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8 毫秒
1.
商南县城,别称鹿城,陕西东南门户。融豫风楚韵,集南北文化,物丰民淳,山水旖旎。近年来,在省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商南县以做强县城为中心,围绕"区域最美、人居最佳、产业最强"的目标,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位,迅速成长为镶嵌在陕豫鄂三省八县结合部的璀璨明珠。2011年以来,商南县先后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全省县城建设先进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十佳县"、国家卫生县城。  相似文献   

2.
柞水县城市管理局在县委、县政府以及市城管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管好城市、用好城市为出发点,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市容市貌综合整治,狠抓违规建筑治理,加大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及绿化、美化、亮化建设力度,健全长效机制,完善精细化管理,全面巩固国家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成果,努力营造干净整洁、健康宜居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3.
2008年以来,山西省襄垣县环境保护局以实施“强工富县、惠农稳县、城建靓县、开放活县、生态绿县、和谐兴县”六大战略为重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大力开展了“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县城”和“绿化、环保、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攻坚年”活动,县城环境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环境污染有效遏制,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各项条件均达到或优于省级环保创模指标要求。该县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中国绿色名县”、“联合国宜居生态城市”、“省级园林县城”等称号。  相似文献   

4.
旬邑县住建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率先融入大西安、建设关中最美县”为目标,不断优化县域人居发展环境,把城乡建设作为完善城市功能、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任务来抓,立足实际、持续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镇村面貌日益改变,人居环境逐步提升.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绿化模范县、陕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面红旗单位、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县等荣誉.  相似文献   

5.
《法治与社会》2008,(1):67-67
志丹县城市管理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为己任,紧紧围绕“工商兴县、产业富民、城镇带动、项目支撑、科教奠基、跨越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志丹和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为目标,着力推进管理人性化、服务精细化、运作市场化、建设人文化的城市管理模式,努力创建平面整洁、立面规范、空间协调、动态有序、安全舒适、文明和谐的优美人居环境,为把志丹建设成为生态大县、文化明县、经济强县、和谐志丹、魅力志丹做出了“城管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安康市石泉县按照建设“山水园林、旅游休闲城市”“安康副中心城市”和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目标,紧紧围绕县城“东延西扩”发展战略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坚持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加大县城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以及重点镇和新农村建设力度,有力推动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市环境面貌得到很大提升,城乡建设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法制与社会》2010,(11):F0004-F0004
三台社会事业日新月异。系“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体育先进地区”、“全国群众文化先进县”、“全国综合治理模范县”,是四川省的“足球之乡”,县城被评为“全国文明卫生小城镇示范点”,是四川的省级文明县城和省级卫生县城。  相似文献   

8.
志丹县城市管理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为己任,紧紧围绕"工商兴县、产业富民、城镇带动、项目支撑、科教奠基、跨越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志丹和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为目标,着力推进管理人性化、服务精细化、运作市场化、建设人文化的城市管理模式,努力创建平面整洁、立面规范、空间协调、动态有序、安全舒适、文明和谐的优美人居环境,为把志丹建设成为生态大县、文化明县、经济强县、和谐志丹、魅力志丹做出了"城管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商南县深入实施城镇带动战略,紧紧围绕"区域最美、人居最佳、产业最强"的建设目标,按照"规划引领城市发展、市场筹措建设资金、项目带动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品位、文化彰显城市特色"的工作思路,以创卫、创园为抓手,以"四条大道、四大片区"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绿色商南、水韵商南、不夜商南、文化商南、健康商南",城市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框架不断拉大,功能日臻完善,品位明显提高。2011年,商南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县城工作获省上验收命名,荣获陕西省保障性住房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白河县环保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富裕新白河目标,以保护汉江为主线,以防治大气污染、改善和提高城乡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积极抓好污染减排、农村环境保护、执法监管、生态建设等工作,全县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生态县、省级园林县城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定边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定边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牢固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以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为目标,紧紧围绕"高标准建设城市、高水平管理城市、高效能经营城市"的工作目标,全年共完成投资10多亿元,实施了火车站广场、贺圈市政道路、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打通"断头路"、居民巷道硬化、公厕建设等一批以基础设施为投资主体的社会公益项目,城镇建设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县城面貌日新月异,人居环境逐步优化.  相似文献   

