立法及实践上探讨,相对人对限制人身自由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诉权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3.
行政机关进行诉权告知成为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起算点,是由司法解释逐步确立的。在新《行政诉讼法》建立新的起诉期限制度以后,该项制度面临着是否继续适用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若干解释》)第41条实质上是在法定标准以外增加了新的起算点,针对所有的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如未履行告知义务,法院一般直接适用两年的起诉期限,除非有特殊情形的推断。新法施行后的司法实践中,法院叠加适用或者选择适用两年期限和新的6个月期限。基于诉权告知制度在我国行政程序法中的地位,我们有必要对诉权告知与起诉期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讨,并且对其适用范围进行类型化改造。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行政诉讼法实施10周年。回顾过去的10年,在行政法领域,程序规范化、法制化的发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先后颁布实施,形成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程序保障体系。尤其是去年的行政复议法和今年初的《解释》,其中的规定明确而严谨,是行政法领域程序规范化的典型体现。  然而细心考察之下,可以发现,上述几部法典除行政处罚法外,都是对行政相对人的救济权利的程序保障规定,形成的是行政相对人遭受或可能遭受权利…  相似文献   

5.
行政诉讼法颁布十年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要破除行政管理相对人不愿告和不敢告的定势心理,必须降低行政诉讼的相对成本和隐性成本。行政管理相对人不知告、不愿告、不敢告、不能告的情况,一直是贯彻实施行政诉讼法的一个重要障碍。十年来,各级法院在切实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诉权方面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从1989年至1998年全国各级法院共受理一审行政案件460195件。其中1998年受理98350件,加上单独受理的行政赔偿案件5270件,是1989年9934件的10倍。尽管行政诉讼案件每年平均递增约30%,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行政管理相对人诉权的保…  相似文献   

6.
李晓 《中国法律》2005,(1):15-17,68-73
2004年11月21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於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该《解释》对我国切实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加大对知识产权的刑事司法保护力度,将起到重要作用。笔者就《解释》的几个主要问题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正确适用法律,加大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力度,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活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2004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台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该《解释》颁布一年来,为正确适用法律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为加大知识产权的刑事司法保护力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发展变化中的中国行政法律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社会转型这一视角看,中国当代行政法律关系已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和发展,原因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我国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地位的重要变化,形成了相互关系上的许多转变;政治体制改革使政府转变职能,传统的行政关系得到根本性改变;由改革所带来的行政活动方式的变化也促成一系列与行政活动有关的社会关系的变动。行政关系的变动决定了行政法律关系在种类和运行方式上均有所变化。中国当代行政法律关系已不是过去那种单纯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而有了多样化的形式,具体包括:第一,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直接的管理关系;第二,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间接的宏观调控关系;第三,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的服务关系;第四,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合作关系;第五,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的指导关系;第六,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的赔偿关系;第七,法律监督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的监督行政关系。当代中国行政法律关系的发展变化,进而要求从理论上重新认识并概括行政法律关系的诸项特征,这些特征应当为: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恒定性与多样性;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对应但不对等性;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力和权利运行的有限性;行政法律关系的及时变动性等  相似文献   

9.
论被收容审查人在人身自由被限制期间的诉权仇松林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一规定是法律赋予行政管理相对人行使行政诉讼权利的基本依...  相似文献   

10.
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相对人是行政法学的基本范畴。现行的行政相对人的评判标准是基于管理论思想而形成的,以平衡理论确立相对人评判标准,这个评判标准是行政行为的对应性和行政行为利益的关联性。行政相对人的范围有抽象相对人与具体相对人、内部相对人与外部相对人、直接相对人与间接相对人等。提出了充分重视行政相对人诉权保护,以实行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的权利义务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2003年2月13日至15日,全国法院行政审判工作会议在重庆隆重召开。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法院主管院长和行政审判庭庭长参加会议。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国光作了题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开创行政审判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重要讲话,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作总结发言。与会代表认真听取了李副院长的讲话,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进行了讨论。加大诉权保护力度当事人的起诉权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的前提。一个国家,如果公民的起诉权得不到保障,就…  相似文献   

