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孟祥才 《春秋》2010,(2):17-18
1967年4月间,以戚本禹批判刘少奇的文章《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评(清宫秘史)》为标志,掀起了“文革”中的所谓大批判高潮。此后,全国的大报和各地造反派办的多如牛毛的小报。发表了连篇累牍的批判刘少奇的文章。我当时作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身)历史所“文革”小组成员,自然也积极投入这场批判运动中。  相似文献   

2.
李玲玉简介李玲玉,生于上海。1978年,17岁的她进入越剧团,学了3年的小生,之后唱越调。1984 年改行进入东方歌舞团成了一名歌舞演员。1987年在电视剧《西游记》中成功扮演了"玉兔精"一角,并因演唱《天竺少女》而红遍全国, 后被誉为"甜歌皇后"。曾出版《甜歌皇后》、《甜中甜》、《甜上甜》、《女人心绪》等60多盒个人专辑。曾主演《红楼梦》、《奇情侠侣》、《江湖妹子》、《第九号悬案》等电影和《西游记》、《编辑部故事》、《快嘴李翠莲》、《孝庄秘史》等电视剧。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在北京和上海留学期间,我们这些每星期都必须参加政治学习,声讨“四人帮”的罪行。后来一批老一辈革命家开始陆续得到平反。我们这些年青的留学生不懂中国的政治,便不知深浅地提问: “前年批判刘少奇的卖国主义,说他是阶级异己份子,可现今你们的政策路线不就是曾批判过的吗?”老师只有报以苦笑。我们现代文学系的课本1976年时通通是鲁迅和毛泽东的文章,小说只有《艳阳天》和《金光大道》。1977年开始可以读到巴金的作品。电影看的是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和朝鲜的革命主旋律,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就看《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一九一八》。那时候最时髦的段子是“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相似文献   

4.
郭衍莹 《春秋》2010,(2):14-16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亲自定稿的社论《应该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大范围的铺天盖地的批判运动。除电影《武训传》被点名批判外,被批判的还有《武训画传》等文艺作品。这次所谓的文艺批判运动,在我国政治思想、文化艺术领域,  相似文献   

5.
《春秋》1996,(3)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掀起的对文化作品的大批判。我因编导《武训传》,为此也“臭”名远扬。时过境迁,几十年过去了,今将我当年编导此剧的经过作一回忆。  相似文献   

6.
金华  闫军锋 《前沿》2012,(13):189-191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其生命的最后两年多时间里,以大量精力从事蒙元史研究。成书于13世纪中叶的《蒙古秘史》是研究蒙元史的三大史料之一,价值不言而喻,王国维亦颇用力于是书的研究。本文即对王氏为《蒙古秘史》写跋文、作校注、考证所记史事及编《〈元朝秘史〉地名索引》等方面的研究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7.
《松州》2010,(6)
<正>克什克腾旗,内蒙古赤峰市辖旗。"克什克腾"[Kesigten],系蒙古语,为蒙古部落名。"克什克腾"一名,在历史文献中亦作:(一)客失克田。《蒙古秘史》卷七第一百九十一节、第一百九十二节与卷九第二百二十四节等出现了"客失克田",旁译"护卫"、"轮班"、"值班"[参见额尔登泰、乌云达赉校勘:《蒙古秘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9月第一版,1991年7月第二次印刷,第467页、第469页、第471页、第624页]。  相似文献   

8.
歷史的回顧新中國建立以來,文壇上爭鳴與論戰,幾乎連綿不斷:批判孫瑜編導的電影《武訓傳》,批判俞平伯先生的‘資產階級學術觀點’,批判‘胡風反革命集團’,批判邵荃麟的‘中間人物論’,批判《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以及《‘三家村’反黨集團》。此外,還有早期批判過蕭也牧的小說與同名電影《我們夫婦之間》;六十年代初又批判過一批‘毒草’電影——從香港拍攝的《清宮秘史》,到國産的《北國江南》、《早春二月》、《不夜城》、《舞台姐妹》和《逆風千裏》,等等。所有這些爭鳴與論戰,總是以批判開始,以政治運動告終。  相似文献   

9.
新区物业管理中心发出通知,晚上在广场放坝坝电影《平原枪声》。我万分惊喜。 坝坝电影让我的思绪回到三十多年前,在那"破四旧、立四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彻底批判封、资、修"的年代,文化生活单调桔燥极度贫乏,能看上一场坝坝电影,对我们这些孤陋寡闻但血气方刚精力充沛求知欲强的农村青年来讲,是一种奢望,更是一种享受。 我记得为看《南征北战》,我们南奔北跑。有一次看《英雄小八路》,正待电影开演,机器出了故障,放映员表示欠意。我们虽  相似文献   

10.
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1912~2007)逝世已一年了。经历过十年浩劫的人们,一定还记得34年前"四人帮"掀起的对于影片《中国》的全国性大批判浪潮。1972年,安东尼奥尼来到中国。有关方面希望他能拍摄一部向全世界介绍我国状况、促进友好  相似文献   