12.
自1990年全国爱卫会发起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以来,全国600多个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通过加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使城市卫生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涌现出了28个国家卫生城市,156个全国卫生城市和一大批省级卫生城市。但我们也应看到,城市的整体卫生水平还不很高,卫生状况也不够稳定,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环境质量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今年,全国爱卫会将组织第四次全国城市卫生检查评比,目前,许多城市已行动起来,抓早抓实,力争以较好成绩通过"国检"笔者认为,要开展好创建卫生城市活动,应遵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对照标准,突出重点环节,努力做到"四个坚持"。一、创建卫生城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治城育人。创建卫生城市,提高城市卫生水平的核心问题是市民的素质问题。当前,创建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部分市民素质不高,城市意识、法制意识、文明卫生意识淡薄,与创  相似文献   

13.
旬邑县地处渭北旱塬沟壑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咸阳市北部.全县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辖10镇、4乡、187个行政村、28万人口. 近年来,旬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句邑为目标,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初步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先后荣获中国优质苹果基地重点县、全国苹果20强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旅游强县、陕西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大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柞水县环境保护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程中,切实履行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职责,实现了全县天蓝、水绿、山青、环境美的目标。近年来,先后获得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全省环保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5.
柞水县住建局2015年十大城建工程,完成投资12.5亿元.城镇化率由2014年的49.6%增加到52%.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乡面貌显著改变. 一、2015年工作总结 (一)规划方面:完成了柞水县城第三轮总体规划审批上报.配合完成了乾佑街改造中电力(讯)、给(排)水等专项规划.县城规划建成面积达10平方公里.布局合理的城镇规划体系逐步形成,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16.
城市卫生是一篇大文章,做好了这篇大文章,不仅能改变城市的卫生面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还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两个文明建设。近年来,我市注重抓好城市卫生工作,通过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和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市政环卫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市管理工作也有了长足进展。但我们也应看到,城市的卫生状况还不够稳定,与日益发展的创建形势和人民群众的环境质量需求还有差距。目前,盐城市委、市政府对此工作十分重视,明确提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奋斗目标,并从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城市管理、卫生宣传、除害达标等一系列基础工作抓起,扎扎实实地把创建工作向前推进。可以说,从过去被动的应付卫  相似文献   

17.
马成方 《政府法制》2011,(25):18-18
近年来,山西省壶关县先后被授予"国家卫生县城"、"国家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等称号,城市规划管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建筑市场执法、有形市场建设等各项行政执法工作多次受到省、市、县表彰。壶关县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执法领导,营造法治环境,坚持依法行政,打击违法建设,  相似文献   

18.
山阳县城市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县城"这一目标定位,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管理水平"为重点,以打赢"四大攻坚战"为抓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功能、城市服务、城市保障"三大体系建设取得了新成效,促使山阳县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市容市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品位和对外形象得到了有力提升,为山阳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19.
《政府法制》2010,(11):59-59
山西繁峙,北靠恒岳,南临五台,东倚平型,西控雁门,是著名河流滹沱河的发源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繁峙县金代前属雁门郡,金、元改称坚州,明清后又为繁峙县治。到20世纪90年代,繁峙县还是一座只有两条小街的小县城,街道狭窄、路灯昏暗、车辆稀少,没有几处像样的建筑。近年来,繁峙县不断调整、完善城市规划,着力提升城市品位,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县城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公民与法治》2013,(8):F0002-F0002
“以城市建设转型为核心,以工作创新为动力,以建设特色中等城市为目标环境和生态环境,围绕提高城市品位、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做好规划、建设两篇文章,实现城镇化加速、城市化升级、美丽宽城崛起。”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宽城县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蝶变效应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