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谁才是懒汉?     
石勇 《南风窗》2013,(9):11-11
"福利制度是在养懒汉",这是一个对"再分配"的经典指控。它往往出自政治光谱上的"极右"之口。在美国,如果民主党人说了这句话,或者,在欧洲,如果工党或社会党的人也持此论调,那一定令人吃惊。另外,一个人哪怕恨福利制度恨得咬牙,只要他还是个官或想当官,也不敢公开说出来,因为说民众"懒惰"是不可原谅的政治犯规行为。2012年,罗姆尼和奥巴马争美国总统宝座时,就因口急扯出了一个"47%  相似文献   

2.
媒体     
《南风窗》2008,(20):7-7
西部纪事和美国西部一样,当你向中国的西部进发时,会发现沿途的树木越来越稀少,城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在今天的中国,当你提到西部,人们会不约而同地联想到"贫穷",就和美国内战后人们提到"南方"一样。  相似文献   

3.
谢奕秋 《南风窗》2012,(19):4-4
今年的美国大选已经拉开帷幕。美式总统制下,一人当选总统,所在党数千干部将在朝,所以在8月底9月初共和、民主两党全国党代会上,两党竭力营造"举党一致,共推领袖"的气氛。两场在南方州份相继举行的大会,也着实替两对"北方组合"(罗姆尼-瑞安、奥巴马-拜登)短暂拉抬了人气。但对比之下可发现,尽管罗姆尼更需要靠本党辅选,但共和党对其的支持度不及民主党对奥巴马。换言之,共和党尚未完全团结在罗姆尼旗帜下。从两党在党代会上通过的新党纲来看,民主党党纲更多围绕奥巴马竞选需要展开,针对女性、年轻人、中产阶级以及少数族裔展开"催票"动员,在回  相似文献   

4.
周琪  齐皓 《当代世界》2012,(5):54-57
从2012年1月共和党在衣阿华州的首场党内初选开始,作为美国总统大选第一阶段的预选已展开三个月有余.现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是民主党唯一的总统候选人,因此谁能获得共和党内的总统候选人提名备受关注.前马萨诸塞州州长米特·罗姆尼在与共和党其他候选人的竞争中逐步领先,4月10日,罗姆尼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前宾夕法尼亚州联邦参议员里克·桑托勒姆突然宣布退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竞选,4月25日,罗姆尼赢得康涅狄格、特拉华、纽约、宾夕法尼亚和罗德岛五州的共和党初选,至此,罗姆尼最终赢得共和党总统提名已无悬念,奥巴马与罗姆尼之间的"较量"将正式展开.  相似文献   

5.
余光益 《南风窗》2010,(8):88-89
如果你对所谓的"右翼美国"一无所知,你就算不上真正了解美国,你对美国的很多社会现象亦无法理解。比如,为什么那么多美国人拼命捍卫持枪权、反对堕胎和同性婚姻合法化?为什么美国的大部分州都保留了死刑?为什么超过半数的美国人不相信进化论是真理?  相似文献   

6.
钟岷源  杨扬 《南风窗》2007,(19):70-70
美国前总统经济顾问约翰·拉特里奇(John Rutledge)是1980~1981年里根经济框架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在布什政府时期,他又参与了美国政府关于削减利息税和伊拉克重建等课题。9月初拉特里奇在厦门参加2007创意产业投资与发展论坛期间,本刊记者就中美经济相关问题,对他进行了的访问。《南风窗》: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中美贸易,因此解决国际收支平衡问题与平衡中关贸易、处理中美关系密不可分。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中国要如何看待来自美国的政治压力?拉特里奇:对于中国而言,其实需要了解美国人在这一问题上何以会表现得"不怀好意"。中国需要更好地理解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决策体系。美国在利益集团的压力下可能会出台一些"最坏的政策"。要解决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沟通。  相似文献   

7.
南方朔 《南风窗》2012,(22):95-95
借着打击中国的科技企业来削弱中国的经济实力,已成了美国"整中国"的主战场。对于美国的这一波经济攻势,中国已必须有自己的对策!近年来,有两个关键词非常流行:一个是归咎(blame),另一个是围殴(bash)。这两个词已成了美国国际关系的主轴。只要美国一感觉到受了某国的挑战,它的媒体知识界就会自动或被组织地动员起来,最先是一阵指责归咎,然后是一阵围殴,等到整个气氛形成,它的政府就会通过国安体  相似文献   

8.
媒体     
《南风窗》2010,(24):11-11
<正>1今天的中国像19世纪的美国?【美】《时代》11月15日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世界经济霸权冲刺吗?是的,马丁·雅克在他的书《当中国统治世界时》中给出了确定的答复。不,经济学家约翰·马金和对冲基金巨头James Chano则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认为中国的经济泡沫迟早会破灭,到时中国会出现类似日本"失去的10年"那样的不景气局面。后一种看法也反映在畅销书《未来100年》中,这本书认为中国的未来不过是"日本的翻版"。  相似文献   

9.
媒体     
《南风窗》2010,(20):12-12
<正>1美国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美】《国家》9月20日安迪·斯特恩是美国服务业雇员联合会的前主席,自2002年以来多次前往中国访问。在离白宫不远的一家咖啡馆里,他说:"我们不得不意识到中国是美国真正的竞争者,甚至可能危及美国的经济超级大国地位。"没有人怀疑中国崛起会带来国际秩序的改变,但要如何应对中国  相似文献   

10.
国际关系中一个经久不变的现象是:当霸权国的地位受到崛起国的威胁时,它们之间的竞争有可能演变为冲突。现实主义认为这种导致战争风险的权力斗争不可避免,而"和平崛起"理念恰与现实主义这种"霸权易位、战争难免"逻辑相反。中国近十多年来一直承诺要"和平崛起",而且可能在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启动之时就已经奉行"和平崛起"政策。回顾历史,能够声称自己是"和平崛起"的现代大国可能只有美国。中国和美国是仅有的两个试图和平崛起的大国,考察它们各自历史经历的异同是一项有研究价值的工作。美国崛起于1865—1945年,在时间上比当今中国的崛起早一个世纪,虽然中国的崛起与美国的崛起处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但如果有经验可供借鉴的话,中国可以从美国崛起之路学到哪些?本文在深入分析"和平崛起"的含义和中美"和平崛起"的案例可信度的基础上,比较当今中国的崛起过程与19世纪晚期美国崛起之路的主要相似点和不同点,得出了可供中国与国际社会参考的六条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