11.
青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首次阐发了自己对共产主义的深刻见解。从发生学意义来看,《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大体呈现为两条出场路径:一是显性路径,即马克思以"私有财产的扬弃"为中心议题,在对包括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二是隐性路径,即马克思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这一核心命题的批判性分析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国民经济学批判、近代形而上学批判、各种社会主义思潮批判之间的贯穿与融合。马克思《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蕴含着现实性与理想性之间的内在张力而真正具有思想的原则高度。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仅仅贴上"中国脸"是不够的贵刊2期《今日视点》栏目的一组文章报道了红火的中国电影市场。美国著名调查机构IHS公布的全球电影产业消费报告预测,在2013年~2016年这段时期全球电影产业的消费总额还将以每年2%~3%的速度继续增长。如今,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好莱坞眼中的一块"大蛋糕",而贴张"中国脸"则是分享这块蛋糕最迅捷的方式。《环形使者》中楚楚动人的许晴、《生化危机5:惩罚》中持枪与僵尸激战的李冰冰,这  相似文献   

13.
他是什么样的男人?面目英俊的当红小生?风流倜傥的情海浪子?抑或仅仅是一个成熟稳重的男子?和我们一样曾经内向有烦恼有忧愁有打击?曾经是琼瑶电视剧里的男主角。夸张的表演在当年让观众对他褒贬不一。之后在《倚天屠龙记》、《你侬我侬》、《家族利益》等电视剧中,表演日臻成熟。去年,一部叫《孝庄秘史》的电视剧横扫全国电视屏幕,再次唤起人们对那个多尔衮扮演者的偏爱。转过年,这股旋风仍然扫荡荧屏,《春花秋月》、《皇太子秘史》……轮番霸占女观众的眼球,作为一名在复杂的演艺圈中沉沉浮浮近20年的中年演员,你不会想到,幕后的他,有多少故事可以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文化界借图书、影视等文化产品宣扬权谋的现象屡见不鲜 ,甚至一度形成热潮。先是出版界 ,类似《厚黑学》、《谋略学》、《历史上的智谋》、《权谋大全》、《中华智谋》之类的图书出版物 ,大讲特讲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的政治权术之道 ;接着是以《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孝庄秘史》为代表的一大批清宫皇族戏 ,这些历史题材电视剧大多以壮丽的笔法渲染皇帝治吏、后妃争宠、大臣谋变等争权夺利的情节 ,其间不无对计谋权术的褒扬和艳羡成分。笔者认为 ,权谋文化产生于封闭守旧的时代 ,反映当时的政治关系、利益关系和人…  相似文献   

15.
孙正聿在《哲学:思想的前提批判》一书中系统确立了作为"思想的前提批判"这一独特的哲学体系。与早期的《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不同的是,这部著作进一步明确了三重哲学致思取向。第一重是以"哲学就是思想的前提批判"这一哲学观为哲学致思统摄。在这一致思统摄下,前提批判构成了哲学观的自我定位。第二重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哲学基本问题作为哲学致思内核。在这一致思内核中,前提批判构成了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存在方式。第三重是把"哲学就是哲学史"这一哲学史解释原则作为哲学致思格局。在这一致思格局中,前提批判构成了理解全部哲学史内在逻辑的一条独特的解释原则,凭此可以说,一部哲学史就是前提批判的思想史。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旨趣是实现彻底的人类解放,作为马克思毕生研究成果结晶的《资本论》,更是关于人类解放的理论巨著。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对具体的经济范畴的分析入手,对资本主义的症候进行了诊断,深刻揭示了资本增殖的逻辑及其剥削的秘密,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分析和人的生存状况的考察,将对"人的解放何以可能"的探索熔铸于其理论研究中的"三大批判"——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当中:其中,哲学批判体现的是人类解放的存在论关怀;政治经济学批判展现的是人类解放的认识论自觉;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则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实践论探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真正实现了"三大批判"的理论统一,并将三者融入对"人的解放何以可能"的探索进程当中。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作为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有利武器是通过《资本论》最终完成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所做的具有原则高度的批判首先是将资本运动置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生活即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方式中考察,从而使其批判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这一原则高度决定了马克思资本批判的历史向度是把资本主义社会看作是资本展开的一个"完整而又成熟"的最后形态,从而破除了"普遍永恒资本"的历史魔咒,澄明了资本的现实历史运动。由此,马克思资本批判的价值意蕴即破除资本运动规律的魔咒,破解"历史之谜",从而为人的现实解放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寻求道路得以最终彰显。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2月14日《新京报》回顾改革史的报道,揭秘1978年可口可乐重返中国,一度被批为卖国主义。今天,我们当然不再把可口可乐与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不会给喝可口可乐打卖国主义的标签。不过,更加值得唏嘘的不是今昔对比,  相似文献   

19.
【胡适:"我没见过他"】1958年9月,钱锺书《宋诗选注》出版。书出版不到半年,遭到批判,被认为是一本用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观点来编选的书,书中贯穿着一条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的路线,是打着反对形式主义的旗帜来贩卖形式主义的黑货,"这面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白旗"必须要坚决地拔掉。有境外媒体对此次批判进行了报道。胡适老友程靖宇看到报道后,在香港买了两本《宋诗选注》寄给胡适,其中一册托胡适转送另一友人。1959年4月29日,胡适收到寄来  相似文献   

20.
桂琳 《青年探索》2017,(4):83-89
"青春"一直是电影钟爱的主题。2013年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可以作为青春电影再次勃兴的一个标志。从这部电影作品的成功开始,一大批以青春为题材的电影这几年不断涌现。《致青春》和以往青春题材电影最大的区别是,它是由一部网络青春题材小说改编的,同时它也开创了网络青春题材小说改编为青春电影的一股热潮。本文聚焦由网络青春文学作品改编的这一批青春电影,这些新型的青春电影可以帮助我们考察一种新的青年文化的诞生及其主要内涵。这种青年文化与网络这种新兴媒介有重要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