12.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国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始终是行政审判理论与实践的热点、难点问题。本文依据行政诉讼法和最高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解释》 )有关规定,拟就此若干问题作些探讨。   一、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基本涵义   所谓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哪些行政行为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和人民法院受理并审判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的范围。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既表明行政相对人对哪些行政争议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也表明人民法院可以对哪些行政行为行使司法审查监…  相似文献   

13.
行政管理相对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既不申请复议和提起诉讼,也不自觉履行,一般来讲,行政机关则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6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间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人民法院受理后,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3条的规定“,组成合议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就是否准予强制执行作出裁定”。因此,非诉行政审查作为行政执行的组成部分,是…  相似文献   

14.
禁止不利变更是指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行政相对人为其利益而提起的行政诉讼 ,法院变更原行政行为时 ,判决不得较原行政行为对其客观上更加不利 ;禁止不利变更应适用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程序 ,这需要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55条第 1款 ;禁止不利变更的合理性基础不是“权利保护说” ,而是实现程序正义所要求的诉辩平衡理论。  相似文献   

15.
诉权,是法律赋予的法律关系主体向国家司法机关请求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并在司法程序中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的资格。诉权的确立,是建立具体的诉讼法律关系的前提。在行政诉讼中,不服行政机关处罚的行政相对人,在法定期限内享有诉权,是勿庸置疑的。我国《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提起行政诉讼。”根据这一授权,确立了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只能做为被告的诉讼地位。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既然行政机关是当然被告,那么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则是当然原告,进而把《行政  相似文献   

16.
行政公诉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政公诉初探郑传坤,刘群英我国行政法学界普遍认为,引起行政诉讼法律关系发生的起诉行为,只能由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直接指向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实施,既然行政管理相对人已放弃诉权,那么,其他非行政管理相对人是不能越俎代庖行使这一权利的。其主要理由,就是行政...  相似文献   

17.
自《行政诉讼法》颁布20年以来,经济社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行政诉讼法》里面已经有许多的规定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了,因此,《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和完善势在必行。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的主要问题表现在:现行行政诉讼法的一些基本的原则和制度缺失,对行政诉权的规定比较严格,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规定不合理等等。在修改行政诉讼法的过程中,必须致力于消除或减少影响行政诉讼良性运作的机制问题,把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为行政诉讼营造宽松的司法环境。  相似文献   

18.
《行政处罚法》实施两年多来,对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加强廉政建设,消除腐败,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在程序方面,问题犹为突出。行政处罚的程序一般分为决定程序和执行程序。实践中,在决定程序上的问题表现为:(-)违反先开展调查,后执行处罚的原则目前,行政机关在发现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违法行为后,往往不是先忙于取证调查,而是凭主观感觉套用法条作出拟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然后再去补充证据。这样,证据就不可能全面、公正、…  相似文献   

19.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障碍分析及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原告资格、起诉条件进行了严格限制。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虽加强了对当事人诉权的保护,将原告资格扩大到利害关系人,放宽了起诉条件,但仍不能满足需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出现了浙江农户李锦良以在制假案件中查处不力为由将长远县工商局告上法庭,北京市居民苏增勤以某文物保护点的保护事宜为对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  相似文献   

20.
上海法院将审理行政不作为案件作为深化行政审判工作的突破口,这是一个深具见识之举。他们认识到在社会快速发展中行政相对人的诉权内涵的充分性,并把行政不作为案件审理与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完整诉权联系起来,从而再一次强调了审理行政不作为案件的法律意义。现代行政法律关系与传统行政法律关系的区别之一,就是行政相对人既承担义务也享有权利:无论是行政权力的滥于行使和肆意扩张,还是行政权力的惰于行使和随意处分,行政相对人都可以请求法院启动诉讼程序,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法律设置司法监督机制的科学性就表现在前者是一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